腎錯構瘤

腎錯構瘤

腎錯構瘤是指發生於腎臟的由異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組織等多種成分構成的良性腫瘤,又稱為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腎錯構瘤在我國比較常見,80%為女性,年齡在20~50歲,40歲以後居多。腎錯構瘤和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可以是結節性硬化症的一種表現,也可以是單獨的疾病。腎錯構瘤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當出現併發症時可有相應的臨床表現。腎錯構瘤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單個的腫瘤切除后可治癒。腎錯構瘤如果發生破裂出血,可引起腰腹部脹痛等。

就診科室


● 泌尿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腎錯構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分為兩種類型。
● 結節性硬化症伴發腎錯構瘤,約佔20%,腫瘤多為雙側,並且多發瘤體,大小不等。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不伴有結節性硬化症的腎錯構瘤,80%屬於該類型,腫瘤多單側、單發,瘤體不大。

癥狀


● 腎錯構瘤大多沒有癥狀,常在常規健康體檢或者因其他疾病檢查時,偶然發現。
● 當瘤體合併破裂出血時,可出現腰腹部疼痛,血尿等。
● 結節性硬化症者,可見面部蝶形分佈的皮脂腺瘤,癲癇,智力減退等。

檢查


● 確診腎錯構瘤需要進行實驗室化驗檢查、影像學檢查。

實驗室化驗檢查

● 尿常規:可了解有無血尿。
● 腎功能檢查:可了解腎功能有無異常,其中肌酐、尿素氮正常或升高。

影像學檢查

● 超聲檢查:可了解病變部位有無腫瘤。
● CT檢查:是診斷腎錯構瘤的主要方法,腫瘤密度不均勻,內含脂肪較多。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化驗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臨床表現

● 常規健康體檢或者因其他疾病檢查時,偶然發現腎佔位性病變。
● 當瘤體合併破裂出血時,可出現腰腹部疼痛,血尿等。
● 結節性硬化症者,可見面部蝶形分佈的皮脂腺瘤,癲癇,智力減退等。

實驗室化驗檢查

● 尿常規:可有紅細胞升高。
● 腎功能檢查:肌酐、尿素氮正常或升高。

影像學檢查

● 超聲檢查:腫瘤內可見分佈均勻的高回聲區。
● CT檢查:腫瘤密度不均勻,內含脂肪較多,CT值為負值。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腎癌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體檢發現腎佔位,並伴有面部蝶形分佈的皮脂腺瘤,癲癇,智力減退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腎錯構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但直徑小於4厘米時,可不做治療,密切隨訪。
● 超選擇性腎動脈栓塞術
● ● 適用於腎錯構瘤伴出血者。
● 保留腎單位手術
● ● 適用於腫瘤直徑小於5厘米,位於腎臟邊緣者。
● 腎切除術
● ● 適用於巨大的腎錯構瘤。少數可有局部及淋巴結侵犯,甚至瘤栓侵入大靜脈,呈惡性行為表現,應行根治性腎切除術。

危害


● 腎錯構瘤可以破裂出血,引起腰腹部疼痛、血尿等。

轉移性


● 腎錯構瘤一般不發生轉移。

預后


● 單側腎錯構瘤為良性腫瘤,經過手術切除可治癒。

預防


● 目前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