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建築大學
重點建設高校
瀋陽建築大學(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是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屬於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是國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
學校前身為1948年創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東北兵工專門學校),幾經變遷,曾先後改建為東北建築工程學校、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遼寧省建設學院等。2004年5月正式定名為瀋陽建築大學。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主校區佔地面積1500畝,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設有16個學院(教學部),47種專業,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教職工1700餘人,本科生1102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026人,外國留學生858人。
西院
1948年4月,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戰場上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為保證戰爭的需要,也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的工業發展奠定基礎,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軍區軍工部黨委決定建立一所軍事工業學校,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東北兵工專門學校),由東北軍區軍工部部長何長工擔任名譽校長。
1948年11月,何長工親自到瀋陽為學校選址,學校由哈爾濱遷至瀋陽。
1949年3月,學校分為預科和本科,預科學制1年,本科4年。同年,東北兵工專門學校(部分系科)遷往瀋陽瀋河區青年公園湖旁,改建為東北建築工程學校。
1951年,東北建築工程學校更名為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
1952年11月,東北兵工專門學校(部分系科)與西南工業專科學校(航空工程專科)參與組建北京工業學院,現發展為北京理工大學,其歷史沿革參見北京:“北京理工大學歷史沿革”。
1953年,東北兵工專門學校(部分系科)遷往瀋陽城南,改建為東北第三工業學校(瀋陽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1955年,東北兵工專門學校(剩餘原校區)更名為第二二二技工學校(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
1956年7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發文稱:“根據你校專業設置及發展遠景,為使你校更好地擔負起培養建築機械方面中等技術人才的任務,經部批准將你校改名為建築工程部瀋陽建築機械學校。”
1958年5月,由於形勢需要,建築工程部決定把部屬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和瀋陽建築機械學校合併創辦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6月18日,瀋陽計劃經濟學校併入瀋陽建築機械學校。
1959年7月中旬,按建築工程部黨組指示,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改名為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
1968年8月,瀋陽建築工業專科學校改建建築工程部瀋陽建築工業學校。
1973年9月,瀋陽建築工業學校更名為遼寧省建築工業學校。
東院
•遼寧建築工程學校
1951年,瀋陽市技術幹部學校創建。
1952年,瀋陽市技術幹部學校更名為瀋陽市工業技術學校。
1953年,瀋陽市工業技術學校更名為瀋陽市工業學校,同年再次更名為瀋陽市建設工程學校。
1958年,瀋陽市建設工程學校升格為遼寧省建設學院。
1964年,遼寧省建設學院改建為遼寧省建築工程學校。
1973年,遼寧省建築工程學校更名為遼寧建築工程學校。
•遼寧省建築工業學校
1958年,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升格為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1959年,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本科部分)參與組建北京建築工業學院,后相繼發展為湖北建築工業學院、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武漢工業大學,現參與合併組建武漢理工大學。
1959年,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剩餘原校區)改建為瀋陽建築工業專科學校。
1962年,瀋陽建築工業專科學校改建瀋陽建築工業學校。
1973年,瀋陽建築工業學校更名為遼寧省建築工業學校。
•遼寧建築工程學院
1977年7月,根據教育部批複,遼寧建築工程學校、遼寧省建築工業學校兩所學校合併改建為遼寧建工學院。自此,組建了遼寧省唯一的高等建築學府——遼寧建工學院,學校恢複本科辦學。
1979年,遼寧建工學院更名為遼寧建築工程學院。
1984年7月,學校更名為瀋陽建築工程學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000年,學校在全國高校辦學體制調整中划轉遼寧省,實施“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辦學管理體制。同年,遼寧省遼陽市建築工程學校併入,改建為瀋陽建築工程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遼寧建設職工大學併入瀋陽建築工程學院。
瀋陽建築大學
2008年,瀋陽建築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原遼寧省遼陽市建築工程學校部分)改建為遼寧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2010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瀋陽建築大學協議,實行省部共建。
2012年12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實施重點建設瀋陽建築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7年1月,瀋陽建築大學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018年,學校申報的“現代建築工程裝備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成為國家“111計劃”高校成員之一。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6個學院(教學部);本科教育包括7個門類下24個專業類,共47種專業。
院系 | 專業名稱 |
---|---|
瀋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 | 建築學 |
城鄉規劃 | |
風景園林 | |
瀋陽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 |
安全工程 | |
瀋陽建築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類 |
瀋陽建築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
環境工程 | |
瀋陽建築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自動化 | |
通信工程(建築智能化方面)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 |
瀋陽建築大學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 |
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 |
工程造價 | |
土地資源管理 | |
城市管理 | |
瀋陽建築大學交通工程學院 |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
測繪工程 | |
交通工程 | |
物流工程 | |
瀋陽建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類 |
瀋陽建築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 設計學類 |
動畫 | |
瀋陽建築大學文法學院 | 工商管理學 |
法學 | |
瀋陽建築大學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瀋陽建築大學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教職工17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生導師571人,教授180餘人,副教授410餘人;有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教育部(住建部)土建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3人,遼寧省攀登學者、特聘教授、遼寧省教學名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66人;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傅金祥、陳伯超、李宏男、張珂、石鐵矛、李幗昌、張伶伶、張璇、吳成東、吳玉厚、李寶駿、張福昌、宋曉宇、王慶利、王軍、趙儉斌等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張珂、馮國會、李幗昌、李頌華 |
全國優秀教師 | 陳伯超、趙穎華、代岩岩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 張珂、孫麗、王慶利、孫紅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劉軍)、機械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玉厚)、工程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劉亞臣) |
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 | 傅金祥、馮國會、閻石等 |
省攀登學者 | 吳玉厚、張伶伶、趙唯堅 |
省教學名師 | 李幗昌、閻石等 |
省特聘教師 | 李幗昌、孫麗、孫麗等 |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省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省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學科:土木工程、建築學、機械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土木工程、機械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 | ||
類別 | 學科名稱 | 批准部門 |
---|---|---|
建設部重點學科 | 結構工程 市政工程 材料學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原國家建設部 |
遼寧省重點(培育)學科 |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結構工程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學 城市規劃與設計 市政工程 | -----------------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
學位類別 | 學位門類 | 學科名稱 | 學科方向 |
---|---|---|---|
博士學位授權 一級學科 | 工學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結構工程 | |||
市政工程 | |||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
橋樑與隧道工程 | |||
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 | |||
土木工程材料 |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 ||
建築歷史與理論 | |||
建築技術科學 | |||
城市設計及其理論 | |||
室內設計及其理論 | |||
建築遺產保護及其理論 | |||
機械工程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機械電子工程 | |||
車輛工程 | |||
微機電工程 | |||
城鄉規劃學 | 城鄉與區域規劃理論和方法 | ||
城鄉規劃與設計 | |||
城鄉規劃技術科學 | |||
社區與住房規劃 | |||
城鄉歷史遺產保護規劃 | |||
城鄉規劃管理 | |||
風景園林學 | 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 | ||
園林與景觀設計 | |||
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 | |||
風景園林遺產保護 | |||
風景園林植物應用 | |||
風景園林技術科學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
序號 | 學科名稱 |
---|---|
1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 | 力學 |
3 | 機械工程 |
4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5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7 | 建築學 |
8 | 土木工程 |
9 | 交通運輸工程 |
1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11 | 城鄉規劃學 |
12 | 風景園林學 |
13 | 軟體工程 |
14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5 | 設計學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學科 | ||
學位類別 | 領域 | 學位層次 |
---|---|---|
建築學 | —— | 碩士 |
城市規劃 | —— | 碩士 |
風景園林 | —— | 碩士 |
工程管理 | —— | 碩士 |
工程 | 機械工程 | 碩士 |
材料工程 | 碩士 | |
建築與土木工程 | 碩士 | |
計算機技術 | 碩士 | |
控制工程 | 碩士 | |
環境工程 | 碩士 | |
交通運輸工程 | 碩士 | |
工業設計工程 | 碩士 | |
翻譯 | 英語口譯 | 碩士 |
英語筆譯 | 碩士 |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優勢特色專業;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4個省級實驗中心及實踐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建築學、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
省級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優勢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築學、工程管理
國家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材料(劉軍)等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瀋陽建築大學-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瀋陽建築大學-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瀋陽建築大學-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代建築產業化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工程管理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瀋陽建築大學-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築產業化示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
省級實驗中心:工程力學與結構實驗中心、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中心、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機械電子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信息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建築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管理虛擬模擬實驗中心等
省級特色(示範)專業 | ||
專業名稱 | 學科門類 | 所在單位 |
---|---|---|
建築學 | 建築學 | 建築與規劃學院 |
土木工程 | 工學 | 土木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工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給水排水工程 | 工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城市規劃 | 工學 | 建築與規劃學院 |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 工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工程管理 | 管理學 | 管理學院 |
省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所屬單位 | 獲獎時間 |
---|---|---|---|
土木工程材料 | 劉軍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05年 |
機械設計 | 鄭夕鍵 | 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 | 2005年 |
工程項目管理 | 齊寶庫 | 管理學院 | 2006年 |
工程地質 | 張敏江 | 土木工程學院 | 2006年 |
材料物理化學 | 王晴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2006年 |
流體力學 | 張培紅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2007年 |
土木工程概論 | 劉光忱 | 管理學院 | 2007年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 閻石 | 土木工程學院 | 2008年 |
土力學 | 趙儉斌 | 土木工程學院 | 2008年 |
工程熱力學 | 馮國會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2008年 |
建築給水排水工程 | 李亞峰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2008年 |
結構力學 | 劉永軍 | 土木工程學院 | 2008年 |
工程結構試驗與檢測 | 劉明 | 土木工程學院 | 2009年 |
線性代數 | 靖新 | 理學院 | 2009年 |
自動控制原理 | 李界家 |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 | 2010年 |
機械製造裝備設計 | 吳玉厚 | 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 | 2010年 |
建築鋼結構設計 | 李幗昌 | 土木工程學院 | 2010年 |
房地產經營管理 | 劉亞臣 | 管理學院 | 2010年 |
● 教學成果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已承擔國家和省部級教改立項320餘項,教改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30餘項,“一般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學生成績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學生十二五以來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得各類獎項千餘項,先後獲2018年CTBUH國際學生高層建築設計競賽國際級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等。有三名學生獲得2014、2015年度中國自立自強之星提名獎。
•社會評價
在武書連《2011中國大學評價》中,瀋陽建築大學以299.12分獲教育部科學與技術獎第81名。
在2007-2009年教育部學位中心學科評估排名中,建築學一級學科以64分獲排名第13,人才培養獲第9位。土木工程一級學科以65分獲排名27,人才培養獲第20位。
在2010年度國家三大科技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統計排序位列第41名,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並列。
2011-2012年度住建部下發《關於公布高等學校土建學科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等六個專業教育評估結論的公告》(土建專業評估公告[2012]第1號):建築學專業本科(五年制)和碩士研究生教育評估均取得A級,建築學專業評估取得本科、碩士合格有效期均為7年的優異成績;城市規劃專業評估本科、碩士合格有效期均為6年,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合格有效期為8年。全國僅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和瀋陽建築大學6所高校,占參評院校的6.8%。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瀋陽建築大學共有13個學科參評,2個學科排在前10位,3個學科排在前20位,其中,建築學排在第9位,城鄉規劃學排在第10位。
遼寧省教育廳公布了2013年、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結果,瀋陽建築大學建築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動畫專業排在第一,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排在第二,7個專業排名全省第三,21個專業進入全省前5名,25個專業排名進入全省前50%,彰顯了學校建築、土木、機械學科優秀的辦學傳統。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技平台,3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及遼寧省創新團隊10個。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數控機床主軸系統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省級創新團隊:工程陶瓷零部件設計及製造技術創新團隊、村鎮建築垃圾在牆體材料中的應用創新團隊、新型裝配式結構體系及關鍵技術創新團隊、東北工業基地城市更新與建築創新團隊等。
科研平台一覽表 | ||
類別 | 名稱 | 批准部門 |
---|---|---|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瀋陽建築大學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科技部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現代建築工程裝備與技術實驗室 | 教育部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高檔石材數控加工裝備與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展和改革 委員會 |
建設部重點實驗室 | 建築生態物理技術實驗室 結構工程實驗室 機械電子工程實驗室 材料檢測與分析技術實驗室 建築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 | 原國家建設部 |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 遼寧省建築生態物理技術與評價實驗室 遼寧省建築結構工程實驗室 遼寧省數控機床主軸系統實驗室 遼寧省建築節能與室內環境控制實驗室 遼寧省飲用水水質安全保障實驗室 遼寧省新型建築材料製備技術實驗室 遼寧省城鄉規劃信息技術與生態預警實驗室 遼寧省城市建設大數據管理與分析實驗室 | 遼寧省科學技術廳 |
遼寧省工程實驗室 | 高檔石材數控加工裝備與技術工程實驗室 寒地綠色微氣候風景園林工程實驗室 | 遼寧省發展和改革 委員會 |
遼寧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結構工程實驗室 機械電子工程實驗室 市政與環境工程實驗研究中心 新型建築材料製備與檢測技術實驗室 岩土與道路工程實驗室 | 遼寧省教育廳 |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十二五”以來,學校獲得科技總經費12.65億元,累計科研立項3800餘項,其中獲得“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方地區高大空間公共建築綠色設計新方法與技術協同化”、“預製混凝土構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設計理論”、“複雜預製構件混凝土數字化智能精確布料技術與設備研發”、“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術耦合應用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國家基金重點項目“裝配式耗能結構抗多災害作用的全壽命設計理論研究”、“寒地大空間公共建築綠色設計理論與方法”等在內的國家級課題和省部級課題1300餘項;9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大連理工大學遼東灣校區項目”獲得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一等獎,“用於石材加工的單驅動可分度複合切削部件”獲國家專利金獎;發表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2200餘篇,其中多篇學術論文在《NatureGeo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按全國技術市場統計,學校分別在2014、2015、2016年中國高校產學研實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3、12、13名。
學術期刊
《瀋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79年。已發展成為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建築科學類學術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氣象與地球天體物理文摘》(CSA—MG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環境科學與污染管理文摘》(CSA—ESPM)、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生物科學》(CSA—B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材料信息》(CSA—M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力學文摘》、《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無機化學文摘》、《中國環境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中國期刊網》、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資源庫等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文獻檢索系統收錄。獲得的主要獎項:教育部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高校優秀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期刊一等獎、遼寧省一級期刊、國家建設部優秀期刊獎、遼寧省高校學報一等獎、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全國編輯質量優秀期刊等。
《瀋陽建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99年,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1673-1387;國內刊號:CN21-1521/C。被選入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國內外有著重要影響的文獻檢索系統。獲得的主要獎項: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期刊二等獎、全國理工院校社會科學版優秀學報、《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建築與美學”特色欄目獎。
館藏資源
據學校官網2014年8月信息顯示,瀋陽建築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150餘萬冊。藏書以土木、建築類專業為主,覆蓋機械、環境、信息、藝術等專業。在提供紙質書刊的同時,圖書館購買了10個中外文網路資料庫:《CNKI》、《萬方數據》、《CCPD》、《EI》、《PQDD》、《Springer》、《ASCE》、《Ebsco》、超星電子圖書、書生之家電子圖書等。
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美國邁阿密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俄羅斯頓河國立技術大學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或科研、合作辦學關係;學校與美國班尼迪克大學合作舉辦的信息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是基地的示範項目;“中芬(北歐)木結構節能環保別墅建築示範項目”和“中德節能示範中心”搭建了高端國際科技合作平台;學校與羅馬尼亞特來西瓦尼亞大學共同建立了孔子學院。
徽志
瀋陽建築大學
校旗
瀋陽建築大學
校訓
博學善建,厚德大成
即博學多才,善於建設(偉業);厚德為本,大器集成(精美)。
博學:源於《禮記·學記》篇,原文為“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其意為:博求學問而不知停止,腳踏實地做事而不知倦怠。鼓勵師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和文化,要博學多才,要有博大寬容的胸懷,兼容並蓄。
善建:源於《老子》(又名《道德經》)54章,原文為:“善建者不拔…”意為:善於創建偉業的志士,其意志是堅韌不拔,並能夠靠其實現自身的理想。鼓勵師生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要樹立遠大的理想。
厚德:源於《易經》坤卦中的《大象》篇。原文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為:天地間有形之物,沒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地厚則無所不載,一個人的德(君子之德)應象大地那樣厚道寬容,裝載萬物。鼓勵師生要加強德行品質修養,樹立美好的品德形象。
大成:源於《老子》45章。原文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整句之意為:完美的成品看上去好像有缺陷,但正是這樣才不會存在應用的弊端。其實,就老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來說,這裡的“大成”,講的是一種運籌帷幄的能力,即:無為而無不為,也是一種境界。大,是一種為人做事的境界。
校訓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博學善建,即全校師生應當博學多才,在治學上不僅要專,而且要博,廣泛地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和文化,要善於創建完美,為國家建功立業;厚德大成,即在博學的基礎上,師生更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才,志存高遠,厚道寬容,虛懷若谷,成為集大成者,成就大業。校訓中的前後兩句,更是有意識地嵌入了“建”和“大”兩個字,寓意明確,反映出瀋陽建築大學校是以建築為優勢和特色的學校,建大人應當成為具有廣博的學識和高尚品德的創新型人才。
校歌
《建造夢想》
作詞:胡宏偉作曲:臧雲飛
是誰把迷人的畫卷鋪展在瀋水之南
老校門上鐫刻風雨建築長廊托起燦爛
昨日兩院東西相望今天同窗朝夕相伴
魯班的傳人建築師的搖籃
我們把夢想建在天地間
建大學子天下棟樑
我們用藍圖描繪壯麗的明天
是誰把動人的詩篇揮灑在瀋水之南
風吹稻香沁染書香水起龍騰超越峰巔
開路先鋒再鑄輝煌推動歷史滾滾向前
魯班的傳人建築師的搖籃
我們把夢想建在天地間
建大學子天下棟樑
我們用藍圖描繪壯麗的明天
在多年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精心設計校園文化、努力創新育人環境”的育人特色,以先進的校園文化為引領,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傳承歷史、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環境育人”為特徵的校園文化,已經廣為社會認同。學校建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觀100餘處,其中“稻田景觀”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國際設計大獎,“滾滾向前”雕塑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獎。學校“雷鋒庭院”被命名為遼寧省惟一的大學生學習雷鋒基地,學校雷鋒班連續兩次被命名為遼寧省“雷鋒號”稱號,雷鋒班歷任班長曾分別於2005年3月學習雷鋒紀念日及2009年5月來到學校,與廣大師生共同推動學雷鋒活動的深入開展。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董玉寬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閻衛東 |
副校長 | 嚴文復、李宇鵬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 王利印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馮國會、張珂 |
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 曹傳明 |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 張曉雁 |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 潘瑞 |
東北軍工專(合併前原西院)————遼寧建工學院 | ||
姓名/任職時間 | 職務 | 學校名稱 |
---|---|---|
趙品三 1948.04-1949.10 | 政委 | 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 |
高廣平 1949.10-1952.01 | 黨總支書記 | 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 東北兵工學校 東北兵工專門學校 |
葉綏 1952.01-1953.03 | 黨總支書記 | 東北兵工專門學校 |
張祥齋 1954.02-1958.07 | 黨總支書記 | 土木建築技術學校(瀋陽) 瀋陽建築工程學校 瀋陽建築機械學校 |
李新 1957.12-1958.05 | 黨總支書記 | 瀋陽建築機械學校 |
趙步平 1958.07-1962.08 | 黨總支書記 | 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 |
許子言 1962.09-1966.05 | 黨委書記 | 瀋陽建築工業學校 |
喬楓 1973.09-1976.05 | 黨的核心小組和革命小組負責人 | 遼寧省建築工業學校 |
瀋陽市技術幹部學校(合併前原東院)————遼寧建工學院 | ||
姓名/任職時間 | 職務 | 學校名稱 |
---|---|---|
寒光 1953.04—1957.12 | 黨支部書記 | 瀋陽市工業技術學校 瀋陽市工業學校 瀋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 |
劉教湛 1957.12—1964.05 | 黨支部書記 | 瀋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 遼寧省建設學院 遼寧建築工程學校 |
李紀 1964.05-1966.05 | 黨委工作臨時負責人 | 遼寧建築工程學校 |
包德才 1975.07—1976.03 | 黨的核心小組、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 遼寧省建築工程學校 |
徐更光 | 孫桂茹 | 白英 | 祁潔 |
庄茁 | 羅剛 | 於文禮 | 屈剛 |
喬齡山 | 張平 | 侯冰 | 劉軍 |
趙慶良 | 陳剛 | 於灝 | 王中國 |
柳春光 | 馬俊 | 馮國柱 | 劉宏偉 |
李湞 | 安鶴立 | 王立業 | 胡桃 |
騰軍 | 岳麗中 | 許傳林 | 史洪泉 |
徐利 | 劉宏偉 | 畢國臣 | 侯寶佳 |
李宏男 | 丁琳 | 李陽坡 | 李若琦 |
張珂 | 吳建林 | 趙凌濱 | 李宇楠 |
吳玉厚 | 鮑承義 | 魏東平 | 尹留成 |
石鐵矛 | 公繁祥 | 於春峰 | 楊學林 |
劉軍 | 解新宇 | 李永安 | 宮錫生 |
王軍 | 遲德明 | 趙春山 | 李全勤 |
端木琳 | 張莉 | 劉大偉 | 閆倫江 |
任為民 | 陳家祥 | 姜慶君 | 張洪泉 |
杜樂 | 田英策 | 劉章 | 馮世偉 |
徐旬 | 魏利國 | 劉方仁 | 於長勇 |
趙方冉 | 陳明祥 | 趙國宇 | 黃春生 |
劉啟明 | 孟琪 | 羅世威 | 丁志華 |
劉宏奎 | 張祥宇 | 陳志列 | 劉志剛 |
陳凡 | 劉文華 | 郝建民 | 丁亞蘭 |
李玉霞 | 徐術隴 | 李劍波 | 楊中孚 |
鄭友取 | 魯統衛 | 孫立新 | 李培約 |
王寧 | 王喬 | 楊振凱 | 劉子青 |
張福昌 | 代貴雪 | 趙昱 | 戴顯明 |
張鐵民 | 東宏安 | 曲宏偉 | 徐坤田 |
朱京海 | 申勁鑫 | 張力威 | 劉淑娟 |
王向學 | 賀英 | 梅和文 | 郭寶貴 |
趙曉東 | 尹旭東 | 趙立 | 趙忠宇 |
曾覺群 | 郝紅雨 | 白利國 | 王小鵬 |
朱瑜 | 張敬農 | 史立剛 | 段承宇 |
左中平 | 於哲 | 韓興光 | 解仁慶 |
袁泉 | 付江華 | 東宏安 | 蔣希寧 |
楊志宇 | 劉文東 | 郭紅政 | 楊振凱 |
由世岐 | 馮繼翱 | 馬黎明 | 崔巍 |
孫傑 | 劉興科 | 劉楓 | 欒景陽 |
張潤峰 | 左玉龍 | 李紅衛 | 王軍 |
劉本林 | 劉恆軍 | 李秀清 | 李克寧 |
秦大庸 | 宋波 | 李向東 | 張海 |
李春林 | 邱則有 | 肖芳 | 羅超 |
張榮成 | 張軍 | 於長勇 | 揚濤 |
丁文孝 | 黃樂穎 | 焦偉 |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