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迷

國王迷

19世紀初的南亞次大陸。丹尼·德維托(肖恩。康納利飾)和比奇·加利文(麥克爾。凱恩飾)是英國駐印部隊中的一對老兵油子,服完兵役后並沒有馬上返回英國,而是醞釀著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倆想取道凱伯爾山口前往古老的王國卡菲爾斯坦,憑藉兩人豐富的作戰經驗以及火力強大的來福槍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當地土著人的愚昧,當上土著部落的酋長,然後再把各部落統一起來,最終使自己當上那裡的國王。

劇情


19世紀初的南亞次大陸。丹尼·德維托(肖恩·康納利飾)和比奇·加利文(麥克爾·凱恩飾)是英國駐印部隊中的一對老兵油子,服完兵役后並沒有馬上返回英國,而是醞釀著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倆想取道凱伯爾山口前往古老的王國卡菲爾斯坦,憑藉兩人豐富的作戰經驗以及火力強大的來福槍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當地土著人的愚昧,當上土著部落的酋長,然後再把各部落統一起來,最終使自己當上那裡的國王。
於是兩人踏上了征途,在浩瀚無邊的卡菲爾斯坦王國的土地上,這兩個陌生人似乎也只是個過客。但很快幸運就降臨了,在一場激烈的以寡敵眾的衝突中,來福槍大顯威,再加上土著人的弓箭射在丹尼的胸前他卻毫髮未損(其實是胸前的彈鏈擋住了箭頭),為此土著人都認為丹尼是上天派下來的神靈,對他們十分敬畏和崇拜。酋長也希望丹尼克已成為這裡的國王,來統治這片疆土。起初,這裡的神僧反對給丹尼加冕,他們認為這個外來人不可能是神靈。在他們和丹尼發生爭執時看見丹尼胸前的佩帶著的佛像飾物,為此他們也將丹尼奉為神靈。這樣丹尼也順利成章的成了卡菲爾斯坦的國王。
丹尼和比奇在卡菲爾斯坦搜羅了許多金銀珠寶。但比奇良心發現,建議趕快返回“文明”世界,但丹尼竟認為自己命里註定就是被派來統治這些愚蠢的土著人的,理應留下。為了與好朋友榮辱與共,比奇也留了下來。陶醉在土著人的敬懼中。
丹尼似乎越來越忘乎所以,堅持要娶當地一位美女為妻。這一舉動引起了土著人的懷疑,他們認為真正的神靈是不可能與凡人結合的。
在迎娶新娘的那一刻,新娘在掙扎中咬了丹尼一口,他出了血,土著人終於認識到丹尼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便群起反抗丹尼的統治。一場短暫較量之後,丹尼和比奇的來福槍已經沒有了子彈,所有的土著拿著棍棒將丹尼趕到橫跨峽谷的一座弔橋上,丹尼已經意識到自己危在旦夕,他在弔橋上高唱著戰歌,土著人的刀落下了,橋斷了,丹尼縱身飛向萬丈深淵。比奇目睹著丹尼悲慘的下場,自己也被土著人折磨致殘。
比奇最終回到了印度,隨身還攜帶著好友丹尼的頭顱,那上面還戴著頂金燦燦的王冠。

影評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是部很有看頭的電影,劇本紮實,敘事流暢,表現了興都斯坦的風貌,兩大男主演的演技令人難忘。但是它又那麼默默無名。是什麼使得評論家忽視了這部電影,如果究其根源,那麼問題並不在電影本身,而在於偉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這部電影所改編小說的原著者——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不妨說,電影幾乎就是插畫形式的小說,除了影音效果,它幾乎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的思想,而其思想,用今天流行的話說,就是“政治上不正確”。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主人公丹尼和比奇是兩個典型的英國冒險主義者。兩人原本服役於駐印英軍,退役后就留在印度“尋找機會”。當地的英國人很不待見他倆,倆人也看不起那些墨守成規的長官。他們擬定的偉大計劃是,穿越興都斯坦西北山地,到達阿富汗地區,從部落混戰中漁利。由於巧合,土著人認為丹尼是上天派下來的神靈,並獲得神僧加冕,成了各部落統一的國王。此後,比奇準備卷財而走,丹尼卻開始了治國理想。最後,當丹尼的“神格”身份被打破后,兩人落荒而逃,丹尼殞命,比奇受盡折磨,僥倖逃生。
如果我們分拆故事中的各個情節動機,從中歸納信息,就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冒險故事。
丹尼和比奇前進的方向,就是今天的塔利班地區。1878-1880,英軍在此處進行了阿富汗戰爭,無果。事實上,大英帝國的戰略基於兩點:海權的控制和經濟殖民。可見阿富汗戰爭完全是背離其殖民戰略的冒險主義政策,在戰略上徹底失敗,國內也諸多反對。所以丹尼和比奇是英國軍國主義的縮影,是最瘋狂的冒險主義路線。
兩人來到目的地后,起初的策略顯然是“以藩制藩”——挑唆各部落內訌以坐收漁利。兩人對當地習俗——例如拿人頭做馬球——抱著“這真野蠻,可這是當地的風俗”的實用主義態度。這兩點無疑是英帝國殖民政策的圭臬。作為前後對照的第一部分,當丹尼和比奇按照這些方針行事時,幾乎一帆風順,“權”“利”雙收,甚至於丹尼居然坐上皇位,統一部落,完成了堂堂正規軍也無法達到的目的。
隨著丹尼坐上“神皇”的寶座,其性格發生了有趣的轉變,他不再滿足於做一個殖民探險家,轉而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國家。不得不說,來自於現代社會的丹尼,得益於其對現代制度的經驗,在治國上還是很像那麼回事,至少他整合起了一支完整的建制軍隊,也構造出了中央財政的雛形。無論從主觀還是客觀角度看,丹尼的理想都是良善的,他的目的已經不是資源掠奪,而是建立一個可以與英國平等的強國。丹尼的失敗也在於自己沉湎於新的理想中,試圖重現亞歷山大的偉業,卻忽視了最基本的一點,其權力的基礎——“神”的身份是虛構的;不僅丹尼不是神,亞歷山大也只是被“神化”的偶像。
反觀比奇,他則是鐵桿的冒險主義者,主張見好就收。他的建議是典型經濟殖民主義的,搬光這裡所有的財寶,回到英國。
最後的結局充滿暗示,偉大的治國理想輸得一塌糊塗。丹尼的失敗正在於其人性的崇高面,開始於他準備做“正確”的事情。而比奇,或許因為他的純粹而死裡逃生,把這個故事傳遍興都斯坦。
吉卜林導演的是如假包換的諷刺童話。他鄙視殖民地人民,根本不相信能在他們中建立現代的政治制度,而殖民主義是保持穩定和利益的唯一途徑。吉卜林反對的不是侵略主義,他用丹尼和比奇的成功來證明侵略是完全有機會勝利的,儘管這個論證也是他自己的虛構。至於求得社會進一步發展,首先要加強開化,而真正的開化必然是伴隨著殖民地人民的血火,才能完成凈化。
在文學界,吉卜林被眾人視為帝國主義侵略分子敬而遠之。1907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卻遭遇了一個空前絕後的“窒息”式慶典。到會者寥寥數人,整個授獎過程沒有掌聲,沒有喝彩。原因是授獎的前幾天,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去世了。吉卜林走進皇宮謁見新王。古斯塔夫五世國王滿臉倦容,雙目垂視,對他只問候了一兩句話。皇宮內外充滿著死一般的沉寂。或許這是一個縮影?一個暗示?

獲獎履歷


金球獎(Golden Globe) 1976
最佳原創配樂 (提名)莫里斯·雅爾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1976
最佳攝影 (提名) Oswald Morris
最佳服裝設計 (提名)伊迪絲·海德
美國編劇工會(WGA Award (Screen)) 1976
最佳劇情類改編劇本 (提名) 約翰·休斯頓
最佳劇情類改編劇本 (提名) Gladys Hill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1976
最佳剪輯 (提名) Russell Lloyd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約翰·休斯頓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 Gladys Hill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提名) Alexandre Trauner
最佳服裝設計 (提名)伊迪絲·海德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提名) Tony Inglis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提名) Peter 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