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刺

香花刺

香花刺,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單瓣白木香Rosa banksiae Ait. var. normalis Regel的根皮。分佈於西南及甘肅、陝西、河南、湖北等地。具有活血調經,消腫散瘀之功效。用於月經不調,外傷紅腫。

入葯部位


根皮。

性味


味澀,性溫。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調經,消腫散瘀。

主治


用於月經不調,外傷紅腫。

相關配伍


治氣滯腹痛:莪術(醋炒)60g,木香30g,碾為細末。每次1.5-3g,溫開水沖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用。

採集時間


夏、秋季挖根,洗凈,剝取根皮,曬乾。

形態特性


單瓣白木香又名:木香花,七里香薔薇。攀援小灌木,高可達6米;小枝圓柱形,無毛,有短小皮刺;老枝上的皮刺較大,堅硬,經栽培後有時枝條無刺。小葉3-5,稀7,連葉柄長4-6厘米;小葉片橢圓狀卵形或長圓披針形,長2-5厘米,寬8-1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緊貼細鋸齒,上面無毛,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突起,沿脈有柔毛;小葉柄和葉軸有稀疏柔毛和散生小皮刺;托葉線狀披針形,膜質,離生,早落。花小形,多朵成傘形花序,花直徑1.5-2.5厘米;花梗長2-3厘米,無毛;萼片卵形,先端長漸尖,全緣,萼筒和萼片外面均無毛,內面被白色柔毛;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圓,基部楔形;心皮多數,花柱離生,密被柔毛,比雄蕊短很多。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500m的溝谷中。分佈於西南及甘肅、陝西、河南、湖北等地。

相關論述


《陝西中草藥》:“活血調經,消腫散瘀。治月經不調,外傷紅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