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的一種。傷口與外界相通,容易引起出血和感染,最常見的有擦傷、切傷、刺傷和撕裂傷等。

分類


1.擦傷
概念:機體表面與粗糙的物體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膚表層損傷。
徵象:A.傷口淺,面積大,邊緣不整。B.表皮脫落,點狀出血,組織液滲出。C.無感染時,傷口易乾燥結痂而癒合。D.傷口感染后易化膿,有較稠的滲出液。
處理:A.創口淺、面積小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清洗后直接外塗2%的碘酊。無須包紮讓其暴露在空氣中即可。B.創口內有異物的擦傷: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沖洗創口,創口用雙氧水、創口周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後消炎粉、無菌敷料處理。C.創口較深,污染嚴重的擦傷:除消毒、包紮等處理外,應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T.A.T)。D.關節部位的擦傷:經消毒后,上消炎軟膏或抗菌素軟膏,並用無菌敷料覆蓋,一般不用暴露療法。
注意事項:面部/關節部位不宜使用龍膽紫。大面積傷口不宜使用碘酊。酒精、紅汞與碘酊不宜同時使用。感染傷口每日或隔日換藥。
2.裂傷
概念:指身體受鈍性暴力打擊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撕裂。
運動中頭部裂傷最多,約佔整個裂傷的61%,其中額部和面部居多。如籃球運動中,眉弓被對方肘部碰撞即可引起眉際裂傷。
3.刺傷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概念:尖銳細物刺穿皮膚及皮下組織器官的損傷。
特點:傷口細小,但較深,可能傷及深部組織或器官,或者將異物帶入傷口深處,容易引起感染。例如田徑運動中鞋釘與標槍的刺傷。
4.切傷
概念:指銳器切入皮膚及皮下組織所致的損傷。
處理:注意檢查傷口,觀察污染情況,判斷有否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的損傷。
較淺、小、乾淨傷口,可用碘酊或其它消毒,然後用創可貼或消毒紗布覆蓋。
較大、深、不潔傷口,應現場加壓包紮後送醫院進行清創、止血、縫合。
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破傷風

治療措施


包括抗休克處理、開放傷口的處理及藥物治療等。
(一)休克處理 常見原發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原發性休克是由創傷直接引起的急性神經衝動(疼痛、恐懼等)導致的。給予鎮痛保暖、包紮固定等一般處理多能很快恢復。失血性休克,重點是補充血容量和止血,在積極輸血補液的同時,先暫時止血,待休克初步糾正後,再行根本性止血措施。保守治療不能止血者,應儘早施行手術。在補充血容量的同時,還耍根據病人情況酌情補充鹼性藥物,如果酸中毒不糾正,既可加重休克,還影響其他治療措施的效果。適當給氧氣吸入,必要時做氣管插管進行人工呼吸,觀察尿量,注意防止腎功能衰竭。
(二)開放傷口處理
1.新鮮開放傷口的處理
(1)根據傷后所在地點、時間、傷口的性質以及全身表現等不同情況,在搶救生命為第一原則的指導下,迅速包紮傷口,止血和制動。若無胸腹部重要臟器合併傷,如疼痛劇烈,可適當使用鎮痛葯。從傷口脫出的器官或外露的骨折端,原則上不應在現場還納或複位。須用乾淨敷料覆蓋,待清創后處理。
(2)清創越早越好,一般來說以不越過8h為宜,清創術要求和無菌手術一樣嚴格,為了預防傷口感染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術前認真清潔皮膚,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②術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徹底清除異物。③維織按層次嚴密對合,牢固縫合,減少傷口張力縮小創面之間的間隙,避免死腔。④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血清。
2.慢性感染傷口的處理 引起傷口慢性感染的原因較多,或是由於傷面污染嚴重而清創不徹底引起:或是擠壓傷引起皮膚肌肉缺向壞死,或是開放傷延誤治療時機而造成對局限性感染傷口,用常規抗感染治療,迅速控制傷口和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促使傷口內肉芽組織健康生長。達到Ⅱ期或Ⅲ期癒合。若傷口小引流不暢,可擴大傷口或選低位另做引流切口,以保持引流通暢。若傷口內有大量壞死組織,酌情一次或分期切除,操作中避免損傷大的神經、血管。必要時取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有針對性地選用有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