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

脊髓缺血

脊髓缺血又稱為缺血性脊髓血管病,是由於脊髓供血不足引發脊髓神經損傷導致脊髓功能下降的一類臨床綜合征。脊髓缺血主要病因是脊髓血管的自身病變或其他器官來源的栓塞。發病機制不明確。根據缺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脊髓缺血可表現為下肢無力,間歇性跛行,而嚴重的脊髓缺血可表現為某個橫截面以下的軀體無力及感覺異常,尿便障礙、甚至可以出現截癱。治療主要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及後續的康復訓練。早期積極治療的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急診科

病因


● 脊髓缺血主要病因是脊髓血管的自身病變或其他器官來源的栓塞。脊髓缺血的常見原因:
● 脊髓動脈粥樣硬化。
● 脊髓動脈炎。
● 脊髓動脈畸形。
● 脊髓動脈栓塞。
● 蛛網膜粘連。
● 低血壓、紅細胞增多症。
● 其他系統的惡性腫瘤轉移。
● 手術損傷及外傷血腫壓迫脊髓血管等。

癥狀


● 脊髓缺血性疾病主要有下列兩種類型。

一過性脊髓缺血發作(TIA)

● 表現為一過性脊髓功能障礙,如相應部位的麻木、酸痛、蟻行蟲爬感、刺痛緊縮、觸電等異樣感,肌肉陣攣和短暫無力。如在活動中發作,而休息后或隨側支循環調節后癥狀消失者,稱之為“脊髓性間歇性跛行”。如單純為脊髓前動脈缺血性發作,則以運動功能障礙為突出;如為脊髓后動脈缺血性發作,則主要表現為感覺功能障礙。不論何種發作表現形式,其癥狀均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後遺症,且多數在數分鐘、數小時即可恢復。

脊髓梗死

● 臨床表現常因閉塞血管、受損部位、病灶大小及側支循環情況而不同。多為急性,突然發病,曆數分鐘或數小時癥狀達高峰,發病前可有一過性脊髓缺血反覆發作史,常見於青壯年人。但亦可為慢性或亞急性起病,進行性加重,老年人中此型多見。常見臨床主要類型有:
● 脊髓前2/3型:又稱“脊髓前動脈綜合征”或Beck綜合征;其典型臨床表現為受損水平以下雙側分離性感覺障礙、中樞性截癱及括約肌失控;少數患者尚可呈脊髓半側受損征。如為延髓段脊髓的動脈受損,則表現為四肢癱、病灶水平以下辨別覺消失,常稱Davison綜合征。亦可表現為Jackson綜合征,即同側舌肌麻痹,對側上、下肢中樞性癱瘓。如為上頸段脊髓受損,則表現為中樞性四肢癱,受損水平以下分離性感覺障礙;下頸段脊髓受損,則上肢為周圍性癱瘓,下肢為中樞性癱瘓。脊髓胸段受損,則上肢正常,雙下肢為中樞性癱瘓。腰段脊髓受損,則下肢為周圍性癱瘓。脊髓圓錐受損則主要表現為大小便功能障礙及馬鞍狀感覺異常。
● 脊髓后1/3型:又稱“脊髓后動脈綜合征”,其受損結構主要為後索,也稱為後索型或脊髓后1/3型。臨床主要表現為受損水平以下深部感覺障礙及感覺性共濟失調。偶有波及后角則可出現節段性感覺障礙。
● 脊髓中央管周圍型:又稱“脊髓中心區綜合征”。臨床主要表現為脊髓空洞症樣分離性感覺障礙。
● 前角型:稱為“脊髓前角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受損節段的肌力下降、肌肉萎縮、腱反射低下或消失等周圍性癱瘓的特徵。
● 半側型:又稱“脊髓半側綜合征”或叫Brown-Seguard綜合征。臨床特點為病灶側受損水平以下中樞性癱瘓、深感覺障礙,對側呈傳導束型淺感覺障礙。
● 前角並側索型:多為慢性脊髓缺血所致,好發頸段脊髓,中老年人多見。主要臨床表現為上、下運動神經元同時受損征,即既有周圍性癱瘓,又有中樞性癱瘓,類似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表現,故有稱之為“假性肌萎縮側索硬化綜合征”。
● 側索型:臨床表現主要為病灶水平以下中樞性癱瘓。
● 脊髓橫貫型:臨床主要表現為受損平面以下的脊髓各種功能完全喪失,故稱之為“脊髓橫貫受損綜合征”。
● 脊髓靜脈梗死:脊髓靜脈梗死較少見,且難於在生前做出診斷,常為感染、轉移性癌腫、寄生蟲等所引起。一般分為出血性、非出血性梗死及栓塞性梗死三類,可表現為不同的脊髓病損綜合征。
● ● 出血性梗死:多突然發病,有背痛、病情進展快,生存時間短,梗死灶多居脊髓中心部位,灰質受損尤為嚴重。
● ● 非出血性梗死:起病較緩慢,少有背痛,病情進展較慢,生存時間相對較長,梗死灶多居脊髓的周邊部位而較局限。
● ● 栓塞性梗死:驟然起病,常有肩、背或下肢疼痛,感覺不對稱或為分離性感覺障礙,梗死灶較小而分散,分佈較廣,可為出血性或非出血梗死。

檢查


● 確診脊髓缺血尚需行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
● 脊髓血管造影可明確動脈炎、動脈硬化性改變、靜脈血管閉塞,動脈瘤、血管畸形等。
● CT掃描檢查可見低密度梗死灶及灶周水腫。
● 磁共振檢查可發現與梗死灶相應的異常信號。
● 血液檢查:感染性疾病常有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液病常可發現病理性血細胞、凝血機制有關指標異常。
● 腦脊液檢查:由感染、血液病、血管病引起者可有輕度蛋白、細胞增高。由腫瘤或其壓迫性病變引起者,可有脊髓腔受阻及蛋白—細胞分離。
● 脊柱拍片可發現骨性疾病、轉移性腫瘤等的相應改變。
● 其他針對有關病因,可進行相應檢查,如疑有心源性疾病,可行心血管造影。

診斷


● 醫生根據患者的典型癥狀,並結合檢查結果診斷脊髓缺血。
● 臨床表現:脊髓缺血可表現為下肢無力,間歇性跛行,嚴重的脊髓缺血可表現為某個橫截面以下的軀體出現無力及感覺異常,甚至可以出現截癱。
● 脊髓CT及磁共振示脊髓缺血的病灶。
● 通過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也可能出現下肢無力,間歇性地出現跛行等癥狀,容易與脊髓缺血相混淆。這些疾病包括急性脊髓炎、脊髓出血性疾病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請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治療


● 脊髓缺血主要依靠病因治療及對症治療。
● 病因治療: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者,應進行降脂、降糖等治療。對高血壓患者要降壓;心臟病、血液病、血管畸形、脊椎疾病等應請各有關專科會診,以協助診治。
● 脫水治療可選用甘露醇、甘油、利尿劑等進行治療。
● 提高脊髓灌注壓可選用解痙、擴血管藥物,如罌粟鹼、桂利嗪、煙酸、尼莫地平等。
● 保護脊髓可選用抗自由基藥物,如維生素E、維生素C、甘露醇、激素等。
● 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桂利嗪等。嗎啡拮抗劑,如納洛酮。
● 防治併發症,加強護理,防治各種感染及壓瘡。加強營養及全身支持療法。
● 康復治療:康復措施可依病情採用推拿、按摩、熏、洗、針、灸,及各種理療與進行功能鍛煉各項醫療體操,職業訓練。

危害


● 可能出現以下併發症:截癱、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抑鬱症等。

預后


● 早期積極的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及早發現並避免脊髓缺血危險因素:如低血壓、高血脂、心臟疾病等。患者一旦發現這些疾病,應高度重視,及時就診。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鍛煉、合理飲食,注重心理健康。
● 有脊髓血管崎形家族史的人,應及時進行基因檢測和脊髓血管造影檢查,評估患病風險,必要時選擇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