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渠公園
南江斷渠
南徠江斷渠,根據出土的生物化石考證,系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晚期四川造山運動時形成的曠世奇觀,斷渠三面環水,背靠龍山。長達十餘里的前、中、后三條渠谷,全部掩映在一片茫茫林海之中,其間,渠谷縱橫交錯,渠洞相連,怪石倚迭,擬人獎物,似禽如獸,鬼斧神工千姿百態,藤蘿蘞址。身臨其境,石的海洋宛若雕塑群。這裡既有原始人曾經茹毛飲血,穴居野外的洞穴和磨石制工具的作坊遺址,又是二戰時期紅軍傷病員的休息養療這地,它更是歷代南江人民用來躲避匪患、防禦侵擾,藏身隱居的石頭城。
斷渠公園
長達十餘里的前、中、后三條渠谷,全部掩映在一片茫茫林海之中,其間,渠谷縱橫交錯,渠洞相連,怪石倚迭,擬人狀物,似禽如獸,鬼斧神工,千姿百態,藤蘿蘞蔓,身臨其境,石的海洋宛若雕塑群。天然屏障斷渠人為防禦外敵侵擾,大興土木,修建寨堡防禦兵災匪患,如“四方寨”,“三春寨”(傳說北宋初鄭子明被趙匡胤殺害后,其妻陶三春為避難而投靠義弟 集州刺史高懷德,陶在此練兵自衛,並在斷渠築牆壘寨、操兵馬、輔助高治理集州),這些山寨選址巧妙,寨門設計得當,充分利用了渠內的險要地形和地下洞穴,寨上寬闊險要,寨下暗洞毗連,白天在寨外活動生活,夜晚或有特殊情況時則入寨下洞中安歇或隱藏。有些寨子四周皆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險道能入寨中,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中渠、渠首有兩道前寨門,形成了寨中有寨,層層設防,步步為營,易守難攻之勢。中渠的腹心地帶,即“三春寨”旁,有一塊寬約數百平方米的大草坪,它東連“三春寨”寨門,其餘三方用石條壘成寨牆,並建造三座石門,通向其它山寨。據考當時此地是斷渠人聚眾議事和操練兵馬的政治、軍事與文化活動中心。原始人遺址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斷渠陸續發現了原始人的礪石場和生物化石,同時還出土了一大批石鋤、石斧等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片。
斷渠公園
渠內有大石蓬蓋如拱廳。清嘉慶年間,白蓮教攻進南江城燒毀了縣衙,知用勁裘良駿曾利用這一天然石洞作為審理案件的地方,故該處有大衙門之稱,可惜文革中已被採用石者所毀。因此,斷渠人在人類歷史上是否真正設立縣衙,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建立公園一九九五年,將斷渠僻為旅遊勝地,並建立公園,使之成為供人們觀光旅遊、休息、養療、文化娛樂和進行教學考察與革命傳統教育的宗合性文化樂城。經過近三年興建,園林初具規模。石徑四環,園中四渠縱橫,亭廊多姿,飛閣流舟招引人流。斷渠八面玲瓏大景規模恢宏,鍾靈毓秀。南門雄風展示了一代巴山人的雄偉氣魄;石海洞鄉留下了古巴人的生活奇迹;東皋探奇寄寓了百態千姿靈石之趣;西樓玩月待你去把酒凌虛對月高歌;鴻蒙幽情揭示悠悠歲月的人間情愫;松濤流韻策使你靜聽無窮無籟大工業自然的呼聲;琉璃泛舟,可使你漫遊雲天,凈化心性;信步其間,使你流連忘返。斷渠奇觀乃鬼斧神工天造之物,古迹尤存,現景又生,古今風物融為一體,真是旅遊的好去處。
科研價值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認為:“大巴山是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結合部,斷渠的化石對中國人類的發展,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更證實了南江古人類曾在這裡繁衍生息的歷史。再則從出土的眾多石器、陶器就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群就聚居於此,為適應地理氣候的變化由第一台階斷渠,退居到後山第二台階陽八台高地。
四川省考古工作隊又在陽八台發掘出土數百件新石器及陶片,更顯示出斷渠的時代之久遠。經過世代人類的居住和改造,斷渠石頭城已經獨具規模。在保存較完好的中渠內,處處都可以看到古人曾經聚居生活過的痕迹。岩石間、洞穴里、低洼處、石壁下……凡是可以遮風避雨,搭棚棲身的地方,到處可以看見當年古人生活居住留下的寨牆和石刻字跡。諸如“廖廣順寓此”,“長嶺四大房占”;“地主劉大壽”,“福興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