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物理》是2001年7月1日原子能出版社北京圖書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希庭。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原子核物理學這門學科的基本內容,並對亞核子物理、天體物理以及核輻射測量等作了簡要介紹。

簡介


為了便於讀者自學,本書語言力求簡明易懂,內容注意由淺入深,各章均有習題和答案。書末還附有供做習題用的“部分核素數據和粒子數據”和“常用物理常量”。
本書可作為大學物理類專業原子核物理課程的教材,並可供其他有關專業的師生和從事原子能研究和應用的人員參考。
本書是1981年出版的《原子核物理》(高等學校試用教材)的修訂版。原版書於1987年獲核工業部優秀教材特等獎。1988年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

內容介紹


修訂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論
第一章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1.1原子核的電荷、質量和半徑
1.2原子核的自旋
1.3原子核的磁矩
1.4原子核的電四極矩
1.5原子核的宇稱
1.6原子核的統計性質
1.7原子核的同位旋
習題
第二章放射性和核的穩定性
2.1放射性衰老的基本規律
2.2放射性平衡
2.3人工放射性的生長
2.4放射性活度單位
2.5放射性鑒年法
2.6原子核的結合能
2.7原子核穩定性的經驗規律
2.8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2.9原子核結合能的半經驗公式
習題
第三章核輻射測量
3.1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3.2核輻射探測器
3.3能量測量與能量分辨
3.4符合測量與時間分辨
3.5輻射劑量與防護
習題
第四章核力
4.1氚核基態
4.2核子—核子散射
4.3核力的主要性質
4.4核力的介子場理論簡介
習題
第五章α衰變
5.1α衰變的能量
5.2α衰變的實驗規律
5.3α衰變的基本理論
5.4質子及重離子放射性
習題
第六章β衰變
6.1β能譜的特點
6.2中微子
6.3β衰變的三種類型及其衰變能
6.4衰變綱圖
6.5β衰變的費米理論
6.6躍遷分類和選擇定則
6.7庫里厄圖
6.8衰變常量和比較半衰期
6.9軌道電子俘獲
6.10宇稱不守恆問題
習題
第七章γ躍遷
7.1γ輻射的多極性
7.2γ躍遷概率
7.3選擇定則
7.4內轉換
7.5同核異能態
7.6級聯γ輻射的角關聯
7.7穆斯堡爾效應
7.8實驗研究核衰變能級圖
習題
第八章核結構模型
8.1幻數存在的實驗根據
8.2原子核的殼模型
8.3殼模型的應用
8.4集體模型的概念
8.5轉動能級和振動能級
8.6變形核的基態性質
8.7原子核的高自旋態與超形變
8.8原子核的非核子自由度
習題
第九章原子核反應
9.1核反應概述
9.2反應能
9.3實驗室坐標系和質心坐標系
9.4核反應截面與產額
9.5核反應截面的一般特徵和細緻平衡原理
9.6反應截面的分波分析
9.7核反應的三階段描述和核反應機制
9.8光學模型
9.9複合核模型
9.10直接反應
9.11重離子核反應
9.12放射性核束及其引起的核反應
習題
第十章中子物理
10.1中子的基本性質
10.2中子源
10.3中子和物質的相互作用
10.4中子的慢化
10.5中子的擴散
10.6中子的衍射
習題
第十一章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
11.1自發裂變與誘發裂變
11.2裂變后現象
11.3裂變的液滴模型理論
11.4殼修正
11.5鏈式反應與裂變反應堆
11.6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
11.7受控核聚變
習題
第十二章原子核的亞核子物理
12.1粒子與高能碰撞
12.2強子及其共振態
12.3強子的夸克結構與強相互作用
12.4弱相互作用與電弱統一理論
12.5對稱性與守恆定律
12.6標準模型及其發展
習題
第十三章核天體物理學基礎
13.1大爆炸及其實驗依據
13.2早期宇宙中的粒子與核相互作用
13.3恆星中的核反應
13.4宇宙中的中微子
習題
參考文獻
習題答案
附錄一部分核素數據和粒子數據
附錄二常用物理常量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