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顫蚓的結果 展開

顫蚓

顫蚓

徠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顫蚓科動物的統稱。這類動物的身體細長,有體節和剛毛,通常生活在各種淡水水體的泥沙底質中,前端藏在垂直突出的泥沙質管子里,尾部露在水中搖曳,也常常盤繞成緊密的螺旋狀。顫蚓能忍耐有機物污染引起的缺氧。顫蚓是河流、小溪、湖泊、池塘和河口底棲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n-chiura sowerbуi)是中國常見的種類。交配后在受精囊內可見到精莢。

顫蚓簡介


英文拼寫:tubificid worms
顫蚓
顫蚓
顫蚓是河流、小溪、湖泊、池塘和河口底棲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顫蚓種類


蚯蚓解剖圖
蚯蚓解剖圖
中華擬顫蚓(Rhуacodrilus sinicus)、霍甫水絲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蘇氏尾鰓蚓 ( Bra
n-chiura sowerbуi)是中國常見的種類。
顫蚓能忍耐有機物污染引起的缺氧。隨著淤泥中有機物的增加,顫蚓的某些耐污
種類個體數量能夠猛烈增加,有時甚至多得像一片不整齊的地毯。由於顫蚓個體較粗
大,生活又固定,因此很早就有人用來作為有機物污染的指示生物,並提出了一些與顫
蚯蚓
蚯蚓
蚓有關的污染指數公式。近來有人還用顫蚓作了各種有毒污染物的毒性、毒理和清除
沉徠積污染物的研究。
顫蚓
顫蚓
寡毛綱顫蚓科的 1屬。為小型水棲的類群。廣佈於歐洲和北美,印度、日本和北非也有報道。中國有正顫蚓和中華顫蚓兩種。
背剛毛束自第Ⅱ節始,由雙叉的鉤狀剛毛和髮狀剛毛組成。發毛向體後部逐漸減少或消失。背、腹鉤狀剛毛的形狀不同。背鉤毛通常櫛齒狀,即在二叉之間有小齒。環帶在第Ⅸ~Ⅻ節。雄孔1對,在第Ⅺ節,雌孔1對,在11/12節間。受精囊孔也是1對,在第Ⅹ節。輸精管比膨部長。腹部具結實的前列腺。
有真正的陰莖。交配后在受精囊內可見到精莢。無體腔球和交配毛(見圖)。
過去本屬分為3個亞屬:顫蚓亞屬(Tubifex)、泥絲蚓亞屬(Ilyodrilus)和突皮顫蚓亞屬(Peloscolex)。後來W.米夏埃爾森(1925、1927),奧特(1929)和J.斯蒂芬森(1930)均認為後兩個亞屬應從顫蚓屬中分出,成為獨立的屬,即泥絲蚓屬(Ilyodrilus)和突皮顫蚓屬(Pelosco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