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嘴龍類
生存於侏羅紀時期的生物
喙嘴龍類,rhamphorhynchus生存在侏羅紀中期—晚期。
恐龍稱:喙嘴龍類
丁:
恐龍:翼展厘米
恐龍體重:不詳
恐龍食物:恐龍的屍體、魚類、昆蟲
生存年代:侏羅紀中期—晚期
生存地點:德國
辨認要決:頭很大
恐龍種類:喙嘴龍類
喙嘴龍是比較原始的一種翼龍,它全身披有細小的皮毛,翼展有1米左右。喙嘴龍以各種魚和昆蟲為食。它有許多大而尖利向前傾斜的牙齒,它的尾巴很長,末端有垂直伸長的像蒼蠅拍子一樣的舵狀皮膜。有人用紫外線照射舵狀皮膜的痕迹化石,發現喙嘴龍祖先的尾巴上有許多的小的突起,在進化過程中形成舵狀皮膜。這種長尾巴上的舵狀皮膜能使翼龍在飛行時保持平衡,特別是在空中改變飛行方向時,能起到穩定的作用,很像飛機上的自動穩定器。這類恐龍有很大的喙狀骨,胸骨上有控制飛行的肌肉,它的特點是頭大,身子小,頭骨較重,並且有20厘米長,長在一個長長的脖子上。
其實喙嘴龍只是一個總稱,代表種類有無尾顎翼龍,舟顎翼龍,雙形齒翼龍等。
已發現最大型的喙嘴翼龍標本(編號BMNH 37002)的身長為1.26米,翼展為1.81米。
在20世紀早期,當時古生物學界普遍認為小型翼龍類的頭骨沒有骨質或角質冠飾,包含喙嘴翼龍在內。F. Broili則根據破碎的化石,宣稱一個喙嘴翼龍的頭骨上有骨質冠飾,骨質冠飾高約2公釐。之後先後有科學家以不同方式驗證F. Broili的研究,並沒有發現喙嘴翼龍具有冠飾,應是人工加工的後果。
喙嘴翼龍的上頜有20顆牙齒,下頜有14顆牙齒。當喙嘴翼龍的嘴部閉合時,上下的牙齒互相交錯,顯示它們可能是以魚類為食。
許多在19世紀中後期以前命名、建立的翼龍類,都有
複雜、曲折的分類歷史,喙嘴翼龍也包含在內。
喙嘴翼龍的模式標本是在1830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Georg zu Münster研究,當時是翼手龍屬的一個種。在當時,翼手龍屬的屬名仍未統一,計有:Pterodactylus、Ornithocephalus。在1831年,喙嘴翼龍的正模標本,被德國古生物學家Georg August Goldfuss命名為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
在1839年,Georg zu Münster將一個具有長尾的標本,歸類於Ornithocephalus longicaudus;種名意為“長尾”,以區別於其他的翼手龍屬。
在1845年,由於翼手龍屬的屬名已作出決議,Pterodactylus這名稱的建立早於Ornithocephalus,具有優先權;德國古生物學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將O. münsteri改名明氏翼手龍(P. münsteri)。隔年,汪邁爾提出這些長尾的物種,有別於其他短尾的翼手龍屬,足以建立個別的亞屬,於是將這個種更名為Pterodactylus (Rhamphorhynchus) gemmingi。直到隔年,汪邁爾才將喙嘴翼龍(Rhamphorhynchus)更改為獨立的屬,包含:長尾喙嘴翼龍(R. longicaudus)、R. gemmingi。
直到1861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才將明氏翼手龍(P. müensteri)更改為明氏喙嘴翼龍(R. münsteri)。雖然明氏喙嘴翼龍的建立可追溯至1831年的Ornithocephalus müensteri,但汪邁爾建立喙嘴翼龍時未包含這個種,因此明氏喙嘴翼龍當時不被認為是模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