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秀蘭·鄧波兒的結果 展開

秀蘭·鄧波兒

美國電影演員,著名童星

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1928年4月23日—2014年2月10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電影演員,美國著名童星。

3歲時,鄧波兒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兒舞蹈學校接受訓練,4歲不到,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嬰兒戰爭》。接下來她又演了一系列蹣跚學步的孩子形象,包括《紅髮阿利比》《直到最後一人》《整夜之外》《卡羅來納》《現在我要講》等。1934年的歌舞片《起立歡呼》大獲成功才真正讓大家認識了這個有著金色捲髮和甜甜的酒窩、總是有著無窮精力的小姑娘。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秀蘭·鄧波兒童年
秀蘭·鄧波兒童年
兩歲時,秀蘭·鄧波兒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31年鄧波兒三歲時,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兒舞蹈學校接受訓練。
1934年4月著名詞作者賈伊·戈尼正在編寫愛國歌舞片《起立歡呼》時相中了秀蘭·鄧波兒,並邀請她參演《起立歡呼》。12月28日《亮眼睛》發行。這是第一部專門為鄧波兒而製作的電影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電影標題旁。
1934年至1935年在福克斯公司出演了《新群芳大會》《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她因此躋身十大明星之列。
1935年年僅7歲的秀蘭·鄧波兒獲得了第7屆奧斯卡特別金像獎,成為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獎的第一個孩子。同年美國電影科學學會還授於她“1934年最傑出個人”稱號。
1937年她出演了電影《小公主》。
成年秀蘭·鄧波兒
成年秀蘭·鄧波兒
1939年鄧波兒的片酬已超過12萬美元,另外還有20萬元的紅利,而當時的票價只有15美分。同年與鄧波兒簽約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再拒絕對米高梅公司借用她主演《綠野仙蹤》的請求,而是安排她演出了《小孤女》。
1950年正式退出舞台。
1972年在被診斷患有乳腺癌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並成為第一個罹患乳腺癌後繼續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有國際知名度的女性。
秀蘭·鄧波兒一生共出演過43部影視作品,1999年時鄧波兒以其童星時期的成就,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18名。

從政經歷

成年的秀蘭·鄧波兒
成年的秀蘭·鄧波兒
20世紀六十到九十年代,進入政界,是共和黨的支持者。
1967—1968年被共和黨選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落選)。
1969—1970年被尼克松政府任命為聯合國美國代表團的成員。
1974—1976年出任美國駐迦納大使。
1976—1977年被福特政府任命為第18屆美國國務院禮賓司司長。
1977年4月到中國訪問。
1981—1989年任職於里根政府的美國國務院
1989年被老布希政府任命為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並積極參與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非暴力天鵝絨革命

個人生活


情感生活

秀蘭·鄧波兒童年時期
秀蘭·鄧波兒童年時期
1945年與約翰·艾加爾結婚,1948年生了一個女兒,起名為琳達·蘇珊·阿加爾。
1950年與約翰·艾加爾離婚,同年,改嫁查爾斯·布萊克。1952年生兒子小查爾斯·布萊克, 1954年生女兒洛瑞·布萊克。

健康狀況

2014年2月11日(美國時間2月10日),鄧波兒逝世,享年85歲。

人物評價


秀蘭·鄧波兒小時候
秀蘭·鄧波兒小時候
秀蘭·鄧波兒是20世紀30年代偶像級的童星,她以標誌性的金色小捲髮和帶有酒窩的微笑融化了許多觀眾的心。在那個金錢短缺、工作難找的頗具挑戰的時期,秀蘭·鄧波兒用她的歌聲、舞蹈、甜美的微笑和天真無邪的性格點亮了美國人的生活。(法新社評)
從1934年到1939年,她每年都在美國最受歡迎的十大明星之列,成為當時美國兒童崇拜的偶像,也是成年人心目中的寵兒,曾有“大眾小情人”之稱。隨著她的逐漸長大,少女時代的秀蘭·鄧波兒,魅力逐漸消退,觀眾無法接受他們最喜愛的小寶貝已經長大的現實。(網易評)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

獲得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獲獎1

1935 ·特別金像獎 獲獎

美國影視演員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獲獎1

2006 ·終身成就獎 獲獎

美國電影科學協會1934年最傑出個人稱號 獲獎1

1935 ·1934年最傑出個人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