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服日

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的新興節日

中國華服日選定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徠的誕辰,也是古代節日上巳。因此,選定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積澱了豐厚的服裝服飾文化。如今的“華服”代指廣義的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漢服和少數民族傳統服飾都是華服的一員。

簡介


相較於其他少數民族服飾的各有所傳,漢民族服飾的傳承在歷經滿清剃髮易服政徠策之後,便逐步衰亡。從21世紀初開始的漢服運動促使了“中國華服日”的確立,這意味著漢族像其他55個少數民族一樣,傳統服飾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在2018年、2019年團中央微博發起的“中國華服日”話題下,不僅僅有漢族服飾,很多少數民族網友也身著本民族傳統服飾拍照參與其中。

標識


中國華服日
中國華服日
中國華服日的活動標識被設計為“交領右衽”,它是華服的重要象徵。

第一屆華服日


華服日官方字體
華服日官方字體
2018年4月18日晚,“中國華服日”活動在西安大明宮遺址紫宸殿盛大舉行,第一屆中國華服秀和第一屆華服日國風音樂盛典精彩上演。該活動由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嗶哩嗶哩彈幕網、東家APP共同主辦。數十家華服傳承企業、數百家華服推廣機構、數十家網路文化傳媒企業參與到本次活動中。
此前的2018年4月17日,第一屆中國華服文化研討會在西安大唐芙蓉園舉行,數百名華服傳承推廣者圍繞“新時代 新華服 新青年”主題,就“復興與復古”等備受關注的話題展開討論。
據悉,主辦方還發出《中國華服日倡議書》,號召全國青少年朋友能夠深入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承接優秀傳統文化、符合時代精神需求的服裝服飾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人生重要節點走上街頭、走進網路、走進生活,通過富有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

第二屆華服日


2019年4月7日,由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嗶哩嗶哩彈幕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華服日”活動在西安曲江舉行。當晚在大唐不夜城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華服日“華服秀典”,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個商家、200多名模特,用數百套華服為大家帶來了一部盛世華章。

第三屆華服日


2020年3月26日19時,由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與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華服日線上晚會開幕。晚會中,200多位身穿各式華服的年輕人上演古裝秀,歌手李玉剛、阿蘭和B站多位UP主(視頻內容創作者)帶來精彩國風表演。
這是國內首次完全以線上方式開展的中國華服日活動,作為主辦方之一,B站還發起了為期3天的“國風十二時辰”直播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