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鎮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下轄鎮

坊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位於陝西省合陽縣城以東10公里處,地處合陽縣東北部,東接洽川鎮,西連城關鎮;南鄰新池鎮,北靠百良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1千米,總面積114.10平方千米。屬於全國重點鎮,明朝時因商賈雲集,手工作坊林立而成集市,故稱坊鎮。古秦晉往來,夏陽渡和朝韓大道必經此地,因此,歷史上素有“合陽首鎮”之說。轄區海拔600—800米,總面積46.7平方千米,轄31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坊鎮常住人口為27472人。

徠2019年12月24日,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截至2020年6月,坊鎮下轄9個社區、9個行政村。2011年,坊鎮工業總產值3720萬元,各類存款餘額96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400萬元。

歷史沿革


徠坊鎮
徠坊鎮
明朝時,因商賈雲集、手工作坊眾多而得名。
1958年,成立坊鎮公社。
1961年,行政區劃調整,保留原建制。
2002年,撤鄉並鎮,將原伏六鄉併入坊鎮。
2011年,坊鎮機構改革將知堡鄉(政府駐南知堡村)併入坊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坊鎮地處合陽縣東北部,東接洽川鎮,西連城關鎮;南鄰新池鎮,北靠百良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1千米,總面積114.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坊鎮地處渭北旱塬東部,屬二級台塬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地形分為山地、丘陵、平原等。

氣候

坊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熱資源豐富、降水偏少、四季分明,春季少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常有伏旱,秋季氣溫涼爽多變、多連陰雨,冬季寒冷乾燥雪雨少。年均氣溫13.8℃,年均降水量553.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無霜期193天,水資源豐富,屬抽黃東雷、紅旗水庫和申都供水灌區。中西部機井星羅棋布,達60多度。

水分

坊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黃河。

自然災害

坊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連陰雨、冰雹等。

行政區劃


坊鎮轄31個行政村:坊西、坊東、坊南、乾落、顏家坡、高家坡、王家莊子、北渤海、南渤海、西清善、東清善、賀家莊、嘉德、金家莊、趙家、福德、南嶽庄、靈泉、大伏六、東雷、中雷、東蒙、中蒙、西蒙、和陽、靈井、小伏六、北伏蒙、太里、坤龍、南伏蒙。
截至2011年末,坊鎮坊東、坊西、坊南、乾落、顏家坡、高家坡、王家莊子、北渤海、南渤海、西清善、東清善、賀家莊、趙家、福德、南嶽庄、靈泉、大伏六、東雷、中雷、東蒙、中蒙、西蒙、和陽、靈井、小伏六、北伏蒙、大里、坤龍、南伏蒙、曹家坡、段家窪、西桌子、南知堡、白靈、馬家莊、殿下、馬家嶺、大原頭、田家河、楊家坡、前咀、西里村、臨皋、北知堡、耀賢、后咀、新莊、項村、孟家莊、鵝毛、中馬村51個行政村;下設24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坊鎮下轄9個社區、9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坊鎮街中部。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524102001121街道社區
610524102002220渤海社區
610524102003220乾落社區
610524102004220嘉德社區
610524102005220金家莊社區
610524102006220清善社區
610524102007220三蒙社區
610524102008220北伏蒙社區
610524102009220中東雷社區
610524102211220賀家莊村
610524102214220趙家村
610524102215220福德村
610524102216220南嶽庄村
610524102217220靈泉村
610524102218121大伏六村
610524102224220和陽村
610524102225220靈井村
610524102229220坤龍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坊鎮轄區總人口624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600人,城鎮化率10.6%。另有流動人口8000人。總人口中,男性31860人,佔51%;女性30610人,佔49%;14歲以下5800人,佔9.3%;15—64歲48370人,佔77.4%;65歲以上8300人,佔13.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0.2人。
截至2018年,坊鎮戶籍人口42147人。
2021年6月10日,合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坊鎮常住人口為27472人。

政治


行政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董亞斌 
鎮長雷博 
副書記王新華 
人大主席范宏偉 
最新資訊
合陽:坊鎮列入新一輪國家重點鎮
2014年7月3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公布了新一輪3675個全國重點鎮名單,我縣坊鎮被列入。
按照(建村〔2014〕107號)文件要求,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和龍頭,各地各有關部門將按照提高質量、節約用地、體現特色等要求,在政策、土地及項目安排上對全國重點鎮建設發展給予支持。

經濟


綜述

2011年,坊鎮財政總收入423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企業所得稅118萬元。 2018年,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5個。

第一產業

農業
2011年,坊鎮耕地面積13.64萬畝,人均2.2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食生產2.6萬噸,人均62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煙葉、水果、蔬菜。
截至2011年末,坊鎮累計造林1.6萬畝,其中防護林9100畝,經濟林69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5萬株。2011年,坊鎮水果種植面積9000畝,產量11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美國紅提葡萄、桃、杏,其中蘋果1500噸,葡萄610噸,桃、杏80噸。
農業耕地面積136400畝,人均2.2畝(按總人口計算),耕地面積1.6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6萬噸,人均62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棉、油、煙、果、菜,美國紅提葡萄,章秋大蔥,其中蘋果等面積達0.84萬畝,萬畝花椒,柿子雜果林帶也正在形成。農業總產值15532萬元,人均純收入2486425元。
截止2011年末,累計造林1.6萬畝,其中防護林9100畝,經濟林6900畝,農民住宅四旁書樹木15萬株,2011年水果栽植面積9000畝,產量11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葡萄、桃、杏,其中1500噸,葡萄610噸,桃杏80噸。
畜牧業
畜牧業以生豬、奶牛、肉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1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羊飼養量0.78萬隻,年末存欄0.2萬隻,牛飼養量0.75萬頭,年末存欄0.54萬頭,家禽飼養量5.1萬羽,上市家禽3.6萬羽。2011年成產肉類4100噸,其中豬肉2240噸,牛肉1370噸,羊肉220噸;禽蛋2011噸,鮮奶1800噸。

第二產業

工業
工業主要工業以製造維修建材為主,全鎮現有各類企業362個,工業總產值3720萬元。商業外貿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220多個,工業人員800多人,沿街門店林立,購銷兩旺,成為渭北最大農副產品集散地,商業飲食以茂林踅面聞名遐邇。街道美化、綠化、亮化工程曾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集鎮。2011年財政總收入423萬元,企業所得稅118萬元,各類存款餘額9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了9.3%,各類貨款餘額7400萬元。2011年,坊鎮各類工業企業362個,工業總產值3720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坊鎮商業網點220個,從業人員800多人。2011年,坊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9.3%;各項貸款餘額7400萬元。

文化


社會文化概況
文化藝術全鎮現有綜合文化站一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站3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1.5萬冊,明萬曆年間修建的福山古建群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泉村明清故居,古城牆,於佑任摯友黨晴梵先生故居均保存完好,東雷均上鑼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韓信屯兵城是旅遊勝地重要景點,東清、渤海民間社火。2011年來,公益電影放映達到一村一月一場電影,“一元劇場”示範項目每季度達到一場大戲。
教育2011年末有綜合高中一所,初級中學兩所,高級初級小學20所,幼兒園31所,在校生2700人,專任老師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1所,在校師生3100人,專任教師4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2400萬元。
科技2011年末擁有果畜蔬基地建設研究開發機構一個,專兼職技術人員5名,農村實用人才80名,為美國紅提,食用仙人掌,優質蘋果生態區建設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
靈泉明清民居,屬坊北家四合院建築號稱“莊戶人家華表”氣勢不凡,為研究我國的民俗史、建築史、雕刻史提供給了珍貴資料。大原頭、馬家嶺仰韻文化遺址,是我國早期的人類生活區,對研究人類起源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七眼泉瀑布有待於開發。

特色美食

坊鎮
坊鎮
“中國最古老的速食麵”
踅面,是陝西合陽獨有的地方風味食品。在合陽,在東府,那都是相當有名。而在合陽當地流傳的這句“沒吃踅面沒看線(戲),沒有到過合陽縣”,就更加說明了踅面在合陽人生活中的重要。
踅面的來歷
相傳是由西漢淮陰侯韓信所創,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可稱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速食麵”。漢朝初年,魏王豹反漢,韓信奉命出兵平叛,準備在洽川的夏陽渡軍。假如埋鍋造飯,敵兵就會從煙火的大小多少判斷兵力的強弱,是兵家大忌。為解決士兵吃飯問題,韓信讓以當地盛產的蕎麥為原料,烙成大餅,發給士兵,吃時用開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為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踅”即“折足”,是個會意字,在關中方言中是“轉來轉去”的意思。因為踅面從和面、攤餅到下面、撈麵甚至放調料的每一個程序,都有“踅”的動作在裡邊,因而得名。
“踅”字的讀音
說起來,這個“踅”字也是有一段故事的,“踅”字本身是個冷僻字,清代合陽有人編了一本《土音雜字》,出於好心,找了一個古音又讀“xué”的“頁”字來為“踅”字注音。但不想知知道這個古音的人實在太少了,結果弄巧成拙,大家都按本音讀“yè”,而沒有人讀“踅xué”,外地人到合陽更是按字讀音,這樣一來,便把“踅面”弄成“頁面”了,實在是一大誤會。
踅面的做法
合陽踅面是用七成蕎麥麵與三成小麥面混合製作的一種麵食。食用雖然方便,製作過程卻比較複雜,要求也比較嚴格。須選上等蕎麥與上等小麥,磨成上等麵粉。和面叫做盤面,要用扁擔或木棒攪和,小夥子干這活也會出汗。將面盤硬后加水,逐步攪成稀糊狀。備兩個平底鏊鍋,其形狀中間略高而四周緩慢變低。將麵糊倒入鏊鍋,迅速用刮板由中間向四周攤刮,再由外沿向中心攤刮,使其成為大約一個銅元厚的圓餅。見圓餅將干時儘快移至另一個鏊鍋烤烙,要烙熟,卻不要焦黃。這需要有相當經驗,能夠掌握好火候。麵餅的直徑在一尺八到二尺一之間。烙好后先要一張張壘好,叫做“合”,目的是避免水分消耗,保持柔軟狀態。然後再一張張攤開,在木椽上晾涼。然後折三折,切成不足一厘米寬的麵條,整齊地放在一種特製木箱里,蓋上乾濕布,準備食用。這樣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兩三天。
踅面的吃法
製作好的踅面好比速食麵。吃時在開水鍋浸泡兩分鐘,撈出,放進碗里,加少許粉魚,調鹽、醋、蔥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豬油即成。粉魚講究用綠豆粉製作,這是最好的。用小麥面、玉米面也行。但通常多用紅薯面製作粉魚。合陽盛產優質紅薯,干甜適口,製作粉魚也不錯。合陽人吃踅面,喜歡多放辣椒油和豬油,這樣,吃起來,又綿,又潤,又辣,香味濃烈,頗覺過癮。也可以伴著喝一碗粉魚湯。有干有稀,符合衛生營養要求。而且蕎麥又有清熱利尿之功效,當地群眾在原來簡單食用的基礎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把大餅切成細條,吃時在鍋里稍煮,撈出來加上調料,更加好吃。

歷史文化

坊鎮境內,明萬曆年間修建的福山古建群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泉村明清故居,古城牆,於佑任摯友黨晴梵先生故居均保存完好,東雷均上鑼鼓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藝術有東清、渤海民間社火。

交通


交通運輸鎮內交通便捷,合(陽)洽(川)公路橫穿東西,坊(鎮)百(良)、坊(鎮)新(池)公路貫穿南北,是通往洽川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路。成為通往洽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道。G108國道,國家高速G5京昆高速,以及規劃菏澤寶雞高速從轄區經過,方便了交通運輸,90%以上的行政村道路硬化,大大改變了行車條件,方便了群眾。
坊鎮境內合(陽)洽(川)公路橫穿東西,坊(鎮)百(良)、坊(鎮)新(池)公路貫穿南北。108國道從轄區經過,90%以上的行政村道路硬化。
坊鎮
坊鎮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坊鎮幼兒園31所;小學20所,在校生2700人,專任教師41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綜合高中1所,在校生3100人,專任教師460人。2011年,坊鎮教育經費達2400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坊鎮文化站1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站3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1.5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坊鎮公益電影放映達到一村一月1場電影。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坊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鎮衛生院1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5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執業醫師(助理)0.3人、註冊護士0.1人。2011年,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住院手術38台次,出院病人8.5萬人次。2011年,坊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5.9萬人,參合率94%。
通訊條件
通訊條件良好,設有移動通訊基站,IC卡電話、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全國各地。有線電視村村接通。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一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0千米,投遞點58個,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7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9萬件,征訂報紙0.3萬份,雜誌0.08萬冊,業務收入160萬元。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一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000門,固定電話用戶0.8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70%,行動電話用戶1.1萬戶,比上年增加8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90%,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45千米,主幹電纜達700對千米,網際網路埠數0.009萬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0.04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006萬戶,比一年增加了12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60萬元。全鎮設有移動通訊基站一座,IC卡電話、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全國各地。
電力條件
能源發電企業1家,2011年發電0.34億度。用電負荷0.0016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31880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站主變容量75千伏安,電量充足,可靠率達98%。l名勝旅遊境內有福山古建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內有佛殿、道閣、書院,這種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現象,為研究我國宗教發展史提供了活的例證。
電力充足,供電站主變容量75千伏安。農業農業耕地面積136400畝,人均2.2畝(按總人口計算),耕地面積1.6萬畝。
福利保障
醫療衛生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衛生院1所;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5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助理)0.3人,註冊護士0.1人。
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住院手術38台次,出院病人85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01/1萬,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5%,新型農村合療參保人數5.9萬人,參保率100%;居民人口平均壽命72歲,其中男性72歲,女性73歲。
體育2011年末城鎮社區2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35%的村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全民健身運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佔到常住人口的14%,每年中小學定期舉辦體育活動2—3次。l廣播電視1998年9月開通有線廣播站到鎮60桿千米,鎮到村1500桿千米。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0.14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5%,全年公共電視播出時間24小時。l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2戶,人數212人,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4%,月人均198元,比上年增長1.4%;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2人次,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4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1人,支出7.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3人次,共支出2.01萬元,比上年增長84%,農村臨時救濟118人,支出3.2萬元,比上年增長5.1%。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820人,緊急轉移安置20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100畝,倒塌房屋340間,直接經濟損失81萬元,救災支出4.2萬元,比上年增長了10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11人,安置義務兵、士官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萬元,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3個。年平均銷售福利彩票40萬張。

旅遊


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整座山就像一隻翹尾東行的大蠍子趴在溝壑中,所以當地人形象地稱它為“蠍子山”,民間有“聚寶盆、福壽山,蠍子趴在盆中間”之說。2001年航拍洽川景區時,從沒來過洽川的拍攝人員開始還擔心在空中找不準福山,可是飛到這裡,一眼就看到一隻祥雲繚繞、活靈活現的大蠍子,他們馬上認準了這就是福山。
坊鎮福山
坊鎮福山
福山讓人稱道的,不僅是它獨特的造型,關鍵在於它的“三教合一,和睦相處”。在這座山上,供奉著佛教的釋迦牟尼,道教的老子,還有儒教的孔子,這種奇特的現象在我國十分罕見。
福山上有一組精美的古建築群,緊湊玲瓏,錯落有致,穿行其中,步移景換,回味無窮。福山古建築群,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至康熙六年(1667年)間,屢加修葺。清同治六年(1867年),前後殿和兩廡俱毀於戰火,光緒八年(1882年)進行了重修,恢復了原有的建築,並新建了三清閣、奎星閣、土地亭和奎星塔。現存的古建築群亭閣、殿宇、牌坊錯落有致,靈官、天王、佛祖栩栩如生,香煙繚繞,磬聲悅耳。這裡的簽很靈,方圓百里的群眾都到此燒香問卦,香火很旺。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24日,坊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