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水器
青銅水器
青銅水器,古人盛水的器皿。絕大部分是用於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稱為盥器。大致可分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種,可分成盤、匜、鑒、盉、盆、盦、皿和罐等八類。
盛水器。商吉時期宴饗用之,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盤盉相配,或盤■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戰國則多為盤匜相配。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亦盤古“洗”替代。商代以前盤用陶制商代早期出現了青銅盤,但為數不多,商代晚期才逐波羅的海充行。商代盤都是敞口、圈足、無耳,變化僅在口緣及圈足上。西周時期特別是西周中期,盤的形制變化較大,盤腹變淺,一般都增設雙耳,有的還有寬流和鋬手,有的在圈足下另加附足,以增加盤的高度。春秋戰國時期的盤,流傳和出土的數量較多,大體春秋早期與西周晚期的相似,春秋中期開始有較多的變化。
青銅水器
壺大都是容酒器,但也有汲水、注水和盛水的壺。缶有尊缶或浴缶之不同,尊缶已見前酒器,此為浴缶,亦有稱為盥缶。另有行缶,亦當是盥器,皆用以盛水,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