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胸

膿胸

膿胸是由病菌侵入胸膜腔,產生膿性滲出液積聚於胸膜腔內的化膿性感染。膿胸多發於青壯年。膿胸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膿胸典型癥狀為高熱、寒戰、胸痛、胸悶、咳嗽加劇等;慢性膿胸典型癥狀為低熱、食慾缺乏、貧血、消瘦、胸痛、胸悶等。膿胸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膿胸可能會引起縱隔膿腫、敗血症等併發症。膿胸的預后與發病性質、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胸外科或外科

病因


● 膿胸的常見致病因素如下:
● 肺部疾病,如肺膿腫、肺結核、肺癌、慢阻肺等。
● 胸部、肺或食管外傷、手術感染。
● 口腔疾病。
● 酗酒。
● 癲癇發作、昏迷。
● 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長期使用激素等。
● 胃部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等。

癥狀


● 如為肺炎引發的膿胸會出現高熱、胸痛、大汗、胃納差和咳嗽加劇等癥狀。
● 如果為肺膿腫破潰引起的急性膿胸會出現突發性的劇烈胸痛、高熱和呼吸困難,有時還有發紺和休克癥狀。
● 發生支氣管-胸膜瘺時突然咳大量膿痰,有時為血性痰。
● 慢性膿胸是急性膿胸轉化而來,可出現低熱、胸痛、乏力、消瘦、貧血、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活動時呼吸困難等癥狀。

檢查


● 懷疑患有膿胸時,需要做體格檢查、胸部X線、胸部CT、實驗室檢查、胸腔穿刺液檢查、肺功能檢查等進行診斷。

體格檢查

● 檢查患者有無發熱、呼吸困難等。

胸部X線、胸部CT

● 有助於診斷膿胸。

實驗室檢查

● 血常規:提示機體有無感染、有無貧血等情況。
● 痰色檢查:為診斷本病提供重要依據。

胸腔穿刺液檢查

● 是確診的主要方法。

肺功能檢查

● 檢查呼吸道的通暢程度,肺容量的大小。

診斷


● 醫生診斷膿胸,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輔助檢查。
● 病史:有肺部疾病史等。
● 臨床表現:高熱、寒戰、胸痛、咳嗽加劇、食慾缺乏、貧血、消瘦、胸悶等。
●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核左移,可見中毒顆粒,慢性期有貧血,血紅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降低。
● 胸腔穿刺液檢查:早期滲出液,繼而膿性,部分有臭味。塗片染色鏡檢可找到致病菌,進行培養可確定致病菌,葯敏試驗用於指導治療。
● 胸部X線檢查:早期X線同一般胸腔積液征或包裹性胸腔積液相像,合併有支氣管-胸膜瘺時有氣液平。慢性期胸膜粘連,患側胸容積縮小,肋間隙變窄,縱隔移位等。
● 肺功能檢查:慢性期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活量減低。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會出現發熱、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容易與膿胸混淆,這些疾病有氣胸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膿胸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 藥物治療
● ● 根據胸腔液結果,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一般採用聯合、足量、靜脈內全身給予。特殊菌種如結核菌、真菌、放線菌等應給予有效的抗癆方案和抗真菌治療。
● 手術治療
● ● 手術治療用於慢性膿胸治療。酌情選擇胸膜纖維板剝脫術、胸膜肺切除術、胸廓成形術。
● 其他治療
● ● 包括穿刺排膿、閉式引流排膿。

危害


● 如不積極治療,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還可能會引起縱隔膿腫、敗血症等併發症。

預后


● 膿胸的治療效果與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身體基礎狀況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改善預后。

預防


● 天冷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積極治療肺部感染等疾病,如果發生急性膿胸要遵醫囑積極治療,避免轉化成慢性膿胸。
● 戒煙戒酒。
● 避免接觸各種有害氣體。

參考文獻


● [1] 趙玉沛。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普通外科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李樂之,路潛。外科護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 [3] 劉玉村,朱正綱。外科學:普通外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