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證

陽虛證

陽虛證,中醫病證名。是指體內陽氣虧虛,以畏寒肢冷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

簡介


● 英文名稱:Yang Deficiency Pattern/Syndrom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八綱辨證

古籍摘選


● 陽虛則外寒。(《素問·調經論》)

名詞解釋


● 陽氣不足,失去溫煦推動,以畏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脈沉遲無力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陽偏衰,機體陽氣虛損,溫煦、推動、氣化等功能減退,出現虛寒內生的陽虛證,即所謂“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

病機析要

● 陽氣虧虛,機體失卻溫煦,不能抵禦陰寒之氣,而寒從內生,於是出現畏寒肢冷等一派病性屬虛、屬寒的癥狀。
● 陽氣不能蒸騰、氣化水液,則見便溏、尿清或尿少不利、舌淡胖等症。
● 陽虛水濕不化,則口淡不渴,陽虛不能溫化和蒸騰津液上承,則可見渴喜熱飲。

臨床表現

● 陽虛證一般表現為面色㿠白,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熱飲,自汗,小便清長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或沉數無力等。

臟腑常見陽虛證

● 人體常見心陽、脾陽、腎陽偏衰之證。
● 心陽虛:心之陽氣不足,虛寒內生。症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心區憋悶,舌尖涼感等。嚴重者心陽虛脫時,可兼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
● 脾陽虛:因過食生冷、外寒直中、誤用苦寒,久之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脾陽不得溫煦。症見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身體倦怠,大便溏泄,或肢體浮腫,甚則腹滿膨脹,舌淡胖,苔白滑,脈虛大或細弱。
● 腎陽虛:素體陽虛,或年老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過度,損傷腎陽。症見畏寒肢冷,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五更泄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