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葛森的結果 展開

葛森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院長

葛森,湖南省湘鄉市人,1958年1月生。199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徠1981年12月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結構力學及強度專業,1984年7月獲浙江大學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碩士學位。從1990年起,先後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飛機強度研究所(六二三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科技處處長,1993年8月任副所長,1999年10月獲西北工業大學固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11月任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常務副所長。2000年9月在中央黨校學習。2001年2月任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兼總師。2008年9月起任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院長。

人物經歷


飛機結構聲疲勞研究對於保證飛機結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六五”計劃開始,葛森同志就著手於“聲疲勞分析”與“阻尼材料應用”的課題研究。“七五”期間,航空工業部以“雜訊系統工程”為主體,開展了聲疲勞研究工作,葛森同志擔任“飛機雜訊控制與疲勞系統工程”和“飛機結構動強度專業組”兩項部級大課題組中四項重點課題的主管工程師,並負責該所承擔的聲疲勞分析及試驗技術研究與聲載荷譜編製兩項課題, 1987年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八五”期間他又負責高溫聲疲勞分析及試驗技術研究工作,並在短短几年時間解決了國產“強五”飛機、“殲八系列飛機”等多種重點型號的攻關任務,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特別是在“高溫聲疲勞分析及試驗技術研究”課題中,葛森同志針對當時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已進行多年這一事實,積極開拓適應中國國情的研究方法,改進試驗技術,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國家某重點型號飛機試驗中困撓人們多年的高溫聲疲勞問題,此項成果由於其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被評為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成就


徠十多年來,葛森同志從一名中層領導幹部成長為國防工業大型專業研究所副所長、常務副所長,再到所長兼總工程師、黨委副書記,其肩上的擔子在一天天地加重。而所里的產值也在一步步提高:軍品產值從不足千萬到 2001年的上億元,民品產值從零起步增加到目前的年產值5000多萬,職工人均收入從每年不足4000元到近20000元,有目共睹的這些巨大的變化都是與葛森的執著和努力分不開的。擔任所長后,葛森更是激情進取、開拓創新,在急難險重關頭,帶領全所幹部圓滿地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點型號試驗項目,受到上級機關的表揚,為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及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獲得榮譽


1995年被評為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首批青年研究員,1996年7月被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6年12月被授予“陝西省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傑出青年科技標兵”,1998年5月被共青團陝西省委和陝西省青年聯合會授予“第十屆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陝西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稱號,2001年1月又被國防科工委授予“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2年4月,又被陝西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04年1月被授予中航一集團優秀領導幹部稱號。曾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榮獲某型機首飛二等功及多項重點型號工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