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板鄉

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下轄鄉鎮

勐板是傣語(翻譯為水轉彎的地方)的諧音,位於永德縣西部,東經99°09`北緯24°05`,鄉政府駐地海拔1170米,距縣城40公里,距臨滄266公里,距昆明827公里。東與永康鎮相連,南與德黨鎮接壤,西與鎮康縣勐棒毗鄰,北與小勐統鎮相鄰。國土總面積218.3平方公里,地勢東西北三面高,向南傾斜,呈現出“一河三山一壩”的地形特徵,耕地51630畝,水田10447畝。全鄉轄10個村民委員會84個自然村156個村民小組,境內居住著漢、傣、彝、佤等17種少數民族。截至2020年11月1日,勐板鄉常住人口為23068人。

勐板鄉立體氣候明顯,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950米,年平均氣溫16-17℃,降雨量1200-1600毫米,全鄉主要河流為賽米河及勐板小河,尖山水庫除險加固完成、現已投入使用,森林覆蓋率達到70.9%。勐板的忙肺大葉茶是永德縣栽培型古茶樹的一張名片,使勐板有“忙肺古茶之鄉”之稱。

歷史沿革


勐板鄉照片
勐板鄉照片
西漢屬哀牢地、東漢屬永昌郡地、蜀漢、兩晉屬永壽縣地,唐南詔、宋大理屬永昌府,元屬鎮康路、明清屬鎮康洲(后易名永康洲),明國2年(1913年)屬鎮康縣,一九五0年解放初期隨縣隸屬保山專區,一九五三年劃歸緬寧專區(后易名臨滄)。解放初期勐板建立人民政府時,襲用舊名“西區”名曰“西區人民政府”轄區包括今鎮康西北的部分地域,共43個小鄉,至一九五0年八月西區改名為四區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將區政府遷至鎮康勐棒鎮,而勐板成立“紅旗人民公社”不隸屬“四區”而屬縣領導。一九六二年九月,農村體製作了大的變動,將勐板地域劃為兩半,以寨米河為界,河東劃歸德黨(怕掌除外)河西劃歸小勐統區。一九七三年一月重設勐板給人民公社,將原劃歸德黨和小勐統的地域歸為勐板人民公社所轄。一九八四年公社易名為區,稱為勐板區公所,轄九鄉一鎮。即:勐板鎮、兩溝水鄉、白岩鄉、梨樹鄉、戶涯鄉、後山鄉、水城鄉、忙肺鄉、新邊田鄉。一九八八年初又撤區建鄉,其轄地不變。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勐板鄉照片
勐板鄉照片
勐板位於永德縣西部,東經99°09`北緯24°05`,總控制面積為213.74平方公里,合320610畝,東與德黨鎮和永康朝陽辦事處接壤,南接勐汞鄉和鎮康縣勐棒鎮,北同小勐統毗領。東西橫距十八公里,馬路小道35公里;山區佔總面積的95%以上。

地形

資源環境
資源環境
勐板鄉地勢呈東西北三面高,向南傾斜。境內群峰林立,重巒迭嶂,勐板西部大尖山,海拔2507米,為全鄉的最高點;忙肺財壩尾海拔950米,為鄉境內最低點,其高差為1557米,鄉政府駐地海拔1170米。
全鄉總面積213.7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7米,最低海拔950米,立體氣候明顯,地形山脈呈南北走向,具有山多壩少的特點。境內以山地為主約佔95%,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森林面積112519畝,佔總面積的34.7%。森林覆蓋率為33%。2007年末有耕地44470畝,其中水田10850畝、旱地33011畝;有茶園面積22862畝,產量670.1噸;有核桃面積40207畝,其中:泡核桃面積36483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7987.4畝,鐵核桃面積3724畝,產量78.2噸。

山脈

境內棠梨山脈,三寶山脈三大山脈東西並列,南北蜿蜒,形成“三山兩槽、五河四面坡。”三寶山主峰大尖山(三寶山系)西面綠樹成蔭,涵積水源,山半腰以上盛產單歸、芹歸、小黑牛、蟲蔞等藥材;苤菜山,海拔2078米、主要蓄山草、忙海山脈從南到北有窩拖山、忙海山、祖害山(此三山植被較多),棠梨山脈西坡從長干塘以綿亘東、北磨石山北麓,森林覆蓋面較廣,水資源條件良好。

水系

勐板鄉境內主要河流有:賽米河、勐板河、南勘河、馬鹿塘河、後山河。賽米河發源於三寶山山脈北段的小勐統大西山北麓箐門口及南邦水,自北向南,在梨樹的老歐寨壩頭入境,縱穿勐板鄉腹地約18公里,在忙肺壩尾出境流入鎮康,流量為7.6M3/秒,灌溉著全鄉的大部分水田。勐板河:發源於大尖山北麓的兩溝水村,自西北流經勐板壩,在地界匯入賽米河,是勐板壩灌區的主要水資源。南勘河:發源於三寶山脈中段的水塘村,亦自西北流經硝塘壩,在佛樹壩匯入賽米河。馬鹿塘河:發源於勐板南部的列列箐,自南向北,流經卡房和大田寨,在新邊田村腳匯入賽米河。後山河:發源於老伙房水溝頭一帶,由南向北灌溉高田壩,匯入賽米河。

氣候

資源環境
資源環境
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主要受印緬海洋氣團的影響。因境內海拔懸殊加之地形複雜,形成了明顯的立體類型,其特點是:四季之分不明顯,乾濕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12.66攝氏度,最熱月平均氣溫22.23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1.1攝氏度(一九八六年六月六日)極端最低氣溫4.3攝氏度(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全年無霜期349天,初霜工期為每年的12月19日,終霜2月2日;雨量較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1180MM,其中7——8月降雨較多,佔全年的30%以上,每年5月進入雨季,10月為雨季末期,年平均降雨16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96個小時,風向多為南北風,風速2.3米/秒;氣候較為溫和,光質較好,大多數地區因冬春霜期短,適應一年兩熟。大春以水稻、包穀為主,小春以小麥、蠶豆、菀豆、油菜為主,小數地區因全年無霜期,可實現一年三熟,水稻可留植再生稻。

土壤

勐板鄉總控制面積213.74平方公里,合320610畝,常耕地面積43986畝,其中水田10788畝,佔耕地面積的24.5%,旱地33018畝,佔耕地面積的75.5%,林地15.6萬畝,其中森林面積10.58萬畝,森林覆蓋面積33%;草地面積710畝;荒山荒地1.07萬畝;水域面積55畝;其他面積10.92萬畝。
從1983年土壤普查得知,由於成土母系的不同,勐板鄉土壤類型垂直分佈大致情況是:西北部為石灰岩區海拔1300以下的為赤紅壤;1300~2500米為紅壤。東南部為砂岩區,海拔950~1300米為赤紅壤,2100~2500米為黃壤;2500米以上為黃棕壤。

自然資源


資源環境
資源環境
勐板鄉由於地理環境複雜,自然資源也較為豐富,至今以被人們認識和逐步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有:土地資源全鄉共有可耕種面積6-7萬畝,現以被利用4.3萬畝;水利資源:鄉境內河流縱橫,水位高低落差大,生產上已建成大小溝渠299條,可灌溉稻田面積1萬多畝和發展養殖魚鴨等;森林資源:全鄉境內有林地15.6萬多畝,分佈在大尖山,祖害山、磨石山、石佛山、前麻林、後山等地。礦藏資源:已探明和開發利用的主要礦藏有:石膏、石棉、白石(SiO2)、煤等;野生動植物資源:由於人口增加,亂砍濫伐現象嚴重,自然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雖近年來通過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生態水平有所改善,但至今尚存的野生動物已為數不多,許多野生藥用植物極為少見,只有在懸岩陡坡、箐深林密之地偶爾能見到少量的猴子、岩羊、麂子、刺蝟、黃鼠狼、野雞、白鷳等。大尖山箐、石佛山尖,上青塘後山岩、祖害山和前麻林後山箐等少有人跡的地方尚存少量小黑牛、馬鹿葯、當歸、川參、具母、天麻、白芷、馬蹄香等藥材。

行政區劃


全鄉轄10個村民委員會84個自然村156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


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
至2007年末,全鄉人口共27305人,農業人口26676人;其中大專文化180人;中學學歷6192人;小學12215人,未上學8718人。勐板是一個多民族的鄉,二OO七年末,全鄉有漢族20489人,少數民族共有6816人,其中世居少數民族有3個:佤族2352人;傣族732人;布朗族1239人。此外還有白族、彝族、苗族等族,傣族多分佈於壩區和沿河熱帶村寨,佤族和布朗族山區和壩區均有分佈,其中傣族有較系統的傣文,傣佤族中一起盛行“關門”、“開門”、“潑水節”;每當有喪事,均到緬寺院悼念(念經),如今勐板鄉少數民族孤居的村寨已不存在,均為普遍雜居,通婚開親。
根據永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勐板鄉常住人口為23068人。

政治


基層組織

政府領導班子
政府領導班子
一九五○年六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勐板下鄉,委任許光祿為中共西區(舊稱)區委書記。一九五三年發展首批黨員共6人,(景世華、高來娣、羅偉民、李文光、畢正武、沙文光),並建立臨時黨支部,黨支部書記景世華。幾經農村體制變動后,黨員已有大幅度的發展,現設有中共勐板鄉委員會,段慶安任黨委書記,鄭建增(常務副鄉長)、李鮮為副書記,高耀顯(紀委書記)、杜文龍(人大主席)、魯德山(副鄉長、武裝部長)、魯天華(副鄉長)、李桂蓮(副鄉長、女)、楊建周(派出所長)為委員。設有中共勐板鄉紀律檢查委員會,高耀顯任紀委書記,段永祥、李發茂為委員;建有黨支部16個,即:勐板村黨支部、兩溝水村黨支部、白岩村黨支部、梨樹村黨支部、怕掌村黨支部、戶丫村黨支部、後山村黨支部、水城村黨支部、忙肺村黨支部、新邊田村黨支部10個農村黨支部,政府支部、政法支部、農業支部、教育支部、衛生支部5個機關黨支部新農村指導員臨時黨支部1個。截止2007年末全鄉有黨員771名,設16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10個、農村黨員674名;機關黨支部5個,機關黨員93名;臨時黨支部1個,黨員7名。

經濟


農業產業化

勐板鄉在農業產業化方面,結合鄉情,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農民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堅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產業富民戰略,加快發展泡核桃、茶葉、甘蔗產業,著力培育紅花、膏桐、脫毒紅薯等新興產業,鞏固提升畜牧優勢產業。全鄉核桃種植累計達47207畝;其中:泡核桃面積36483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7987.4畝),鐵核桃面積3724畝;核桃年產量達103.4噸,實現核桃收入198萬元;茶園種植累計達22862畝,茶葉產量達670噸,實現茶葉收入1068萬元;甘蔗種植累計4606畝,產量2.2萬噸、收入418萬元;紅花1200畝、脫毒紅薯213畝,膏桐2130畝;草山建設累計完成3000畝,建成肉牛凍精改良(站)點,引進優良肉牛凍精品種4種,2007年畜牧業總收入1031萬元。

特色產業

核桃產業:有核桃面積40207畝,其中:泡核桃面積36483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7987.4畝,鐵核桃面積3724畝,產量78.2噸,收入達93.84萬元,人均創收35.18元。茶葉:茶葉即是勐板的一大特產,也是全鄉的主要經濟支柱,隨著社會發展,茶葉市場回升,政府注重引導農民多種茶、管好茶,並著力打造忙肺大葉茶,先後引進紫玉茶廠進駐忙肺村投資辦廠和引進雙江勐庫茶葉有限公司到勐板開發茶葉。據統計,全鄉茶園面積累計達22862畝,產量670.1噸,收入達2010.3萬元,人均創收754元,創下了勐板歷史新高。
甘蔗產業:為充分發揮勐板熱區資源優勢,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努力,先後引進勐堆、永康兩糖廠進入勐板開發甘蔗產業,政府決心把甘蔗產業作為全鄉當前及今後繼核桃、茶葉產業之後著力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據統計,全鄉蔗園面積累計達4606畝,產量2.2萬噸,收入418萬元,人均創收156.7元。
小甄酒:農戶用玉米、小麥等烤酒自飲或出售。它以味道濃醇而被受旅客的青睞,因製作過程精湛,每次只能烤酒3—6斤,由於製作過程中酒從罈子出後轉向通標冷卻激化才成酒,因而美其名曰“轉欄桿”。
戶丫水缸:戶丫村公所一些農戶,用採集到的石料加工成水缸、圓桌,其質輕便堅韌,產品供給周邊各鄉鎮,有少量遠銷保山、緬甸等地。

農村市場

農村市場
農村市場
勐板由於交通不方便、信息閉塞,農村市場主要以農副產品為主,市場流通方式主要是自產自銷,市場發展空間小,只局限於臨滄市內。截止2007年底,在我鄉農村市場上流通的80%以上都是農副產品和日常生活必須品,在今後的發展中,必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龍頭企業,不斷拓展我鄉的農村市場,使農村市場成為我鄉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健全與農業產生化相適應的市場流通網路,完善集貿市場,形成溝通城鄉、批零結合、專業與綜合配套的市場網路體系。
農村農產品市場在農產品流通方面,抓好農產品加工出口,實現農產品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開拓農村消費品市場,促進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順暢。要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勐板主要依託忙肺大葉茶品牌,增強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農村文化市場強化科普宣傳,逐步提高勞動者素質;發揮農村業餘文藝宣傳隊的作用,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挖掘、保護工作;繼續組織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切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文化


文物勝跡

蝙蝠洞
蝙蝠洞
蝙蝠洞蝙蝠洞因蝙蝠常在其洞棲身而得名。它位於勐板以西大尖山北麓的山崖下,形似地鐵通道,入口雙道,向西南走向約20米轉為總道,道徑大約2.5米,道壁石乳繁生,往洞內延伸約100米有一道清泉溢出流漏洞底(今以外引灌溉),再向里200米洞道狹窄,遊人難行。洞外亂石累累苔草叢生,每年春暖花開時節,是附近學校師生來此春遊光觀的好去處。
迭水箐瀑布
位於三寶山脈中端,水塘村腳的迭水箐瀑布,因經年沖淘,岩壁陡峭,水塘下寨小河水從近百米的懸涯飛流直下在岩階中濺起層層水花,開似縷縷銀髮順勢披掛而下。
石蛤蟆
梨樹村公所的菖蒲場村邊有一天然石蛤蟆,坐東朝西,直徑2米,前身露外,頭部酷似人工雕刻過的石蛤蟆。
白岩戴帽石林
位於白岩村公所的一片石岩,多為孤生的巨石,有的直徑數米,高10餘米,大小不一,每一巨石頂端均有一塊形似雨帽的斷石相扣,引人發趣讚賞。當地村民建房、鋪路取石都不毀損戴帽石林。
張浩寓所
今勐板鄉政府駐所,原張浩寓所,建於一九一三年間;一屋(正房)兩廂,約1200平方米。建造極為古樸優雅,為瓦木結構,場院鑲嵌方石密封,柱腳和穿方插桶頂端,整幢房屋結構嚴儉。
古橋銘記
位於勐板東北的南勘河土的南邦橋,建於道光28年3月(1819年)間。建橋發起者為當地伙頭李受,由88口富豪和中上層人揖銀50餘兩(稱功德銀),聘請劍川石匠所造,歷經一年的時間,一興造就,南北溝通。橋碑銘刻詩曰:山外青山路寨彎,高山流水響潺潺。東嶺西岫相聚會,石龍過渡萬石船。青山碧水歸真康,源泉汪洋出東川。天生地就石龍口,右來木橋換石磚。堤下連景詩幾句,右啟後人看石光。
勐板花橋
建於1925年間的勐板花橋,由外籍劍川石匠所造,橋頭雕龍刻鳳,橋型優美,遺憾的是今橋面已被人毀損。
攢開路
攢開路
攢開路
水城村公所的岩子頭自然村北端有一岩孔路道相傳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當時岩子頭初居人家,(開山破槽)村子北西儘是懸涯陡峭,無路可道行。於人們在岩石中尋找道路,發現岩中有一尺余的石縫,但是岩石很艱硬,有人就提出用火燒岩石,燒熱之後用水潑,再用工具鑿,大家硬是將岩縫鑿寬成為路,故而得名“攢開路”。
大園石碑
原江西籍,文曲村人張文洪之墓碑立於民國初年,墓地位於文曲村腳的大圓平掌。墓碑規模:長、寬高分別為2.8米,碑頭雕刻甚為精湛,雄獅仰望鴛鴦戲水麒麟狂奔,鳳凰高騰,雙龍抱柱,戰將執劍。可謂勐板碑墓之首。碑門一側有詩曰:勐板張公,志氣豪雄,待人豁達,治事忠貞,其人為“改土歸流”年間朝政務派赴勐板平亂之兵團總指揮。

交通


在交通建設上,全面完成小邦公路路基工程建設,同時啟動實施路面工程建設;加大村組公路建設力度,共開挖村組道路15條,2007年藉助甘蔗產業發展,新推村組道路40公里,特別是水城村改寫了無村組公路的歷史,通過多年努力,大部分村組公路相繼開通和改善,公路網路基本形成。

社會


醫療衛生

勐板鄉計劃生育服務所佔地面積260平方米,辦公用房面積270平方米;設有手術室、藥房、辦公室、B超室、康復室;開展的計生服務有計劃生育五術(人工流產、放取環術、引產術、男女絕育術),計劃生育手術併發症的一般診治及生殖健康服務,避孕藥具發放,管理統計;服務所擁有簡易手術床、黑白B超、醫療保健制氧機等醫療設備。
勐板鄉衛生院佔地面積3.5畝,醫療用房面積1102平方米;內設門診、住院部、防保婦幼、心電圖B超室、化驗室、辦公室、新農合辦、手術室、放射室、藥房、病房等。
截至2007年,10個村委會建有村衛生室10個,有村醫12人;民間亦有一批農兼醫的草醫,在防治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化教育

勐板中學教學樓
勐板中學教學樓
民國末年,勐板僅有幾所國民小學,學生廖廖無幾。一九五二年全鄉也只有全小2所,在校學生40人,村小5所,在校學生245人,教師14人;2007年底我鄉現有中小學校43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小學42所(完小10所,初小5所,教學點27個)。共有在校學生及在園幼兒3699人,其中:初中20個教學班1077人,小學104個教學班2337人,在園幼兒285人。初中毛入率98.54%,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25%。全鄉共有教職員工221人,其中專任教師178人,有教育經費開支的其他人員6人,職工2人,代課教師35人。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5.92%,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5.38%。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88.5%。全鄉有中學佔地面積22735m2,生均21.11m2,有校舍建築總面積8108m2,生均7.53m2,其中:框架結構1415m2,磚混結構6071m2,磚木結構622m2。有小學佔地面積134531m2,生均57.57m2,有校舍建築總面積18001m2,生均7.7m2,其中:框架結構1088m2,磚混結構6865m2,磚木結構7701m2,土木結構2347m2。全鄉現有中小學危房面積11161m2,佔42.75%,其中:B級1062m2,C級505m2,D級9594m2。全鄉中學共有圖書11700冊,有固定資產總值530萬元;小學共有圖書13027冊,有固定資產總值651.7萬元。全鄉村完小以上學校配有遠程教育光碟播放系統及接收系統,各配有計算機1台。教育事業的大發展,直接為全張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勐板鄉各族人民有著悠久的文化藝術史,“打歌”“跳擺”;笛子、蘆笙、弦、鑼、鼓等,解放以後,各民族人民為慶賀新生活而排演各種秧歌舞蹈,說唱節目。現全鄉有文體服務中心1個,新邊田村和勐板村組建有業餘文藝演出隊,每逢重大節日都組織文藝演出。各個完小和有的村寨逢年過節或農閉時還組織文藝聯歡匯演。

基礎設施

道路
道路
全鄉85個自然村已經實現通路,155個自然村通電、通電話,17個自然村通水,全鄉有290戶通自來水,有5713戶飲用井水。擁有電視機農戶3210戶,安裝有線電視的農戶有1045戶;安裝有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9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44戶。
全鄉有1個集貿市場。共有汽車32輛,農用運輸車131輛,拖拉機223輛,摩托車228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0208畝,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19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3畝。建有沼氣池農戶10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14戶;建有小水窖2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3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115戶居住鋼混結構住房;有9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49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住房的農戶13戶。

社會保障

發放低保
發放低保
勐板鄉關注民生,做好救災救濟、五保戶救助、低保、醫療救助、擁軍優屬等各項工作:1、2007年縣局下撥救災棉被156張,開出三聯票據156張,折幣12480元,享受農戶156戶。2、2007年縣局下撥大米23000公斤,已全部兌現給受災農戶;2008年下撥大米(含春節慰問)8375公斤,發放重災戶3250公斤,五保1875公斤,現結餘2500公斤。3、2007年縣局下撥滑坡搬遷經費2.67萬元,民房恢復重建經費5.7萬元,解決了100戶農戶的住房問題。4、2007年縣局下撥醫療救助款11900元,解決了8戶住院藥費困難的問題。5、城鄉醫療救助資金髮放情況:縣局(2006)6、46號文下撥醫療救助資金21500元;(2007)21號文下撥24100元,開具三聯單全部發放到患者家庭。6、滑坡搬遷、民房重建經費發放及使用情況:縣局(2007)22、50、77號文共下撥滑坡搬遷經費26700元,(2007)64、99、100號文共下撥民房重建經費57000元。滑坡搬遷經費一是用在忙肺村尖山自然村的滑坡點,在本村上下寨子支砌石擋牆10道,190.7立方米,投入資金15000元;二是用在文曲李家寨滑坡搬遷點,投入11200元解決了14戶搬遷戶資金不足問題;三是給勐板村勐板三組一戶建房補助500元。民房重建經費用於55戶民房災后建設,投入資金57000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鄉共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2751人,收繳參合基金22.751萬元,參合率達85.29%。較好推動勐板鄉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