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山港的結果 展開

中山港

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中山港

中山港,由中山縣(舊稱香山縣)縣長唐紹儀提出、並建於20世紀30年代前後,位於今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

倡議建港


從1929年2月開始,唐紹儀就多次向南京政府報告,以孫中山提到在中山縣唐家灣建設軍港的五個理由,闡述了建中山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唐的設想是在唐家灣的沿海地區,建設一座可泊五千噸至二萬噸位船隻的“南方巨大良港”,使巨輪不必停泊香港,直達國外,以維護中國的利益。與此同時,唐又提請南京政府,將無稅口岸,從香洲移到唐家和設立海關分關。
中山港[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中山港]
中山港[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中山港]

實施建港


1930年5月,南京政府批准了興建中山港計劃,並撥來十多萬元投資款后,唐就積極開展建港工作。
一是呈請西南政委會及廣東省政府,迅速派出高級人員進行探測港界。當時,兩個機關指派羅翼群、程天固和唐紹儀及一批工程技術人員,一起乘船勘察了唐家灣一帶海面,繪成圖表,完成定界任務。
二是在1931年12月,唐與荷蘭某治港公司,簽訂了測量第一期工程的合約。主要內容包括在前、后環建兩個大型深水碼頭;在前環“急流仔”經檳榔石至蛇州尾一帶,建避風塘和防浪堤;開闢從唐家鎮至前,后環的道路;在前環最高炮樓仔山,修建一座五十平方米的信號台。第一期工程如能完成,就可以開闢唐家至石岐、省、港、澳和南洋的貨客遠航班。由於中山港的建設聲勢大,在國內、外產生較大的影響。英國方面極表不安,恐奪去香港的地位,甚至有人稱中山港為“敵港”。
三是展開在海外僑胞中的宣傳工作,印發了《中山港建設大綱》,散發給港、澳同胞和僑胞,籲請支持和贊助。

中山港的衰敗


經過努力,中山港建成了簡易碼頭、信號台,通往前後環的交通公路也修整完備,石岐航班也開航了。可是,由於這裡流沙沉積較快,當時有許多技術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開支大,南京和廣東省政府又不積極支持,所以,在陳濟棠策動“徠兵變”倒唐后,中山港的建設工作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