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型脫髮

男性型脫髮

男性型脫髮即雄性激素遺傳性脫髮,是常見皮膚病之一。男性型脫髮主要發生於20~30歲男性,且好發於額,顳,頂部。男性型脫髮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雄性激素水平和遺傳素質這兩大因素有關。男性型脫髮的表現為髮際線逐漸增高,毛髮進行性減少,毛囊的微小化,頭髮逐漸變細變稀,脫髮區皮膚光滑,無萎縮,可伴有頭皮油脂分泌增加。男性型脫髮目前尚無滿意的療法。男性型脫髮會影響外觀,打擊自信心。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男性型脫髮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雄性激素水平和遺傳素質這兩大因素有關。

癥狀


● 男女均可發生,但脫髮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 男性主要發生在額、顳和頂部;女性發生在頭頂部,為瀰漫性。
● 髮際線逐漸增高,毛髮進行性減少,毛囊的微小化,頭髮逐漸變細變稀。正常的終毛毛囊轉變為毳毛毛囊,長出細軟的毛髮,到晚期則發生毛囊萎縮。

檢查


● 頭髮牽拉檢查
● ● 頭髮牽拉實驗陽性是指在頭皮的任何部位可不費力地拔掉2∼8根頭髮而無疼痛感。
● 內分泌檢查
● ● 了解體內激素水平情況。
● 其他檢查
● ● 查LE細胞、抗dsDNA或抗sm抗體、ANA免疫熒光等,有利於了解病因。

診斷


● 醫生依據臨床表現再結合檢查進行診斷。

臨床表現

● 男女均可發生,但脫髮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 男性主要發生在額、顳和頂部;女性發生在頭頂部,為瀰漫性。
● 髮際線逐漸增高,毛髮進行性減少,毛囊的微小化,頭髮逐漸變細變稀。正常的終毛毛囊轉變為毳毛毛囊,長出細軟的毛髮,到晚期則發生毛囊萎縮。

頭髮牽拉檢查

● 頭髮牽拉實驗陽性是指在頭皮的任何部位可不費力地拔掉2∼8根頭髮而無疼痛感。

內分泌檢查

● 了解體內激素水平情況。

其他檢查

● 查LE細胞、抗dsDNA或抗sm抗體、ANA免疫熒光等,有利於了解病因。

鑒別診斷


● 藥物性脫髮,與用藥有關,停葯後頭發可恢復正常生長。
● 內分泌脫髮,因機體各激素紊亂導致頭髮無光澤,瀰漫性脫髮。
● 老年性脫髮,毛髮逐漸脫落稀少,與白髮共存。
● 這些疾病也會出現與男性型脫髮類似的皮疹表現。若出現這些癥狀不能自行判斷用藥時,應及時就醫。

治療


外用藥

● 黃體酮,2~4%酊劑,外用,療程1年左右。
● 己烯雌酚,0.05%酊劑,外用,療程6~10個月。
● 各種糖皮質激素製劑。
● 米諾地爾,1%霜劑或溶液,療程3~6個月。

內服藥

● 螺內酯,療程1~6個月。主要用於腎上腺雄性激素增高的婦女患者(表現為硫酸脫氫表雄甾酮水平上升)。
● 口服避孕藥片(主要含雌性激素),按月經周期常規服藥,部分患者可減少脫髮。
● 環丙氯地孕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雄性素葯,在月經周期的第5~12天給葯。

手術療法

● 毛髮移植適用於脫髮範圍較小而又有適當供發區的男性患者。通常是把枕后和側頭部的頭髮向前頭部移植。

其他方法

● 為達到掩飾的目的,可戴假髮,或梳理成適當的髮型。

危害


● 男性型脫髮會影響外觀,打擊自信心。

預后


● 經治療后可改善癥狀,預后較好。

預防


● 本病病因不明,暫無有效預防措施。

參考文獻


● [1] 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2] 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 [3] 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