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

溫病學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也就是認識和防治溫病的學說。是一門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

簡介


● 英文名稱:Worm Disease (Stud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

名詞解釋


● 研究溫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中醫學。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溫病學是中醫臨床基礎的主要課程,在中醫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眾多醫家在溫病領域理論和經驗的總結。以溫病理論和方劑為指導,治療疾病的醫家被稱為溫病學派。

溫病學的主要內容

● 溫病是由感受溫熱邪氣而引起的以發熱為主症,易於化燥傷津的一類外感疾病的總稱。
● 溫病學主要研究溫熱類疾病的特點、範圍、分類、病因、辨證、診斷及治療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明確溫熱類、濕熱類、溫毒類、瘟疫類等溫病的總體特點,對不同病症的理法方葯融會貫通,靈活辨證施治。
● 對於代表性醫家如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等的原著,需要背誦相關原文,掌握其學術思想。

溫病學的特點

● 溫病學脫胎於《傷寒論》,張仲景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對溫病學辨證綱領的形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傷寒論》中的許多方葯在溫病學中得到沿襲。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張仲景的外感疾病偏重於風寒邪氣導致,因此歷代醫家不斷探索與創新其他外感邪氣導致的病症的診斷與治療,溫病學體系逐漸形成。因此溫病學與傷寒學有著緊密的聯繫與明顯的區別。
● 溫病學在嚴重的傳染性與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中,溫病學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禽流感等新發傳染性疾病中,溫病學亦大放光彩。隨著超級細菌、新型病毒的增多,複雜性感染患者的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甚理想,重新重視溫病學在熱性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是繼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馬健。溫病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