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晞

司馬晞

武陵威王司馬晞(316-381),字道叔,晉元帝司馬睿第四子,王才人所生。司馬晞過繼給武陵王司馬喆為嗣子,318年封為武陵王。官至太宰,但因被桓溫所忌而被廢。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司馬晞曾過繼給武陵王司馬喆為後,太興元年(318),司馬晞便受封為武陵王。咸和初年拜散騎常侍,后出任左將軍,再遷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咸康八年(342)與會稽王司馬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及尚書令諸葛恢並受晉成帝遺詔作顧命大臣。同年晉康帝即位為帝,司馬晞更獲加授侍中、特進,次年又領秘書監。永和元年(345),進位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和八年(352)遷任太宰。
司馬晞雖無學識,但有軍事才幹,喜好學習與軍事有關的東西,故為桓溫所忌,很想將他廢掉。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時任大司馬的桓溫廢黜晉廢帝,改立晉簡文帝。在當月就上奏誣陷司馬晞即將作亂,終廢去司馬晞及其二子的官職。不久,桓溫更派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馬晃自誣與司馬晞及太宰長史庾倩及著作郎殷涓等人圖謀造反,司馬晞於是被收付廷尉。隨後,御史中丞司馬恬在桓溫的指令下奏請誅殺司馬晞,但在簡文帝的堅持下,桓溫雖然再作請求仍不得要領,最終令司馬晞免於被誅殺。
司馬晞后被廢去爵位,與家屬皆流放至新安郡。
太元六年(381年),司馬晞逝世,享年六十六歲。晉孝武帝於是奉迎其靈柩並征還司馬晞被流放的家屬,又追封司馬晞為新寧郡王,謚號為威,並由其子司馬遵繼嗣。太元十二年(387年),孝武帝恢復司馬晞武陵王爵位。

家族成員


妻妾
應氏,武陵王妃。隨司馬晞流放,死於新安郡。
子女司馬綜,武陵世子,隨司馬晞流放,死於新安郡。司馬逢,出繼梁王,散騎常侍。隨司馬晞流放,死於新安郡。司馬遵,司馬晞三子,繼嗣。官至太保。

史書記載


司馬晞傳

武陵威王晞,字道叔,出繼武陵王喆【司馬喆】后,太興元年受封。咸和初,拜散騎常侍。后以湘東增武陵國,除左將軍,遷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康帝即位,加侍中、特進。建元初,領秘書監。穆帝即位,轉鎮軍大將軍,遷太宰。太和初,加羽葆鼓吹,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固讓。
晞無學術而有武干,為桓溫所忌。及簡文帝即位,溫乃表晞曰:「晞體自皇極,故寵靈光世,不能率由王度,修己慎行,而聚納輕剽,苞藏亡命。又息綜矜忍,虐加於人。袁真叛逆,事相連染。頃自猜懼,將成亂階。請免晞官,以王歸籓,免其世子綜【司馬綜】官,解子?逢散騎常侍。」?逢以梁王隨晞,晞既見黜,送馬八十五匹、三百人杖以歸溫。溫又逼新蔡王晃【司馬晃】使自誣與晞、綜及著作郎殷涓、太宰長史庾倩、掾曹秀、舍人劉彊等謀逆,遂收付廷尉,請誅之。簡文帝不許,溫於是奏徙新安郡,家屬悉從之,而族誅殷涓等,廢晃徙沖陽郡。
太元六年(381年),晞卒於新安,時年六十六。孝武帝三日臨於西堂,詔曰:「感惟摧慟,便奉迎靈柩,並改移妃應氏及故世子梁王諸喪,家屬悉還。」復下詔曰:「故前武陵王體自皇極,克己思愆。仰惟先朝仁宥之旨,豈可情禮靡寄!其追封新寧郡王,邑千戶。」

子嗣

晞三子:綜、逢、遵。以遵嗣。追贈綜給事中,逢散騎郎。十二年(387年),追復晞武陵國,綜、逢各復先官,逢還繼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