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灘鎮
磨灘鎮
磨灘鎮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東南部。東、北與旺蒼縣交界。南與蒼溪縣毗鄰,西與晉賢、王家兩鄉鎮相連。面積9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94畝。轄13 個村民委員會73個村民小組。總農戶3144戶,人口8724人(2017)。鎮政府駐地磨灘子,距元壩鎮21公里。地處河灘,灘中有一大石形似磨,故名。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建嘉陵縣王家壩區觀音鄉蘇維埃、白水區磨灘子鄉蘇維埃。觀音鄉蘇維埃,治觀音鄉百勝村境,轄楊家梁、大田灣、三青廟、高家溝、羅家院、田家溝6個村蘇維埃。1935年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后,鄉蘇維埃廢。1940年屬廣元縣王家鄉。1950年建觀音鄉,治觀音鄉百勝村境屬王家區。1953年白家、百勝兩村由田家鄉划入。因原駐地偏西,曾遷金包村境稻子榜、孫家壩、董家溝,到1957年始治定長青村境長青壩。1958年政社合一為觀音人民公社。1968年成立觀音公社革命委員會,代替了公社管理委員會,屬王家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撤銷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屬王家區公所。1984年政社分設為觀音鄉人民政府。1985年屬廣元市中區王家區公所。1986年屬市中區衛子區公所。1989年撤市中區衛子區公所,屬元壩區王家辦事處,1992年撤王家辦事處,將鄉政府主地遷磨灘子,改觀音鄉為磨灘鄉。1993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由小新鄉與磨灘鄉合併而成的新建制鎮。並改磨灘鄉為磨灘鎮。
磨灘是以第一產業為主的農業大鎮,盛產稻穀、玉米、油菜、大豆;副產藥材、水果;生豬、烤煙成為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增長點。
近年來,磨灘鎮在鞏固常規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了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節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比例。烤煙生產就是全鎮多年來農業調整結構的重點,18年的種植歷史,規模逐年擴大,現年種植面積達2500餘畝,產量達6300多擔,實現產值300餘萬元,走出了一條“種煙富民、創稅強鎮”的產業之路。糧食和生豬兩個大主產品進入了無公害化生產,糧食生產已列為全區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稻穀3033噸之多;生豬生產規模逐步壯大,品質優,年出欄生豬100頭、2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分別為 30 戶、20戶,生豬全面實現二元雜交。
經濟發展態勢看好。2007年財政收入329.8萬元,比上年增56.9萬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1870元,比上年增200元,增長5.4%;招商引資、糧食總產達254萬元和4734噸,增長13 %和4.6 %。
一是地理位置優越。地處蒼(蒼溪)、旺(旺蒼)、元(元壩)三縣交界,經濟活躍,交通通達,商賈雲集,有利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互動發展。
二是自然資源豐富。山多地廣,土地肥沃,全鎮土地面積 138000餘畝,其中山地草坡 2400多畝,(這些山地草坡85%的面積已植樹造林),可養水面6600畝。現有耕地 9094畝。全鎮主要農產品年產量分別為優質稻穀3033噸,油菜籽 870 噸,水果總產量187噸;生豬10327頭,禽出籠145300 羽,水產189噸。
三是交通便捷。王(王家鎮)磨(磨灘鎮)路、龍(龍王鎮)棗(棗林鄉)兩條主幹線在此互通,與12條平坦寬闊的村主要公路網聯一體;全鎮現有中巴客車6輛,重大型貨運車12 輛。一條磨灘河流域全鎮七個村。
農業基礎紮實。16.88公里的鎮公路將於2007年實現油路攤鋪;山塘水庫的蓄水和灌溉設施確保了6000畝農田的有效灌溉。近幾年集體和個人對農業的投入每年以15-30%的增幅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體系不斷完善;適用技術的引用和推廣已成農民的迫切要求和自覺行動;全鎮擁有耕整機、收割機、播種機 68台(套)。集鎮建設不斷加強。場鎮實現了河道的全面整治和綠化,境內新集貿市場正在積極籌備建設之中,街道內的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將逐年到位,並有一個5畝的客貨停車場;一套日總供水400噸的自來水設施;街區的水、電、路、汛、環衛、文化娛樂設施與民房構成一個環境優美,結構新穎,功能齊全的新型集鎮。
六是文化、衛生、通訊事業發達。境內現建有有線電視站、調頻廣播站和移動電信塔;到目前有線電視入戶1890戶,開通程式控制電話3688門;文化站各類藏書6000餘冊。教育事業形勢喜人,全鎮現有小學 2所,校舍面積2萬平方米(目前無危房),在崗教師78人,在校學生1300人。醫療衛生工作不斷改進,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院醫務人員5 人,病床 11張;另有農村衛生所 10 所,從醫人員 11個;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9420人,占農村人口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