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甫傳

申甫傳

《申甫傳》由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汪琬(1624~1691)撰寫。

所作原本六經,敘事有法,碑傳尤為擅長,“公卿志狀皆得琬文為重”,受到後世正統文士的推崇。

該專記事簡當不繁,代表了碑傳文的水平。

申甫傳


申甫,雲南人,任俠有口辨。為童子時,常系鼠媐①於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為戲。遂命拾道旁瓦石,四佈於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狸至,狸欲取鼠,亦訖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願也。”道人遂去。
明天啟初,甫方為浮屠,往來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道人瀕行,投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啟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戰甚具。甫遽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為浮屠學矣。
己而瘞②其書嵩山下,出遊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甫數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③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④京師,九門皆晝閉。於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知事急,遂言甫於朝。愍帝召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⑤,呼曰:“臣不才,願以死自效。”遂立授劉公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為參軍,而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⑥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於用車,卒不能辦。方擇日部署其眾,未暇戰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而會武經略滿桂敗歿於安定門外。滿桂者,故大同總兵管,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眾縋城出,未至蘆溝橋,眾竄亡略盡。甫親搏戰,中飛矢數十,遂見殺。於是權貴人爭咎甫⑦,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⑧。距甫死數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帥麾下營娘娘山,遇伏發,督將士殊死戰,逾一晝夜,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峰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 注 ] ① 媐(xī):嬉戲。 ② 瘞(yì):埋葬 ③見:被。④ 薄(bó):迫近。⑤叩首殿墀下:皇上召見平民,平民不能上殿,所以“叩首殿墀下”。墀(chí):台階。⑥窶(jǜ):貧窮。⑦ 咎:責備。解釋為推卸責任,以突出權貴們的無恥。⑧無理甫死者:申甫為國捐軀,應當有所封賞,現在卻沒人理會,就像白死了一樣。

譯文


申甫,雲南人,好為行俠仗義之事,口才很好。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曾在路上用繩子系著一隻老鼠玩耍。有一個道人路過此地,就教申甫戲耍老鼠。他叫申甫從路邊撿來幾塊石頭,四散擺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到四散的石塊之中,老鼠多次奔逃,都逃不出去。不久,一隻狸貓被吸引過來,狸貓想抓老鼠,也始終無法進入石陣,狸貓和老鼠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道人於是在申甫的耳旁悄悄地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八陣圖,小孩子你想學嗎?”申甫此時還小,不懂道人的話,當即回答說:“不想學。”道人就走了。
明代天啟初年,當時申甫已經做了和尚,在河南、山東一帶來往,在佛法上沒有什麼造詣。他來到嵩山,又遇見自己小時候見到的道人,就要求學習道人的法術,用對待師長的禮節侍奉他。道人臨走時,丟給他一卷書,就告別而去,不知到哪裡去了。申甫打開這卷書,看到書里講的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對車戰的介紹非常具體。申甫就留在嵩山,學習了一年多,不再鑽研佛學了。
不久,申甫把兵書埋在嵩山下,前往潁州,在潁州人劉廷傳處,做了他的門客。劉廷傳,原先是潁州的大俠,門下有幾百名食客,都喜歡談論兵法,然而沒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劉廷傳資助申甫,讓他前往京城。申甫多次拜見朝廷公卿,向他們介紹自己學到的兵法,然而始終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明愍帝即位,元兵從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門白天都關閉了。在這種情況下,庶吉士劉之綸、金聲知道形勢緊迫,就向朝廷推薦申甫。明愍帝在便殿召見申甫,用溫和懇切的言語慰勞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台階下磕頭,大聲呼喊:“我沒有什麼才能,願意以死效忠陛下。”愍帝就當即授劉之綸為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聲以御史的身份任參軍,而申甫任京營副總兵,然而實際上沒有給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讓他自己去招募士兵。過了三天,只招募到少量的兵員,都是城裡的窮人,不知道怎麼使用兵器,而申甫學到的兵法,是擅長車戰,倉促之間不能操練。申甫正要選個日子部署軍隊,沒有時間備戰。正當這個時候,朝廷里的權貴們都不熟悉兵法,與劉、金二人的很多意見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本來是個百姓,卻得到越級任用,就出主意讓他先出頭去抵擋敵人,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送來兵符,催促申甫出城迎戰,而正逢武經略滿桂在安定門外戰敗身亡。滿桂,原先是大同總兵官,是知名的老將,因為支援朝廷趕往京城,明愍帝正倚重於他。滿桂兵敗以後,京城朝野震驚,恐慌的情緒彌滿全城。在這種情況下,申甫不得已,痛哭,趁著夜裡帶著手下的士兵用繩子吊下城牆,出了城,還沒到盧溝橋,士兵就逃得所剩無幾了。申甫親自迎戰,中了數十支箭,就這樣被殺了。敗后,權貴們爭相把責任推給申甫,而且嘲諷劉、金二人不了解人。等到清兵撤退後,竟然沒人理會申甫戰死這件事。距離申甫死後幾天,劉之綸又分八路出兵,趕往遵化,獨自率領部下在娘娘山安營紮寨,遇見伏兵襲擊,劉之綸監督將士拚死迎戰,打了一天一夜,各路援兵沒有趕到,劉之綸也戰死了。

10年山東卷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人瀕行 瀕:臨近
B.客州人劉翁廷傳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師 薄:逼近
D.又長於用車,卒不能辦 卒:步兵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童子亦欲學之乎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B.遂言甫於朝 當其欣於所遇
C.金公以御史為參軍 以勇氣聞於諸侯
D.聽其召募 其皆出於此乎
11.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於甫失敗原因的一組是
①甫為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窶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術,又長於用車,卒不能辦
④權貴人俱不習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
⑥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申甫小時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過狸鼠的遊戲向申甫展示了八陣圖的神奇,兵打算傳授給他,但由於年幼無知申甫不願意學習。
B.申甫學佛不成改學道人所傳兵書,潁州大俠劉廷傳的叔伯門客雖然喜歡談論兵法,卻都趕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劉廷傳的賞識。
C.申甫到京師后屢遭挫折,后得到劉之綸、金聲等人的舉薦,被皇帝召見后授予京營副總兵的官職,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
D.在滿桂兵敗、朝廷遭遇危難之時,申甫親自帶兵上陣殺敵,身重數十箭。為國捐軀,最後卻沒有達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嘆碗。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4分)
(2)甫數以其術干諸公卿。常不見聽信。(3分)
(3)於是權貴人爭咎甫,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3分)
答案:
9、【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卒,通“猝”,倉猝。
【高考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易錯提醒】考查重點實詞“卒”的通假情況,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0、【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代詞,代指“八陣圖”;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是介詞,表對象,譯為“向”,介詞“對,對於”; C介詞,憑……的身份。D代詞,他,代指申甫;語氣副詞,大概。
【高考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易錯提醒】C項意義在翻譯上有略微不同,但屬於同一義項。
【備考提示】要把文言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能翻譯成同一個詞。聯繫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係。藉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備考需要夯實課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1、【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②④是說權貴人。⑥是申甫死後。
【高考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④是側面表現,如果不看清題干,容易誤選。
【備考提示】要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要注意從離中心最遠的開始排除。必須注意每一個句子和題干規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證關係。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讚譽的話可考慮。要注意題乾的要求,注意主人公、關鍵詞、“正面”、“側面”等詞語。
12、【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應該是被皇帝召見后,申甫非常感動,表示誓死為國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營副總兵的官職。
【高考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易錯提醒】認真將題肢與原文對照,注意時間的前後順序。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有個別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3、【參考答案】(1)申甫進入(隱居)嵩山,又遇到了過去小孩子時見到的道人,(向他)請求(學習)那本領,用對待師長的禮節侍奉他。(2)申甫屢次憑藉他的本領干謁各位公卿,一直不被聽從信任。(3)在這時掌權的權貴爭著責怪申甫,並且批評劉公、金公不能識別人(的優劣)。
【試題分析】(1)注意“復”,“故”,“乞”名詞用作動詞,“師”名詞作狀語。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數”“以”,“見”表被動。(3)注意“於是”古今異義,“咎”“譏”。
【高考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易錯提醒】“故”原來的,過去的。“見”表被動。“於是”在這時。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複詞。複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幹,注意句間關係。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於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後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