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黑龍江省5所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1959年創建的一所高職學院,前身為哈爾濱鐵路工程學校,主要辦學理念有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等。

基本概況


學院始建於1959年,前身為哈爾濱鐵路工程學校。2002年晉陞為高職學院,是黑龍江省5所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隸屬於世界500強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由黑龍江省教育廳與中鐵三局集團共建。2009年進入省級文明單位標兵,2010年成為國家百所骨幹院校首批建設單位。

軟硬設施


學院下設鐵道建築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計算機學院等5個二級分院,全日制在校生8797人,專任教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師381人。另有來自施工一線的技術人員、專家180人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學院佔地53.9萬m2,校舍29.1萬m2,紙質圖書52.8萬冊、電子圖書2933GB,教學設備8521萬元。擁有城軌、道橋、檢測3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國家級實訓基地。
在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其中11個省的錄取分高出當地分數線100分。2009年在本省錄取分超過本科三表80分。就業率年均90%以上。

學院建設


學院現為黑龍江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設施人才培訓中心”、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職業技能鑒定站、省測量工考核基地。
● 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
多年來,學院與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形成了“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合作辦學模式。2005年,與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聯合成立“高技能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雙方制定了《校企合作指導意見》、《校企合作實施細則》,企業全過程參與學院的教育教學工作。
學院在與企業合作中,已經形成了“雙培養主體”的人才培養特點,即學生培養“雙單位、雙區域、雙教師、雙身份、雙證書”。
學院先後與哈爾濱地鐵公司、廣州地鐵公司、中鐵一局軌道公司、中鐵三局集團公司、中鐵七局集團公司、中鐵四局集團公司、中建集團鐵路建設公司等企業分別開設了“訂單培養班”。按照企業提出的用人規格及時間要求,有針對性的設計培養方案,滿足了企業人才需求。
●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
在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基礎上,推行了“工學結合、能力遞進”的培養模式。全部專業實施頂崗實習培養。按照企業崗位任職要求,引入行業技術標準,適當增加現場急需的課程,開發了基於隧道、橋樑、線路、地下鐵道等施工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 實施“雙配製”教師掛職鍛煉
實施了“雙配製”教師掛職鍛煉。與中鐵三局牡綏鐵路項目、中鐵九局哈大客運專線項目、中鐵大橋局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天興洲大橋項目、中鐵七局哈爾濱地鐵項目等20多家公司的項目合作,實行“雙配製”教師掛職鍛煉:為項目的副經理、領工員、試驗員、測量員、隊長等技術崗位學院與企業1:1等額配置專任教師。現場技術員與教師共同履行崗位職責,鍛煉了教師又保證了工程安全、質量、工期、效益。項目部制定了《教師掛職鍛煉管理辦法》,學院制定了《關於專任教師“雙配製”掛職鍛煉製度》、《教師“雙配製”掛職鍛煉製度考核辦法》等規定和文件。中國中鐵每開工一個標段,從調研、工程複測、工程施工、概預算到竣工,師生均有機會全程參與。專業課由原來的一人承擔變為企業、學校多人共同完成。針對施工季節周期性安排現場技術人員來校或現場教學。
● 共建流動性實訓基地
高速鐵路技術專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專業與中鐵三局四公司、中鐵三局二公司、中鐵三局線橋公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哈爾濱鐵路技師學院
司等簽訂“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協議(工地試驗室)”。學院出半資組建工地實驗室,由雙方共同管理和使用。實驗室為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學院按半價收取試驗項目服務費,並承擔了學生的實習任務。
● 拓展社會服務功能
學院積極為企業承攬工程,僅在東北地區為企業承攬國家重點工程項目14個,資金總額30多億元。
先後參與了中鐵三局集團公司“長大無縫線路綜合施工技術”、“大深度高水壓條件下盾構管片背後注漿技術研究”等22項科技攻關項目。
學院面向企業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服務。先後承擔石太客運專線、瀋陽地鐵實驗室建設、南廣鐵路客運專線施工測量任務、哈大客運專線哈爾濱至拉林河段的交樁測量任務。
為總公司編寫了《測量工》、《橋樑工》等高、中級技師培訓教材和試題庫。連年承辦了總公司CAD大賽、測量大賽的培訓與比賽任務。
經過5年的實踐,企業更加離不開學校的人力支持、設備支持和技術服務。
● 推行二級管理
為解決教書育人兩層皮問題、拉近教書與育人距離,2008年學院在省44所高職院校中率先實行了二級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推進了教書育人一體化。
● 中國中鐵投入5000~8000萬支持學院創建國家示範性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