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小兒急徠性腎小球腎炎是一種兒科腎臟疾病。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以5~14歲多見,小於2歲少見,男性居多。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較多,主要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複合性腎小球腎炎。偶見於其他細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後,如病毒、立克次氏體、螺旋體、支原體、真菌、原蟲等引起的腎炎。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主要表現為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異常、神經系統癥狀等。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主要依靠一般治療、對症治療、其他治療和併發症處理。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不僅會影響腎臟功能,還可導致泌尿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積極有效治療后,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兒科、腎內科或內科

病因


● 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因如下:
● 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急性感染后引起的免疫複合性腎小球腎炎。
● 細菌導致,如綠色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流感桿菌等。
● 病毒導致,如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等。
● 其他病原微生物:立克次氏體、螺旋體、支原體、真菌、原蟲等

癥狀


● 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表現如下:

典型癥狀

● 血尿。
● 水腫。
● 高血壓。
● 尿量減少。
● 神經系統癥狀(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認知障礙、頸項強直)。

其他癥狀

● 全身不適、乏力、食欲不振、發熱。
● 頭痛、頭暈、咳嗽、氣急。
● 噁心、嘔吐。

檢查


● 確診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主要依靠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血清學檢查、腎活檢、腎臟B超等檢查。

尿液檢查

● 尿常規可見紅細胞,多為畸形紅細胞;75%的病人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小於3g,常見各種管型。紅細胞管型是急性腎小球腎炎的重要特點。

腎功能檢查

● 急性期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可有一過性氮質血症。

血常規檢查

● 白細胞正常或增加,輕度貧血,血沉急性期增快。

血清學檢查

● 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陽性率達50%~80%,C3濃度急性期下降,多在6周內恢復正常。

腎活檢

● 該檢查是明確腎臟疾病的性質和病理類型的重要檢查方法,對確定疾病的治療方案和判定預後有重要的意義。

腎臟B超

● 常提示腎臟正常或輕度增大。

診斷


● 醫生診斷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血清學檢查、腎活檢等進行診斷。具體診斷依據如下:
● 病史:發病前有鏈球菌感染史。
● 癥狀:血尿、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管型尿等。
● 尿液檢查:尿檢有紅細胞、蛋白和管型。
● 血常規檢查:外周血白細胞一般輕度升高或正常。
● 血清學檢查:檢查可見抗鏈球菌溶血素增加、血清C3下降。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 腎活檢:確定病理類型及病變的嚴重程度。

鑒別診斷


● 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血尿、水腫、高血壓等癥狀,容易與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混淆,這些疾病有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病毒感染后急性腎炎、急性腎盂腎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血清學檢查、腎活檢、腎臟B超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對於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治療主要依靠一般治療、對症治療、其他治療。

一般治療

● 急性期應卧床休息2~3周。
● 急性期控制飲食和入量,對伴有水腫、高血壓者適當限鹽。

對症治療

● 去除感染病灶,可使用青霉素治療。
● 減輕水腫:經控制水鹽入量仍水腫少尿的患兒,可用氫氯噻嗪,若治療效果不明顯,可使用呋塞米。
● 控制血壓:經休息,控制水鹽攝入、利尿而血壓仍高的者,均應給予降壓藥,常選用鈣通道阻滯葯。

併發症處理

● 若發生嚴重循環充血,應矯正水鈉瀦留,恢復正常血容量,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有肺水腫者,除一般對症治療外可加用硝普鈉靜脈泵注,用藥時嚴密監測血壓。對難治病例,可採用腹膜透析或血液濾過治療。
● 若發生高血壓腦病,可選用降壓效力強而迅速的藥物。首選硝普鈉,有驚厥者應及時止痙。
● 若發生急性腎衰竭,積極控制原發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腎損傷的可逆因素。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危害


● 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不僅會影響腎臟功能,還可導致泌尿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后


● 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積極有效治療后,預后良好。

預防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細菌感染,包括綠色鏈球菌、肺炎球菌等;病毒感染,如EB病毒等;其他病原體感染,如瘧原蟲、肺炎支原體、白色念珠菌絲蟲等。
● 加強體育鍛煉,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注意勞逸結合,每天可堅持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