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8條詞條名為李永勝的結果 展開
- 老紅軍
- 原內蒙古自治區東烏珠穆沁旗黨委書記
- 長春市公安局網路安全保衛支隊支隊長
- 河南平頂山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政協黨組書記
-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 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 山西省忻州市扶貧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
- 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 廣東依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海南革命烈士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 山西興縣副縣長
- 中國名醫疑難病研究所醫生
- 岳陽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原主任
- 五原縣人大黨組成員、副主任
- 包頭供電局黨委書記、副局長
- 武漢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 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
- 山東汶上籍烈士
- 攀枝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 營銷策略專家
- 廣東崇愛康復醫院業務院長
- 中共南京市委統戰部副巡視員
- 北京市門頭溝區市政市容委主任
- 仲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海口市環境衛生管理局局長
李永勝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李永勝(1963.12— ),男,漢族,陝西華縣人,博士畢業,現為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光明網特約評論員,馬克思主義原理學術帶頭人,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自然與社會辯證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應用哲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工程哲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工程史研究會理事,陝西省哲學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應用哲學與社會工程研究會會長,陝西省馬克思主義原理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價值哲學研究會理事。
1982—1986.7,西北政法大學政治理論系哲學專業本科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
1996—1999.5,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研究生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4.9—2009.3,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87—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副教授(1998.7― );教授(2011.1― );博士生導師(2015.6—)
1、價值哲學
2、馬克思主義理論
3、社會工程
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2013-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科學發展觀的方法論與價值觀研究”。
2、2015-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五大理念的制度實踐與美好生活的價值邏輯”。
3、2012-2015年,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工程實踐前沿的哲學問題及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
4、2011-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社科基金項目“體育在改善民生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出版學術著作十餘部,在《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哲學動態》、《自然辯證法研究》、《自然辯證法通訊》、《科學技術哲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國外社會科學》、《人文雜誌》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多次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1、《“三個代表”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三秦出版社,2009
2、《工程哲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工程演化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以人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探索》,人民出版社,2012
5、《農民工生活訪談實錄》,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3
6、《工程方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中國道路、中國智慧、中國精神與知識分子的責任擔當》,人民出版社,2018
1、領導幹部要講政德,人民日報(理論版),2018年3月29日
2、中國道路體現時代特徵,人民日報(理論版),2015年11月22日
3、創新旨在增進民生福祉,人民日報(理論版),2016年3月23日
4、科學的精神力量,光明日報(13版),2017年3月23日
5、順應時代潮流 共建美好世界,光明日報(01版),2017年12月2日
6、講黨性不講私情 講真理不講面子,光明日報(04版),2016年11月15日
7、科學文化與創新驅動,光明日報(13版),2017年4月13日
8、今天為什麼我們立家規,光明日報(05版),2017年7月11日
9、選擇性腐敗:講“規矩”有“原則”的腐敗,光明日報(15版),2017年7月4日
10、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光明日報(15版),2017年11月7日
11、紅船精神價值永恆 紅船初心歷久彌新,光明日報(09版),2017年11月17日
12、聚焦工程演化關注產業結構調整,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年第4期
13、社會工程學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重要範式,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第1期
14、加強工程創新與發展的思維和方法論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年第12期
15,學術評論呼喚批評意識,《中國社會科學評論》,2016年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社會科學總論》2016.3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