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樂器

一般按“八音”分類

中國古典樂器一般按“八音”分類。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中國音樂是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中葉之前,經歷了遠古、中古、近代三個時期。數千年的漫長歲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種和內涵豐富的體系聞名於世。

基本簡介


中國古典樂器一般按“八音”分類。
“八音”就是我國最早按樂器的製造材料來對樂器進行分類的方法,最早見於《周禮•春宮》,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ao)、竹”八類:
“金”類包括鍾、鈴、鎛(bo)、鏞、鐃(nao)、笙鍾、頌鍾等;
“石”類包括玉磬(qing)、、笙磬、頌磬、鳴球等;
“土”類包括塤(xun)、缶(fou)等;
“革”類包括縣(xuan)鼓、鞀(tao)、應鼓、搏(bo)拊(fu)等;
“絲”包括琴、瑟、築、箏等;
“木”類包括圄(yu)、柷(chu)等;
“匏”類包括竽、笙、簧等;
“竹”類包括簫、龠(yue)、笛、篪(chi)等。
這“八音”中的樂器,在後世被稱為“華夏舊樂”或“華夏舊器”,意思是指純正的漢民族樂器,主要是為了與外來的樂器有所區別。
在西漢的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大陸是出現了大量的“胡夷之樂”,如琵琶類、箜篌類、篳篥、羯鼓、羌笛等等,因為這些樂器也能夠按照“八音”分類法進行分類,而未重新發明新的分類法。
在唐代時的“驃國”(今緬甸)進貢了大量“驃樂器”,這些樂器用周制“八音”無法分類,故此,在仍然沿用“八音”的名稱之下,做了一些變化。據《新唐書•南蠻•驃傳》中記載,唐代“八音”將周制“八音”的“石”、“土”、“木”三類改為“貝”、“牙”、“角”,所以唐制“八音”為“金、貝、絲、竹、匏、革、牙、角”:
“金”類包括鈴鈸、鐵板;
“貝”類包括螺貝;
“絲”類包括大匏琴、獨弦匏琴、小匏琴、鼉(tuo)首箏、鳳首箜篌、龍首琵琶、雲頭箜篌;
“竹”類包括橫笛、兩頭笛;
“匏”類包括大匏笙、小匏笙;
“革”類包括三面鼓、小鼓;
“牙”類包括牙笙;
“角”類包括三角笙、兩角笙。

除此之外還有編鐘


編鐘在中國古代音樂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編鐘屬於變音打擊樂器族,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 .適合於演奏東方五聲音階的音樂。
不過,樂器總還是有娛樂的功能。在曾侯乙的“寢宮”里也放著一些樂器,這些樂器大概是用來演奏輕音樂的。曾侯乙墓一共出土了8種128件樂器,有人曾統計過,如果要演奏曾侯乙墓里所有的樂器,起碼要41個人。
實際上,在曾候乙墓中,陪葬了20名妙齡女子,年紀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也只有26歲。人們猜測,這些女子就是曾侯乙的樂隊成員。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有人說,曾侯乙本人可能也會演奏樂器,在心情愉快的時候,彈起樂聲悠揚的古琴。一個諸侯國王擁有如此多的樂器,人們因此猜測,曾侯乙是一個精通音律的人。
在曾侯乙墓的所有樂器中,編鐘是無可爭議的佼佼者,它在樂隊中的地位只有現代交響樂團中的小提琴可以相媲美,就像一位威嚴的王者,青銅編鐘曾經統領高雅音樂界,至少長達1000多年。
但是,這樣的特權並沒有維持到永遠。
在山東洛庄一個西漢早期的王公墓葬區,考古人員在一個陪葬坑裡,發掘出了一整套19件的編鐘,它們和普通的軍樂器混雜在一個坑穴里,完全沒有了曾侯乙編鐘的身份和氣勢,這套編鐘的鐘口有被挫過的痕迹,這是當年調音的方法,說明是實用鍾,雖然直到西漢早期,編鐘仍舊在鑄造和使用,但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了。
和編鐘相比,這個樂器坑裡最大的收穫是6套編磬,總計107件,比以往發現的西漢實用編磬的總和還要多。曾侯乙墓出土的編磬原件已經破裂,不能發出聲音,而洛庄發現的6套編磬保存得都比較完好,輕輕敲擊,就能傳出清脆的聲音。喬建中介紹說,中國人講“金聲玉震”,金就是這個鐘的聲音,玉震就是指磬的聲音,這兩種聲音合配起來,使得樂隊氣勢宏大。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用天然石頭做成的編謦用小木槌敲擊,音色清脆透亮,悅耳動聽,和編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由於中國古人把青銅叫做金,所以人們形容這兩種樂器是“金石之聲”,象徵著最高貴的樂器和樂聲。
從曾侯乙墓到洛庄漢墓,時間相距大約200多年,編鐘和編磬的組合已經出現了質的變化,編磬的地位和重要性似乎已經超過了編鐘,雖然今天還不能確定漢代編鐘編磬的具體作用,但曾經附著在樂器上的神聖感已經明顯減弱。
今天,仍舊殘留的原住民部落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最早的樂器和音樂生活。
原始音樂起源於人類的勞動生活,和先民的狩獵、畜牧、耕種生活息息相關:有一種叫骨哨的樂器,最初可能是作為聯絡的工具用於狩獵中,用陶土做成的陶鈴搖曳時發出清脆的聲響,而把獸皮蒙在空心陶管上擊打,就成了一面鼓。它們和塤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祖先創造的古老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還有一種古老的樂器叫磬,專家推測它來源於古人的生產工具。
東方樂器博物館館長應有勤介紹說,它的形狀跟古代的石犁、石鋤形狀很相似,那個圓孔是用繩子吊起來敲擊的,實際上,在古代就是在裡面插一根棒,用來鋤田、鋤地用的,後來因為它這個形狀,偶爾發現敲起來“噹噹當”的有一種美感,漸漸地不斷用來敲擊來感受那種美妙了。

箜 篌


從樂理上說,中國古樂一般使用五聲音階,叫做“宮、商、角、徴、羽”,相當於“1、2、3、5、6”,比現代通用的七聲音階少“4”和“7”的音。那麼,是不是中國的古樂器根本就不具備演奏七個音階的功能呢?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所所長喬建中認為,不能說中國沒有七聲音節,沒有這個事情。中國人是以五聲為主,這跟中國人的陰陽五行的宇宙觀確實有很大的關係,後來的“宮商角徵羽”變成了“金木水火土”,變成“東西南北中”,總之跟五行觀念有關。他介紹說,我們確實是以五聲為主,以七聲奉五律有一個規則,以七聲奉五律,就是說以七個音來為五聲音階服務的,那兩個音不是主要的,骨幹音是五聲的,有這麼一個習慣性的規則。
這個規則也許正符合了中國文化所崇尚的平緩、寧靜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因為以五個音階為主,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的音樂缺乏跌宕起伏的戲劇性,而顯得沉穩典雅。
但是,樂器本身卻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改變著面貌,當人類走出平等友愛的原始社會,特權階層把對權力的崇奉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像骨笛、陶塤那樣的簡陋樂器也就不再能登大雅之堂了。
樂器的種類開始增加了,質量也在不斷地改進。
根據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樂器就有大約70種之多。
著名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就是一個音樂家。
在他的理論體系中,音樂和禮儀規範處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彈奏樂器是培養高貴品德的重要途徑。據說孔子本人非常愛好演奏古琴,還能親自譜曲。
從此,古琴就被賦予了高於樂器本身的意義,它的身影一直縈繞在中國古人的音樂生活中。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我們能夠看到的、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琴有2000多歲的高齡,古琴的造型古樸大方,通體塗滿黑漆。
在後來的歷史流變中,古琴的樣式漸漸變得複雜起來。王鵬介紹說,造琴是要考慮到它的聲音特點、它的合理性,因此也會出現一些很多的造型,比如說蕉葉形,是根據芭蕉葉來設計的,像落霞式等等,都是根據一種對事物的想象而形成的一種造型。
琴的音色古樸沉著,是中國古弦樂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古琴演奏最特別的也許是對彈奏者的禮儀要求。在中國古代,琴是文人的專用品,彈奏前要沐浴,彈奏時必須懷著肅穆寧靜的心態,琴台上還必須燃上一炷香。王鵬介紹說,“琴者禁也”,是指彈琴的時候要禁止邪念,以求得一種修身養性的作用。
此時的樂器並不僅僅發出美妙動聽的音樂,更重要的是,藉助樂器,人們得以陶冶性情,甚至感悟人生和宇宙的深奧哲理。
在歷史悠久的武漢市,就有一座古琴台,這裡流傳著一個關於琴的故事。很久以前,在這裡,一個叫俞伯牙的人聽到了琴師鍾子期的琴聲,當琴聲演繹巍峨高山時,他感慨道:多高的山啊!當琴聲表現江河奔涌時,他又大聲讚美道:多壯闊的江水啊!鍾子期第一次遇到能聽懂自己音樂的人,十分感動,與俞伯牙結為生死之交,俞伯牙死後,鍾子期把琴摔碎,不再彈琴了。從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代稱。
就在離古琴台不遠的地方有一座2000多年前的樂器殿堂。
(圖)哨、陶鼓、陶鈴
(圖)哨、陶鼓、陶鈴
1978年5月,在湖北隨州,一項對中國古音樂史具有重大意義的考古發掘,帶給中國音樂以足夠的驚喜:墓葬的主人是公元前5世紀時,一個諸侯國的國王曾侯乙,在墓葬的中室,一間60多平方米的大屋子,象徵著墓主人生前的“殿庭”,中室的南壁和西壁呈曲尺形立放著一組青銅編鐘,它們整齊地掛在木頭的鐘架上,彷彿剛剛被埋入地下。這套樂器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驚人的成果,而且也是音樂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偉大發現。整套編鐘體積碩大,造型繁複精細,顯出磅礴大氣的王者風範。曾侯乙墓編鐘總重量達到5噸,一共有65件,分三層懸掛,其中最重的有203.6公斤,高1.5米,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套編鐘還讓現代人聽到了遠古的樂聲。
優美的音色,寬廣的音域,讓人們幾乎不能相信,它已經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從理論上說,曾侯乙編鐘不僅能演奏單旋律的樂曲,還能演奏和聲與復調手法的多聲部樂曲,也可以用來伴奏,而且,每一件編鐘都能發出兩個不同的音。編鐘演奏時,由三個樂工拿著木槌,分別敲擊中層三個組的編鐘,還有兩名樂工,分別撞擊下層低音甬鍾,可以配以和聲,或者烘托氣氛。
這套編鐘還反映了古中國人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藝。編鐘優秀的音質,源於合理的合金配置,青銅中錫、鉛含量的配比已經很符合現代的金屬學原理。
緊靠著北壁放著一組編謦,它們是用石頭做的樂器。靠東南角放著巨大的打擊樂器建鼓,而在編鐘和編謦之間還擺放了很多古老樂器,包括瑟、築、排簫、箎等……
墓室里還整齊地放著成組的禮器和名目繁多的飲食器,彷彿是貴族們聚會的場面。眼前的場面讓人覺得,這該是一個國王的音樂廳,展現了他生前宴請賓客時的場景,也描述了那個時代中國樂隊的場面。
按照中國古史書的說法,皇家和貴族的樂隊叫做“鐘鼓之樂”,“鍾”是編鐘,“鼓”就是建鼓。這是一個高等貴族才能擁有的樂隊,享受美妙的音樂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展現權力和威嚴。早在周代,樂器的擁有就被視為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有一種周代的青銅樂器獸面大鐃和龍紋鎛,通過表面紋飾,反映的也是上層貴族凌然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那個時代,對樂器的使用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喬建中介紹說,首先,皇帝享受要四面之樂叫“宮懸”,第二等級的人,就是諸侯,諸侯享受“軒懸”,就是說他享受三面之樂,他的樂隊不能四面,四面就是孔子講的所謂“禮崩樂壞”了。我們看曾侯乙墓面出土的樂器,它就是屬於諸侯這個系列的,是三面之樂。還有大夫,那是兩面之樂,士是最低一級的,就是知識分子這類,享受一面之樂。
當公元前202年西漢王朝建立時,遠古時代的禮儀已經變得陌生,人們演奏的樂器和音樂生活也因為新的秩序和理念而變得不同了。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套樂俑,是一個西漢的小型室內樂隊,他們由5個彩繪木製的樂俑象徵,其中3個是鼓瑟俑,2個是吹竽俑,鼓瑟俑跪坐,作鼓瑟狀,瑟橫放在膝前,演奏者的雙臂向前平伸,兩隻手的掌心向下。吹竽俑也跪坐,掌心向上,手中拿著的就是竽。
吹奏樂器竽和彈撥樂器瑟合奏,曾經風靡戰國到秦漢之際,叫“竽瑟之樂”,這套樂俑出土在長沙的馬王堆漢墓,它們的主人是西漢早期一個侯爵的夫人辛追。在辛追的墓中,還出土了竽和瑟的實物,絳色的竽,竽斗和竽嘴是用木頭做的,22根竽管則是用颳去表皮的竹管做成。
人們還發現了瑟,外形樸素大方,似乎沒有什麼精彩之處,但研究人員對它的弦進行科學分析后,驚奇地發現每一根弦都用了370根蠶絲扭結而成。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樂器,部分反映了西漢早年的樂器狀況。


從戰國到漢代,樂器的種類雖然變化不算太大,但人們在彈奏樂器時的姿態卻完全不同了,曾經的莊嚴肅穆被愉快和享受的風尚代替。實際上,曾侯乙時代那種嚴肅刻板的鐘磬之樂在漢代已經解體,尤其像編鐘這樣體積龐大、不便移動、演奏方式又比較複雜的樂器已不再受到人們的喜愛,取而代之的是樂舞百戲這類歡快活潑的綜合藝術,各種輕便的弦樂器和管樂器在樂隊中粉墨登場。
樂器開始貼近普通人的心靈,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在故事片《英雄》中,導演張藝謀特地安排了一場打戲,用一位盲人琴師彈琴作為烘托,最後琴弦破碎,象徵著格鬥的白熱化。實際上,真正的古琴演奏十分優雅,手指在琴弦上舞動靈巧而不失風度。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制琴大師王鵬介紹說,古琴的音樂風格追求輕微淡遠、中正平和,也就正合了儒家之正、道家之輕以及佛家之和,實際上是作為中國一種比較頂級的精神內涵的東西了。
深厚的文化含義還反映在琴的形制上,我們看到的這些傳世古琴的裝飾雖然各不相同,但在設計上都無一例外地反映了中國古人崇尚自然的傳統思想。
古琴的設計是一種崇尚自然的設計,這從古琴的形制和結構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比如說琴的最高點,就是樂山,樂山就是巍巍高山的意思,那麼高山之巔,就是水的起源,所以琴弦就可以看成是長長的流水,這就是高山流水,所以古琴的設計裡面,體現了水的這種情緒比較多,一滴水從空中滴落的時候會給人們一種通透的、清澈、圓潤的感覺。
今天的人們在休閑時,經常會選擇到茶樓喝茶。茶道表演一般還要有音樂伴奏,伴奏的樂器叫箏,據說箏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現代考古很少發現箏的實物,只有一些傳世的古箏。箏的外形看起來和琴有幾分相似,實際上完全不同,琴有7根弦,而箏弦的數目卻並不固定,但通常是13根弦,並且所有弦都有音柱支撐。
琴一般適合表現古雅、節拍比較緩慢的作品,而古箏更能表現激昂情緒的音樂。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所所長喬建中介紹說,古琴呢,是一個人燃一炷香,自己彈給自己聽,所以它從來不追求音量,不追求很花哨、很歡快的那種音。箏不是這樣的,箏只要是讓老百姓聽了以後能夠很激動,箏是給大眾聽的,所以琴和箏不一樣,在功能也不一樣,一個是自娛的,一個是娛人的。

古琴


據說,箏因為彈奏時發出“錚、錚”的音響而得名。箏的音色優美流暢,表現力強,低音部粗獷豪放,高音部慷慨激昂,既善於表現優美抒情的曲調,又能夠抒發氣勢磅礴的情緒。琴和箏,都是產於中國本土的古老樂器,在中國延用了好幾千年時間,至今仍舊被中國人喜愛。不過,在今天通行的不少中國民樂器,卻並不是中國古人的發明。
(圖)古 琴
(圖)古 琴
有一幅出土於唐朝墓葬的壁畫,向我們展示了當年樂隊的形象:樂工們聚精會神地操弄著各種樂器,管弦交響,金鼓齊鳴,場面十分宏大,各種樂器進退有致,搭配得體。有些是中國傳統的樂器——笙、箏、豎笛和排簫,而有些樂器的樣子卻比較陌生,在漢代的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中都沒有出現過。從漢代滅亡到唐代建立,有近40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古中國的樂器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麼,如此巨大的變化是怎樣造成的呢?早在西漢年間,探險家張騫前往西域各國,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一些外來樂器因此進入中原地區,從而使中國的樂器發展出現了重大的變革。
在變革中,笛和簫的演進最為明顯。
出土在河南的一個文化遺址里的笛子,已經有8000年的歷史了,它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有音階的發音器。喬建中介紹說,它就是人利用鷹的翅膀上那個比較粗的骨頭,然後把它挖成了很多按孔、吹孔,來吹奏音樂的。

古箏


一直到漢代,中國傳統的笛子都是豎吹的。喬建中介紹說,蕭過去都叫笛,我們早期的那個笛是豎吹的東西,到了漢代以後,是張騫通西域首先帶回來這個橫吹的笛子。
從唐代樂舞俑的姿態上,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笛子和簫的區別,笛子出現后,原來豎吹的樂器就叫做簫了。
笛聲是清脆的,彷彿清晨歡快的鳥鳴,而簫聲是悠遠的,彷彿月夜無形的清風。這兩種樂器都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傳統樂器,在中國文化中,它們早已不分彼此,而現代的中國人也早已忘記,到底哪種樂器曾經來自異域。
在人類歷史上,正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使得各個民族保持了不斷創造和更新的生機。漢代結束后,進入到紛爭不斷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的年代是文化交流的黃金時代,各種外來文化進入到古中國,帶來了創新的機遇。
中國樂器史上的重大變革產生了。經由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的樂器,在傳統的音樂生活中漸漸佔據了明顯的地位。
曾經有一個時期,不管是在上流社會,還是在民間,來自西域的樂器和舞蹈十分流行。不過,幾乎所有外來樂器一到了中國人手裡,都會被改造一番。
有一種樂器被取了一個中原名字叫“阮咸”。實際上,“阮咸”是漢代流傳下來的西域琵琶的變種,在漢時叫做秦琵琶,後來,在公元3世紀的西晉時期,由於名士阮咸擅長演奏這種樂器,所以就以他的名字改名叫“阮咸”。
之後,中國人又對西域琵琶進行了改造,樣式和“阮咸”已完全不同。
琵琶的名字其實就是指彈奏法,“琵”是指向外彈弦,“琶”是指向內彈弦。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千古名篇《琵琶行》中,曾對琵琶演奏作了無比生動和形象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語,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實際上,從唐朝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時的琵琶還沿用西域琵琶的彈奏方法,是橫著彈的,還要使用撥子,和今天中國通行的琵琶彈奏方式很不相同。喬建中介紹說,早期的琵琶是橫著彈的,橫抱琵琶半遮面,後來把它立起來,這個逐漸的一個過程花了1000多年的時間,唐代是600多年,那麼到了明代以後,才真正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專業舞台上的琵琶。這種琵琶有了品,用手彈奏。而唐代傳到日本的琵琶,現在日本人還用撥子來彈我們從中國傳去的琵琶。
經過1000多年的改造,中國的琵琶已經完全融入中國本土,成為最著名的中國樂器之一,考察中國的樂器史,唐代是不能忽略的時期。
在那個充滿活力和開放精神的年代,人們對外來文化始終抱著新奇和接納的態度。

琵琶


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引進和融合,中國古樂器在唐朝形成了前代所沒有過的五彩繽紛的局面。遺憾的是,保存至今的唐代樂器實物非常少見。不過,考古出土的唐三彩卻向我們展示了唐朝的伴奏樂隊:樂隊的樂器是一個大雜燴,有中國傳統的樂器排簫、笙、豎笛,也有傳自西域的琵琶、箜篌、橫笛、拍板。
琵琶在樂隊中處在領奏地位,箜篌源於西亞,從西域傳入中國,拍板從西北地區傳入,在樂隊中起控制節拍的作用。這種融合是唐代文化兼容並蓄的象徵。據《樂府雜錄》記載,唐朝時的樂器大約有300種。
今天,在日本還保存著少數珍貴的唐代樂器文物。
尺八,樂器里豎笛的一種,因為一般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後來成為日本的傳統樂器。但在中國,尺八卻早已消失了身影。實際上,唐代的不少樂器在後來的歷史流變中都被淘汰了,而沿用下來的一些外來樂器則逐步演進,最終成為地道的中國民樂器。
公元907年,在唐朝的首都長安城,唐朝最後一個皇帝唐哀帝被迫退位,唐朝滅亡,一個輝煌的時代結束了。但是,歷史的痕迹卻永久地印刻在了古老的土地上。
西安西南郊區的一個小鎮,傳說1000多年前的唐朝,安史之亂后,宮廷里的一位樂師流落到這裡,創立了一個集賢樂社,專門教導民間弟子演奏宮廷音樂。集賢樂社直到今天還在民間活動,樂社的成員都是農民,平時在家務農,樂社有活動時就聚在一起,他們的樂器大部分是祖輩傳下來的,彈奏技藝也是祖傳的,樂譜據說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這個絹制的樂譜傳自明代。
平日里拿慣了鋤頭鐮刀的手撫弄起古老的樂器,照樣中規中矩,人似乎也變得優雅起來。他們彈奏的樂曲被稱作“長安古樂”,長安古樂的演奏形式分座樂和行樂,座樂一般坐著演奏,演奏大套曲,行樂就是站著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常會奏一些短而優美的樂曲。古樂使用的樂器有十幾種,旋律由吹奏樂器表現,包括笛子、笙、篳篥等,打擊樂器有鼓、鑼等,而樂隊的核心是鼓。

阮咸


雖然這套古樂器代表的是古代宮廷中的高雅音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高雅漸漸走向民間,成為普通人平常的娛樂。今天的人們在觀賞京劇的時候,一般看不到伴奏樂隊,但從演員的唱腔中,人們就已經能感受到伴奏樂器的豐富表現力,無論是悲壯鏗鏘的情懷還是溫柔哀怨的情調,樂隊都能給予很好的烘托。
京劇伴奏樂隊的隊伍並不龐雜,一般只有七八個人,樂隊由拉弦樂器、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組成,這是經過長期摸索后的合理搭配。具有歌唱性的悠揚多情的拉弦樂器,鏗鏘有力、表現節奏的打擊樂器和擅長烘托氣氛的吹奏樂器,配合在一起,可以演奏出多種風格的伴奏樂曲。
從宋元時期開始發展的中國戲曲藝術,到明清漸臻成熟,深深影響了中國傳統樂器的發展軌跡。不少著名的中國民樂器都是在宋元之後逐步出現和成型的。
今天,在中國的樂壇上,有支融合了現代與傳統風韻的樂隊曾經在中國引起小小的轟動,女子們用傳統樂器演奏出現代的旋律,她們手裡拿著的樂器其實大部分並不產自中國本土,卻最終成為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樂器。
不過,用這樣的方式來演奏二胡,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可能有些難以接受。
二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猶如小提琴對於歐洲人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中國人都並不了解,二胡實際上並不是中原的產物,二胡的前身叫“奚琴”,最早是隋、唐時代一個叫“奚”的部落發明的樂器。喬建中介紹說,奚是一個北方的少數民族,是一個部落,據說我們早期是沒有這種弓弦類的樂器,一直到了唐代、宋代這才正式有記載,就是兩根弦的這個二胡,從宋代正式有了記載,也是應該說是一個中外文化融合的一個產物。
經過多次的改造,到了元代,這類樂器基本成熟,一種新型的中國樂器——弓弦類樂器誕生了,它們的主要功用是為戲曲、說唱、歌舞伴奏和參與某些小型傳統樂隊的合奏。
明清以後,二胡家族逐漸擴大,出現了高胡、板胡、京胡等等品種,二胡終於坐上了中國民樂器的頭把交椅。
明清時,中國民間樂器的隊伍基本成熟了。
歷經千年的吸收、創造、淘汰和更新,幾類樂器成為中國音樂舞台上最主要的角色,後來按照演奏的方法,它們被分為四種類型,以二胡、京胡、高胡等為代表的拉弦樂器;以琴、琵琶、揚琴等為代表的彈撥樂器;以笛子、簫、笙、嗩吶等為代表的吹管樂器;以堂鼓、銅鼓、排鼓、鈸等為代表的打擊樂器。

唐代琵琶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卻是另一幅景象。氣勢磅礴的交響樂隊正在逐漸形成,各種樂器和諧地演繹著越來越複雜的音樂,交響樂起源於宗教音樂,發自於人類對上帝的敬仰之情,因而充滿了激情和戲劇性。
而中國的傳統樂器仍舊沿著自己的軌道往前行進:
一隻古塤可以把人帶回遙遠的過去,琵琶奏出的樂句描繪了春天的大江上月光蕩漾的美好景象,二胡則最擅長抒發內心的哀怨和憂思……不同材質、不同音色的樂器,共同演繹著中國傳統文化含蓄、溫和的特有氣質。
在中國古代的士大夫當中,始終保留著古已有之的獨特的審美觀,有著千年歷史的琴樂,依舊是高雅生活的象徵,從宋元直到明清,君王臣僚、文人墨客,都涉足琴樂活動,或附庸風雅,或寄託情懷。
有一把古琴是被個人收藏,據說是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用過的,琴的造型古樸簡潔,渾厚圓潤,在背面還刻著3個字“旌賓鐵”,但究竟是什麼含義,人們至今沒有弄清楚。
各種各樣傳世的古琴有的是家族的祖傳珍寶,有的則是皇宮的藏品,它們已經不再是普通的樂器,而成為珍貴的工藝品。直到今天,古琴仍然在不斷彈奏著古老的音調。它蘊涵著中國古代文人文化的高雅和深邃,散發出獨特的憂鬱和高貴氣質,給生活在嘈雜之中的現代人帶來了難得的沉思和寧靜。
古人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為“金石之聲”,是官方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古代樂器主要有塤、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漢唐以後,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為中國音樂採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逐漸替代了中國原來的本土樂器。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得以樂器流傳,正式在“民樂”公眾中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
編鐘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鍾”組成,每一個鐘體上都飾有簡 單的獸面,內腔是空的。編鐘的編製有許多種類,東周時期的 編鐘以九枚一組的居多;較大的編製以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墓 出土的編鐘)為代表,共計六十四枚,分三層懸掛。
編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當時的鐘多為陶制;商代以後的編鐘多為銅製。
編鐘屬於變音打擊樂器族,發音類似鐘聲,清脆悅耳、延音持久 具有東方色彩,適合於演奏東方五聲音階的音樂。
編鐘在中國古代音樂中
(圖)中國古典樂器
(圖)中國古典樂器
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古箏是一種具有優美音色和豐富表現力的繁弦彈撥樂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秦代就盛行於今陝西一帶,所以又稱"秦箏"。
千古流傳的古箏,音色清越、高潔、典雅,委婉動聽,色彩華麗,富有神韻。輕拂宛如行雲流水,重掃勢若山崩濤嘯。它豐富的表現力既能細緻微妙的刻畫人們的內在感情,又能描繪動人壯觀的場面;無論是如泣如訴,還是慷慨激昂,或是高歌與吟唱它都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左手的吟、揉、按、滑、點等手法可充分的體現出箏韻的特色。古箏既是一種具有獨特風韻的獨奏樂器,又可參加合奏和伴奏,在國外被譽稱為"東方之鋼琴"。古箏大師婁樹華先生的不朽作品--古箏曲《漁舟唱晚》以它優美的旋律和古雅的音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聲譽,使古箏藝術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爭得了無尚光榮。
古箏不僅悅耳動聽,雅俗共賞,而且學彈容易,收效明顯,是一種非常容易被人們接受的優秀樂器。可以說,它有著廣闊的前程。我們應該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越性,進一步滿足和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使這枝古老的藝術之花繁榮昌盛。
由於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流傳,古箏在型制等方面形成了很多種類。有音色古樸、含蓄,韻味濃郁的十三弦仿唐絲弦箏;有音韻清新、流暢、發音靈敏的鋼絲弦箏;有間於前兩者之間的尼龍鋼絲弦箏;……以及在廣大樂改工作者的努力研究、試製下出現的轉×箏、蝶式箏、七音階箏等。當今最常被使用的是二十一弦S型箏。
據有關消息:台灣約有三十萬人在彈古箏。有的中、小學校還規定彈古箏是學生的必修課。姑娘出嫁用鋼琴陪嫁已經過時,而時興的是陪上一張古色古香的古箏,以示文靜、高雅。在曰本,中國的古箏早已成了曰本人民的民族傳統樂器之一,現有彈箏人五、六十萬。港、澳地區已興起了彈箏的熱潮,並且建立了專門教授古箏藝術的古箏院校和專門的古箏演出團體。新加坡就有很多邊工作邊參加演出的古箏演奏者,他們不計名利,發揚古箏藝術,振興華夏之聲。西方一些國家也相繼掀起了學箏熱,不斷地邀請我國古箏演奏家、理論家講學,傳授技藝。

參考資料


[1]花逸工坊 http://www.bloomingart.cn/redirect.php?tid=46&goto=lastpost&sid=0E91w9
[2]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38452d0100ayc1.html
[3]中國文明網 http://www.godpp.gov.cn/wmzh/2007-09/18/content_11183274_4.htm
[4]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13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