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書

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間的圖書

“橋樑書”(early chapter book)是介於圖畫書和純文字書之間的一種圖書類型,優秀的“橋樑書”具有針對兒童不同閱讀水平的顯著指向性。

歐美地區的閱讀分級發展的已經比較完善,而在台灣“橋樑書”的發展的也已經比較成熟。“橋樑書”有利有弊,有利於孩子們開始閱讀,但可能會折損孩子們深入學習的能力。

簡介


每個故事或童話在用字遣詞上都有周全的考慮;它的主題接近兒童的生活經驗,採取幽默有趣的童話故事形式,幫助孩子從喜歡閱讀開始,漸漸適應字數增多、篇幅加長的文字書,最後由“親子共讀”轉入“獨立閱讀”。在近幾年圖畫書閱讀熱潮之後,經過一些出版者和閱讀推廣人的介紹,“橋樑書”的概念正在悄然興起。記者日前就這一概念興起的背景,以及如何避免概念炒作與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

發展


與中國大陸市場相比,歐美的分級閱讀概念已經發展成熟,而台灣地區“橋樑書”的發展已有較長時間。台灣地區經過10多年繪本閱讀推廣之後,發現孩子的閱讀習慣雖有顯著提升,語文能力卻下降了,有些孩子已經到了高年級,主要的讀物卻依然停留在圖畫書階段,完全無法進入文字的世界。如何吸引孩子願意自己閱讀,甚至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循序進階到閱讀情節較多的小說,這些都是“橋樑書”設計的初衷。“在歐美國家和日本,因為兒童文學發展比較早,這個板塊的產品相當成熟,像美國哈珀柯林斯公司的《我能閱讀》、《青蛙和蟾蜍》就是很成功的作品,而日本也有《平底鍋爺爺》、《小狐狸的故事》等膾炙人口、長銷不墜的讀本。分析這些產品,很容易發現存在一些共通點:文字都在1萬字以內,頁數不超過100頁,文圖比例約為1:1或者1:2,文字淺顯易懂,句型簡短簡單,故事兼具趣味性和文學性,又能深入孩子心理,很容易一口氣讀完。”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表示,“‘橋樑書’作為概念是從西方來的。在童書相對發達的國家,有專門為孩子創作、準備這類書的,但目前國內還談不上,而且中文閱讀與西文閱讀本身也是有差異的。所以現在談所謂的概念、標準還為時過早,努力在實踐中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