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

植物病種

番茄早疫病又稱輪紋病、夏疫病,是由茄鏈格孢菌侵染引起的、發生在番茄上的植物病害。其最主要特徵是不論發生在果實、葉片或主莖上的病斑,都有明顯的輪紋,所以又被稱作輪紋病。果實病斑常在果蒂附近,莖部病斑常在分杈處,葉部病斑發生在葉肉上。

番茄早疫病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中國全境都有發生,保護地與露地栽培的番茄均可受害。發病嚴重時,可引起落葉、落果和斷枝,減產在30%以上。此病除番茄外,還能為害馬鈴薯、茄子和辣椒等。

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應採取種植抗病品種和加強栽培管理為主,配合化學防治的綜合措施。

病原特徵


番茄早疫病菌系茄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solani (Ell.etMart.)JonesetGrout.),屬半知菌亞門、鏈格孢屬真菌。

形態特徵

茄鏈格孢菌絲有隔膜和分枝,較老的顏色較深。分生孢子梗從病斑壞死組織的氣孔中抽出,直立或稍彎曲,色深而短,單生或叢生,有1~7個隔膜,大小為50~90微米×6~9微米。分生孢子自分生孢子梗頂端產生,其形狀差異很大。大多為棍棒形,頂端有細長的無色嘴胞,與分生孢子本體等長或更長,黃褐色,有縱橫隔膜,大小為130~300微米×12~20微米。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

生理特性

分生孢子通常單生,僅在培養基上作雙鏈生長。未見報道該菌有生理轉化性,但分離菌的侵染能力以及形態、培養性狀和對環境條件的耐性均有很大差異。病菌生長溫度範圍為1~45℃,適溫為26~28℃。在有水滴和溫度為16~34℃的情況下,分生孢子經1~2小時萌發,而在適溫28~30℃下經35~45分鐘即可萌發,一個孢子可產生5~10根芽管。

為害癥狀


番茄早疫病菌能侵害葉、莖和果實。
葉片被害,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圓形或橢圓形的小斑點,漸狀擴大,達1~3厘米,邊緣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輪紋。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有黑色霉,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害常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漸次向上蔓延。發病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完全枯死。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
莖部病斑多數在分枝處發生,灰褐色,橢圓形,稍凹陷,也有同心輪紋。發病嚴重時,可造成斷枝。幼苗常在接近地面的莖部發病,病斑黑褐色。病株後期莖桿部常布滿黑褐色的病斑,因此有“烏腳膀”之稱。
果實上病斑多發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縫的地方,形或近圓形,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也有同心輪紋,其上長有黑色霉。病果常提早脫落。
該病的病斑輪紋表面有毛刺不平坦物,這一特點與輪紋較光滑的番茄圓紋病有區別。

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附著在種子上越冬。菌絲在干葉中存活1年以上,分生孢子在室溫下可存活17個月。在受侵染的莖葉中也可形成厚垣孢子,在-31~27℃下可保持生活力7個月左右。翌年產生新的分生孢子,是初次侵染的來源。種子發芽后,其身上所帶的病菌首先侵染子葉,接著侵入胚軸並擴展到莖和葉片。土中病殘體上的病菌可直接侵入胚軸。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風、雨傳播,通過氣孔或傷口侵入,也有少數直接穿過表皮侵入。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
帶菌種子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有效媒介,灌溉水、農事作業和昆蟲也能傳播,特別是雨滴飛濺,把病菌帶到植株上,常引起下部葉片先發病,在條件適宜時,病菌侵入寄主后只需2~3天就可形成病斑,再經過3~4天,即可產生大最的分生孢子,引起多次重複的再侵染。

流行規律


氣象因素
溫、濕度與發病密切相關。溫度保持15℃左右,相對濕度在80%以上,病害開始發生。氣溫保持20~25℃,病情發展最快。露地栽培重茬地、地勢低洼、排灌不良、栽植過密、貪青徒長、通風不良發病較重。晝夜差大,相對濕度高,易結露,番茄葉片上常有一層水膜,利於病害的發生與蔓延。
寄主因素
該病多在結果初期開始發生,結果盛期病害重。此時植株營養大量向果實輸送,葉、莖光合作用產物含量低,因此易被病菌侵染。
管理因素
水肥供應良好,植株生長健壯病害輕。連茬地土壤中累積的菌量多,田間排水不良或種植過密,造成間濕度大;缺或糧田改種番后基肥不足,發病均重。

發病規律


病菌在土壤或種子上越冬,借風雨傳播,從氣孔、皮孔、傷口或表皮侵入,引起發病,病菌可在田間進行多次再侵染,結果盛期發病嚴重。在氣溫20~25℃,相對濕度80%以上或陰雨天氣,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澆水過多或通風不良地塊發病較重。

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
● ● 選育抗病品種。 
● ● 定植前結合整地施肥搞好田園衛生,及時清除病葉、殘枝和病果,並集中銷毀。 
● ● 加強裁培管理。施足基肥,適時追肥,或使用蔬菜專用肥,做到盛果期不脫肥,提高寄主抗病性。合理密植,及時綁架、整枝和打底葉,利於通風透光。保護地番茄重點抓生態防治,控制溫、濕度。露地番茄注意雨後及時排水,清除落葉、殘枝和病果,結合整地搞好田園衛生。重病田實行與非茄科作物2~3年輪作。 
● ● 種子帶菌,用52℃溫湯浸種30分。 
化學防治
● 登記的殺菌劑:苯醚甲環唑丙森鋅戊唑醇異菌脲多抗黴素代森鋅代森錳鋅等。具體製劑和施藥劑量為:4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125克/公頃,500克/升異菌脲懸浮劑450克/公頃,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250克/公頃,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克/公頃。以上藥劑用量均為有效成分用量,採用噴霧法施藥。 
● 種子處理。採用2%武夷黴素浸種,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拌種。 
● 日光溫室消毒。連年發病的日光溫室,夏秋季採用密閉日光溫室的方法高溫悶棚一周。或定植前密閉日光溫室后,按每畝用硫黃1.5千克、鋸末3千克,混勻後分幾堆點燃熏煙一夜。或採用45%百菌清煙劑熏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