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半個月亮的結果 展開

半個月亮

伊朗2006年巴赫曼戈巴迪執導電影

《半個月亮》講述在薩達姆·海珊下台後,伊拉克一位音樂家在尋找他的妻子的途中認識了另一位要去演出的音樂人Mamo和他的兒子。他們結伴同行,但旅行並不順利。那些在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周圍的國境地帶痛苦的的游牧生活讓他們體驗的死亡的危險。

劇情簡介


巴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表示拍攝此片十分艱苦,一方面資金缺乏,加上當局拒絕協助他拍攝。而另一方面,他不滿的是影片是伊朗、伊拉克、奧地利和法國共同出品,但明年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選卻要以伊拉克名義參加。《半個月亮》2006年在San Sebastian電影節上和法國導演Martial Fougeron的《Mon fils a moi》平分影展的最高榮譽“金貝殼”(Golden Shell Prize)最佳電影獎。2004年,巴曼·戈巴迪憑藉《會飛的烏龜》(Turtles Can Fly)曾獲得過這個獎項。另外《半個月亮》還同時獲得了2006年San Sebastian電影節的最佳攝影獎。
半個月亮
半個月亮

關於導演


巴赫曼·戈巴迪(Bahman Ghobadi)於1969年2月1日出生於伊朗班納,位於伊朗西北部的庫爾德人自治區,他自己是也是一名庫爾德人,十二歲時他的家庭搬遷到庫爾德人自治區的省會,戈巴迪在那裡學習並最終在伊朗廣播大學獲得電影導演藝術學士學位。
半個月亮
半個月亮
畢業后在大的電影製片廠工作一段時間后,戈巴迪轉而開始拍攝8mm的短片。他拍攝的紀錄片《霧中生活》(Life In Fog)獲得了無數的獎項與讚譽,他還作為伊朗大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參與拍攝了《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2000年他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片《醉馬時刻》,這也是第一部伊朗庫爾德人拍攝的電影。影片以伊朗古老游牧民族在現代環境下的生存狀態為主題,風格大氣寫實,曾經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他的長片《Nimeh Mah or Nwe Mang》則講述了庫爾德人區的一支樂隊的故事。影片的陣容彙集了伊朗電影界的許多大牌人物。而他的作品《會飛的烏龜》(Turtles Can Fly)講述了一個庫爾德村莊為了確定美軍結束伊拉克戰爭而努力尋找一個衛星電視天線的故事,獲得了2004年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高榮譽金貝殼獎。除了執導電影以外,戈巴迪還在伊朗著名女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的名作《黑板》(Black boards)中出演主要角色。他也創辦了自己的電影公司Mii電影公司。這是一個致力於伊朗多民族多文化的電影推廣的公司。
戈巴迪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獎后曾說過:“我願意把這個獎盃送給電影中的那些孩子們,獻給這個世界上所有庫爾德人,獻給伊朗所有為電影事業而獻身的人們。”

職員表


剪輯Haydeh Safi-Yari
製片人Simon FIELD, Keith GRIFFITHS
錄音Bahman ARDALAN
音樂Hossein ALLZADH
國家伊朗
出品Mij Films Co
導演Bahman Ghobadi
劇本Bahman GHOBADI, Behnam BEHZADI
主演Ismail GHAFFAR、Allah Morad RASHTIANI、Farzin SABOONI、Kambiz AR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