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思維

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思維

冷戰思維(Cold War mentality)廣義的冷戰思維指在冷戰期間在兩大集團對峙,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處理國家間關係,解決國際爭端的一種思維模式。

冷戰思維產生的基礎是資產階級狹隘的國家主權與利益觀念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套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其目的在於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與擠壓。

詳細介紹


廣義的冷戰思維

在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對抗與鬥爭中,社會主義國家也自然而然地認同了這些觀念與思維模式,從而使冷戰思維成為雙方共同認可的一種意識。總之,這種廣義的冷戰思維是冷戰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當時國際現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狹義的冷戰思維

指冷戰結束后,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的保守勢力妄圖建立單極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的一種意識與觀念,具體包括:1、對手思維,冷戰期間美國對外戰略的主要指向就是蘇聯,冷戰結束后,美國在全球失去對手,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所適從,急於樹立新的敵人。2、絕對安全,自身已經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了,仍擔心來自別國的威脅。3、不理解別國的安全需要,把別國對安全的追求理解為對本國安全的威脅。4、強權政治,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別國,不尊重其它國家和民族。5、用爭霸史、挑戰史來看待新興國家,將它的發展視作對自己的挑戰。6、推行漁翁戰術,總是挑起爭端,以從中漁利。這些方面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一切為了本國,無視他國的需要。目前的概念大多指狹義的概念。

新冷戰


烏克蘭危機可能引發的新冷戰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於2007年4月27日強烈譴責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指責這一舉動完全針對俄方。他還以“冷戰“時期的教訓警告說,這可能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專家說,隨著美俄在導彈部署問題上矛盾升級,世界可能已站到“新冷戰時代”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