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感徠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症伴休克。感染性休克多見於醫院內感染患者,老年人、嬰幼兒、分娩婦女、大手術后體力恢復較差者尤易發生。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見的原因是革蘭陰性菌感染,如腸桿菌科細菌、不發酵桿菌、腦膜炎球菌、類桿菌等;革蘭陽性菌也可引起休克,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等;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其病程中也可導致休克;有慢性基礎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白血病,燒傷,器官移植也可誘發。感染性休克可出現面色和皮膚蒼白、肢端濕冷、血壓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目前主要依靠抗感染、補液、抗休克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療。感染性休克可影響機體各器官、系統,影響其灌注,引起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甚至還會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晚期休克患者伴有嚴重酸中毒、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重要臟器衰竭者預后差。同時伴有其他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白血病、淋巴瘤、心或腎功能不全等患者預后差,病死率高。

就診科室


● 急診科、感染科

病因


● 感染性休克的最常見的原因是革蘭陰性菌感染,如腸桿菌科細菌、不發酵桿菌、腦膜炎球菌、類桿菌等。
● 革蘭陽性菌也可引起休克,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等。
● 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其病程中也可導致休克。
● 有慢性基礎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白血病),燒傷,器官移植也可誘發。

癥狀


● 多數患者神志清楚,但煩躁、焦慮、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手腳濕冷。
● 出現噁心、嘔吐、尿量減少、呼吸加快、血壓偏低等癥狀。
● 隨病情發展,患者意識不清、煩躁、脈搏細軟、血壓下降等。

檢查


● 懷疑患有感染性休克時,需要做血液檢查、尿常規檢查、腎功能檢查、心電圖、影像學檢查等幫助診斷和治療。
● 血液檢查
● ● 通過檢查血液了解白細胞計數、致病菌、血流動力學、電解質、腎功能等。
● 尿常規檢查
● ● 通過檢查尿液了解相關情況。
● 心電圖檢查
● ● 記錄人體心臟的電活動,幫助診斷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況。
● 影像學檢查
● ● 通過X線檢查了解心肺有無異常。
以上徠檢查不一定都做,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你的檢查,當然還有可能做一些其他的檢查,請你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

診斷


● 醫生診斷感染性休克,主要依據臨床癥狀、血液檢查、尿常規檢查、心電圖、影像學檢查等幫助確診。

臨床癥狀

● 多數患者神志清楚、但煩躁、焦慮、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手腳濕冷。出現噁心、嘔吐、尿量減少、呼吸加快、血壓偏低等癥狀。
● 隨病情發展,患者意識不清、煩躁、脈搏細軟、血壓下降等。

血液檢查

● 血常規:外周白細胞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瓶升高明顯、有核左移現象。
● 血氣分析:血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
● 電解質檢查:常有血清鈉降低、在有腎功能衰竭的時候,可有血鉀升高。
● 病原體檢查:有致病菌。
● 凝血功能測定:血小板和血纖維蛋白明顯降低、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血纖維丹霞降解產物明顯升高。
● 腎功能檢查有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尿常規檢查

● 尿常規檢查一般在正常範圍內,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時候,尿比重低,出現蛋白尿,鏡檢可見紅細胞、白細胞。

心電圖檢查

● 心電圖檢查可出現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影像學檢查

● X片檢查可有感染表現。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面色和皮膚蒼白、肢端濕冷、血壓下降等癥狀,容易與感染性休克混淆,這些疾病有低血容量休克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血液檢查、腎功能檢查、心電圖、影像學檢查等排出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感染性休克目前主要依靠病因治療、抗休克治療。

病因治療

● 病原菌未明確前,可根據原發病灶、臨床表現,判斷可能性最大的致病菌,選用強力的、抗菌譜廣的殺菌劑進行治療。
● 確定病原菌后,按葯敏試驗結果選用藥物,由靜脈滴入或緩慢推注。
● 為更好地控制感染,最好聯合用藥。為減輕毒血症,在有效抗菌藥物治療下,可考慮短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 及時處理原發感染灶和遷徙性病灶。

抗休克治療

● 補充血容量,擴容治療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擴容所用液體應包括膠體和晶體。各種液體的合理組合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恆定。
● 糾正酸中毒,改善組織的低灌注狀態,增強心肌收縮力、恢復血管對血管活性藥物的反應性。
● 應用血管活性藥物,調整血管舒縮功能、疏通微循環淤滯。
● 維護重要器官,應用強心藥物、維持呼吸功能、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維護腎功能、防止腦水腫、其他輔助性治療。

危害


● 感染性休克可影響機體各器官、系統,影響其灌注,引起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甚至還會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預后


● 晚期休克患者伴有嚴重酸中毒、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重要臟器衰竭者預后差。同時伴有其他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白血病、淋巴瘤、心或腎功能不全等患者預后差,病死率高。

怎樣預防感染性休克


● 積極防治感染和各種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如敗血症、細菌性痢疾、肺炎、腹膜炎等。
● 做好外傷的現場處理,及時止血,消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