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瑜
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
陳靜瑜,男,1963年3月出生。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普胸外科臨床工作,近年來開始從事肺移植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擔任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無錫市肺移植中心主任。國際心肺移植學會會員、國際肺癌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分會常務理事、中華器官移植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無錫市胸外科學組專業組副組長、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20年9月8日,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獎。
獲徠得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稱號。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副院長兼胸外科主任、無錫市肺移植中心主任。
2021年8月,“國內肺移植第一人”陳靜瑜教授在浙大二院開放接診。
時間 | 獎項全稱 |
2020年8月3日 | 入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推薦人選名單” |
2020年8月19日 | 入選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 |
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稱號 | |
2020年9月8日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獎 |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及2004年9月至2004年11月陳靜瑜先後兩次赴加拿大多倫多總醫院肺移植中心學習肺移植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回國后,在動物實驗成功的基礎上,2002年9月成功開展了國內第一例肺移植治療肺氣腫,至2008年12月已完成78例單、雙肺移植,居國內領先,開創了我國肺移植工作的新局面。術后近期效果接近國際水平。
2020年2月29日,陳靜瑜教授團隊歷經5個小時在江蘇無錫成功進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雙肺移植手術。
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了無錫市衛生局十五重大攻關項目《肺移植治療終末期肺病》、江蘇省衛生廳《改良LPD肺灌注保存液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國家衛生部《體外/非體外循環下序貫式雙肺移植治療終末期肺病》的課題,經專家鑒定認為填補了國內肺移植領域的多項空白,其中包括
徠1、率先在世界上研製並應用Raffinose-LPD肺灌注保存液使臨床肺的保存時間長達7小時45分,突破國內肺保存僅有4-6小時的限制,填補了國內該類灌注液的空白;
2、亞洲首例非體外循環下序貫式雙肺移植;
3、全國首例肺移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
4、全國首例單肺移植結合對側肺減容治療肺氣腫;
5、國內首次在一家醫院,利用同一供體同時完成兩例單肺移植手術,充分利用了目前相對緊張的供體; 6、與外院合作成功完成了國內第一例心臟室缺修補加單肺移植治療Eisenmenger 綜合症;
7、成功完成亞洲最大年齡72歲肺移植受體的肺移植並長期存活;
8、完成世界上第二例供體左肺移植入受體右側胸腔的肺移植。肺灌注保存液的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並已得到國家專利。
近六年來率領肺移植團隊先後赴國內的江蘇省、山東省、遼寧省、福建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北、廣東省、雲南省等主要三級醫院及醫學院附屬醫院推廣肺移植。2004年7月、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及2008年4月先後在無錫、武漢主辦了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全國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心肺移植會議。六年來在國際及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上進行肺移植的專題講座十多次,指導醫院同行發表肺移植的論著70多篇。申報者本人以第一作者發表了中華級論文20多篇,主譯了英文版的《肺移植》專著一本。2004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2006年榮獲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8年被選舉為全國人大代表。
最近5年來,全國共開展了122例肺移植,其中64例為在無錫人民醫院進行,並且患者的生存率均達國際一流水平,陳靜瑜正率領他的團隊努力在無錫打造中國肺移植中心。
2020年3月1日,無錫市人民醫院陳靜瑜團隊,完成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雙肺移植手術。據陳靜瑜團隊介紹,該新冠肺炎病例為男性,59歲,1月26日確診新冠肺炎。病人治療后,連續核酸檢測呈陰性,但雙肺功能已嚴重受損且不可逆。陳靜瑜團隊醫生劉峰告訴《緊急呼叫》,患者術前病危,曾發生失血性休克。術後患者已清醒,移植雙肺功能氧合良好,生命體征平穩。劉峰稱,切除的肺已送往江蘇疾控中心解剖,後續病理分析能幫助新冠肺炎病人救治。
國際心肺移植學會會員、國際肺癌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分會常務理事、中華器官移植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無錫市胸外科學組專業組副組長、中華器官移植雜誌編委。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建議國家層面《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儘快出台
陳靜瑜建議國家層面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儘快出台,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要求,明確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吸煙,保護公眾不受煙草煙霧危害。
陳靜瑜在建議中列舉了室內公共場所必須全面禁煙的理由:
一、煙草煙霧傷及無辜。大部分非吸煙者,尤其是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權和生命權受到侵犯,只有立法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才能夠保障所有人都受到同等的保護。
二、允許餐飲場所、娛樂場所、住宿場所、機場航站樓等室內公共場所設置吸煙區域,違反了《公約》及其實施準則。煙草煙霧中的顆粒物,85%是肉眼看不見的(直徑不到頭髮絲的百分之一),室內只要有人吸煙, 就不存在無煙區了。煙草煙霧中至少含有69種致癌物。科學研究揭示:暴露於煙霧中沒有安全水平,唯一能夠有效避免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的方法就是室內環境完全禁止吸煙。
三、公眾普遍支持室內全面禁煙。2017年2月,中國控制吸煙協會發布《10城市公眾對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態度調查報告》顯示,91.9%的被調查者支持室內公共場所100%禁止吸煙(支持者涵蓋了95.7%的非吸煙者、80.3%的吸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