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山西博物院的結果 展開

山西博物院

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汾河西畔濱河西路北段13號,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此後屢次更名。1953年起稱山西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8月10日奠基開工,200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博物院,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是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佔地168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總投資近4億元人民幣,珍貴藏品約40萬件(截止2015年9月)。館藏一級文物526311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9327件套(截止2019年)。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歷史沿革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民國八年(1919年)10月9日,山西博物院的前身——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在太原文廟成立。
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更名為山西公立圖書館。當時政府撥款修繕館舍建築,原館面積擴至9萬平方米。博物館成為圖書館的附設機構,館員13人,藏書也增至13萬餘冊。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8日,太原淪陷。山西省立民眾教育館隨之淪落日軍手中,幾經易手、更名,文物藏品遭受慘重損失。日軍接管省立民眾教育館后,將其更名為太原圖書館,附設於“山西文化保護會”,由日軍山岡部隊管理。之後又先後易手日軍舞兵團和山西陸軍特務機關代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2月,由山西陸軍特務機關移交偽山西省署。
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更名為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館。日軍從全省各地掠奪書籍、文物等以充館藏,並且將一些珍貴文物、書籍運至日本。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閻錫山委任王仲元為接收委員,恢復省立民眾教育館館名。經整理統計,有中外文書籍16萬冊,古物有史前暨商周秦漢等至明清各代名貴珍品9240件。
晉國霸業
晉國霸業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太原解放前夕,閻錫山將兵工廠設於民眾教育館館址文廟,博物館工作被迫中斷,館舍建築和藏品再遭劫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省立民眾教育館由人民解放軍太原軍事委員會文教接管組接管,更名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下設博物部,先後接收民眾教育管、省政府、太岳區移交及個人捐贈的大量文物,藏品總數增至13000餘件,圖書17萬冊。
20世紀50年代初,徵集回宋版“鼓山大藏”十餘卷,明版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明唐寅、董其昌等名畫五軸,離石漢左表墓畫像石十塊。從運城還收集回1890年前後落下的隕石標本,並徵集到趙鐵山、常贊春、董壽平家藏書畫數百種。
1951年,按照“以改造原有博物館為主”的方針,對原有陳列內容和藏品管理進行了改造和整頓,加強宣傳教育功能,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清除舊時代影響。
1953年9月,山西圖書博物館與太原文物館合併,更名為山西省博物館,人員編製增至70餘人。
1956年,山西省博物館按照地誌博物館模式陸續完成自然之部、歷史之部和社會主義建設之部的基本陳列,並對公眾開放。
20世紀60年代初,從北京琉璃廠等處購回了部分零散文物和敦煌隋唐寫經卷和名家書畫數十種,豐富了博物館藏品種類。李宗仁先生通過當時華北局和文化部捐贈傅山先生“錫予壽王詩”絹本十二條屏。馬林先生及其家屬先後捐甲骨片二百餘片,張筱橫先生捐一百五十二卷趙城金藏。
文化大革命期間,博物館陳列和藏品被列為“封資修”或“四舊”受到批判,博物館事業遭到破壞、艱難維持。
1971年11月,山西省博物館開始逐步恢復業務工作。
20世紀80年代,山西省博物館與太原電解銅廠密切合作,總計揀選文物一千餘件,搶救了大批珍品。其中有商代“速父戊卣”和西周“康生豆”等珍貴青銅器;從西周至明清歷代貨幣達三十餘噸,極大豐富了館藏古幣的數量和質量。錢自在先生捐獻珍貴文物一百一十件,其中元代顧安《鳳竹圖》軸、元代日本髪僧金繪《祗園大會圖》卷均為孤品。
1986年,建立山西省第一座國家級文物館。
1992年,山西省委和省政府,決定籌建一座現代化新館。
1997年,山西省博物館新館項目批准立項。
2001年,山西省博物館新館奠基。
2003年5月,新館展覽方案定稿。
2004年,新館建成,定名為山西博物院。同年8月,陳列設計工程啟動。
2005年1月8日,“晉魂”陳列在新落成的館址舉行預展。同年9月26日,基本陳列“晉魂”正式向公眾開放。
2006年5月,山西博物院承辦“2006中國博物館陳列藝術論壇”。
2019年7月27日,山西博物院分館——山西青銅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中國首家省級青銅專題博物館。

建築布局


山西博物院佔地面積1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0000平方米。總平面採用了中國傳統的軸線對稱的構圖手法,東西軸線為主軸線,南北軸線為次軸線。4層高的主館位於主次軸線的交會處,形成對稱的格局。4座角樓襯托著主館。主館4層方正規矩,逐層向外斜挑,體現了古人“如鳥斯革,如翚斯飛”的審美取向。主館的主題形象,被賦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徵豐收喜悅,“鼎”象徵安定吉祥。
外部空間設計採用傳統的院落組合手法,生成“太極中央,四面八方”之勢,融天、地、人、時空於一體,利用水池、疊水、雕塑、室外展品等景觀設計創造文化氛圍,中央大廳仿自應縣木塔。

建築特色


山西博物院主館4層方正規矩。
山西博物院外部空間設計採用傳統的院落組合手法。

陳列展覽


基本陳列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 歷史文化專題
專題名稱組成單元主要內容推薦藏品
文明搖籃遠古聖火山西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期文化遺存丁村人牙齒化石、三棱大尖狀器、凹刃刮削器
華夏直根山西已發現的距今7000至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彩陶盆、彩陶罐、土鼓
夏商蹤跡大夏之墟山西南部發現夏文化遺存(夏縣東下馮遺址等)、山西中部發現的“東太堡文化”以及白燕和游邀等遺址陶甑、繩紋出戟三足鼎、灰陶繩紋鬲
殷商重地垣曲縣古城南關和夏縣東下馮等地發現的商代前期城址、平陸和長子等地出土的青銅重器乳釘紋方鼎、寢孿方鼎、饕餮紋銅鼎
方國遺珍靈石、石樓、柳林和保德等地發現的商代晚期青銅器獸形觥、龍形觥、鴞卣
晉國霸業河汾驕子曲沃和翼城交界處的“天馬—曲村遺址”揭露大面積文化遺存,其中“晉侯墓地”出土文物上萬件,其中有銘青銅器上百件晉侯鳥尊、豬尊、鳥蓋人足盉
晉霸春秋“侯馬晉國遺址”出土文物變形獸體紋方壺、編鐘、晉叔家父盤
餘烈三晉戰國時期文物夔鳳紋鑒、三環蓋繩索紋環耳分襠鼎、鑊鼎
民族熔爐長城內外兩漢、魏晉、五胡十六國時期文物胡傅酒樽、四神染爐、雁魚銅燈
平城時代北魏時期文物石雕柱礎、木板漆畫、雜技俑
別都晉陽東魏北齊時代婁睿墓、徐顯秀墓和虞弘墓等出土文物銅牛車、辮髮騎俑、金飾
異域來風山西地區民族融合與中外交流成果玻璃碗、人物動物紋鎏金銀高足杯、虞弘墓石槨槨身
佛風遺韻北朝風貌北朝佛教藝術遺存程哲碑、釋迦立像、釋迦頭像
盛唐氣度盛唐佛教雕塑藝術遺存菩薩立像、菩薩頭像、白石彩繪文殊騎獅像
人間情懷山西社會文化藝術生活中的中國佛教藝術遺存鎏金准提菩薩像、淳化元寶、菩薩頭像
戲曲故鄉
百戲率舞
祀天娛人
歷代民間歌舞藝術陶塤、俳優俑銅鎮、社火表演磚雕——瓜田樂
根植生活
教化天下
根植於民間生活的戲曲藝術二十四孝人物陶塑、八仙人物磚雕
生旦凈丑
演繹人生
宋金元時期山西南部興起的雜劇藝術戲台及雜劇俑、金墓磚雕、坐樓殺惜
鏤影繪聲
鄉土風情
山西皮影戲皮影、皮影戲表演
明清晉商商履何匆匆山西商人的腳步
金融執牛耳清代晉商票號裕和德錢莊錢帖、平遙蔚泰厚記合約第貳拾叄號、平遙蔚泰厚匯總庄執照
庭院深幾許晉商會館和晉中各地的豪宅大院喬家大院、園林仕女圖款彩屏風、太獅少獅屏風
土木華章凝固音樂——古建築藝術山西古代建築藝術南禪寺大殿、佛光寺東大殿、永樂宮三清殿
古壁丹青——寺觀壁畫藝術山西古代寺觀壁畫諸菩薩眾、說法圖、千手千眼觀世音
神工靈光——寺觀彩塑藝術山西曆代彩塑藝術自在觀音、彌勒佛、二十八宿彩塑(8尊)
流光溢彩——建築琉璃藝術山西建築琉璃藝術醬黃釉獅子、三彩蓮蓬蹲獅香爐、琉璃雲罐
● 藝術專題
專題名稱組成單元推薦藏品
山川精英禮儀器玉琮、玉鼓、谷紋玉璧
佩飾器玉璜、獸形玉玦、玉馬
喪葬器綴玉覆面、玉蟬、玉豬
陳設器青玉鏤雕人物山子、青玉童子騎象、青玉佛手
生活用器青玉蓮花紋杯、獸首活環雙魚紋洗、青玉描金花瓣碗
翰墨丹青繪畫風竹圖軸(元·顧安)、桃竹錦雞圖軸(元·王淵)、起蛟圖軸(元·無款)
書法草書杜甫詩軸(明·祝允明)、行書池上篇軸(清·陳廷敬)、行書軸(清·祁寯藻)
方圓世界先秦海貝、東周方足布、無終”三孔布(S4698)
秦漢五銖銅範(S3079)、金餅、大泉五十
三國兩晉南北朝常平五銖、四銖(60B541)、漢興(63B499)
隋唐五代十國開元通寶(背孕星)、高昌吉利、開元通寶(隸書)
宋元通寶、大觀通寶(小平錢)、建炎通寶(楷、篆小平對錢)
遼、金、西夏、元千秋萬歲、大康通寶(銀錢)、貞祐寶券五十貫鈔版
明、清洪武通寶(背“濟”)、順治通寶(光背)、同治重寶(部頒樣錢)
瓷苑藝葩質樸的北方窯瓷器白瓷粉盒、白瓷褐彩牡丹紋盒、白瓷玉壺春瓶
絢麗多姿的彩瓷青花纏枝牡丹紋罐、霽紅玉壺春瓶、粉彩嬰戲圖碗

臨時展覽

展覽名稱展館展出時間
太行魂故鄉情——蘇高禮油畫藝術暨捐贈作品展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2014-09-30—2014-11-09
于非闇書畫展山西博物院四層書畫廳2014-09-28—2014-11-23
中國風——清代廣東外銷工藝品展山西博物院一層北臨展廳2014-09-05—2014-11-09
唯善呈和——萬德書畫作品展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2014-08-18—2014-09-18
新安畫派書畫精品展山西博物院四層書畫廳2014-07-11—2014-09-11
深山尋古木——旅美藝術家王滿晟作品展山西博物院藝術中心2014-07-05—2014-08-01
多彩中華·我們共同的家——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特展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2014-06-14—2014-08-10
印度的世界——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印度文物精品展山西博物院一層臨展廳2014-04-29—2014-08-03
婁東畫派書畫精品展山西博物院四層書畫廳2014-03-28—2014-05-18
騰躍——甲午馬年展山西博物院一層北過廳2014-2-1—2014-2-27

館藏精品


山西博物院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珍貴藏品約40萬件,其中一級文物400餘件(截至2013年12月)。館藏一級文物526311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9327件套(截止2019年)。
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此外,山西博物院的圖書館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基礎設備、設施完備,管理制度完善,院藏圖書計16萬餘冊,古籍11萬餘冊,其中善本888函、5043冊。
青銅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獸形觥:商代,高21.5厘米,長24厘米,1976年靈石縣旌介村出土。酒器,整體狀如蹲獸。前有寬流,下承高圈足。蓋前端為龍首形,與上翹的流口扣合為頸,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頸部起扉棱至蓋面中部;蓋後部作獸面,雙耳高聳;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後有獸首形鋬。蓋部以雲雷紋襯托兩個獸頭,器身則以三條扉棱為中軸組成獸面主紋,口沿下飾昂首卷尾夔龍紋,圈足飾夔鳳紋,均以雲雷紋襯地。三層花紋。商代晚期青銅器精品。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鴞卣:商代晚期,高19.7厘米,口長徑12厘米,短徑8.6厘米,1956年石樓縣二郎坡村出土。盛酒器,形如兩鴞相背而立。蓋為雙鴞首,環目,尖喙,彎眉,蓋中央置四阿頂方柱鈕,飾雷紋。腹作雙鴞身,子口微斂,垂鼓腹飾捲曲羽翼紋。身下為四爪,兩兩相背。蓋腹相合,兩鴞昂首背立。
陶、瓷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彩繪蟠龍盤:新石器時代,口徑40.5厘米,高8.8厘米,1984年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泥質黃陶,敞口,折腹,平底。內壁磨光,塗褐色陶衣,在其上以紅、白彩繪製蟠龍圖案。頭在外圈,圓眼,頭兩側突出如耳似鰭,張口露齒,長信外吐如麥穗。身向內卷,尾部在盤底中心,周身飾雙排鱗紋。該龍形實際以蛇為原型,綜合了許多動物的特徵為一體,表現出沉穩、神秘與威嚴,頗具禮器性質。屬廟底溝二期文化遺物。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彩陶罐:新石器時代,高45厘米,口徑35厘米,腹徑43厘米,底15.6厘米,1989年芮城縣金勝庄村出土。泥質紅陶,器表磨光。侈口,圓唇,短頸,寬肩,上腹突出,下腹內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繪以弧線和圓點等組成的花卉圖案。體型碩大,器形完整無缺。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典型遺物。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青釉托盞:北魏,通高6.7厘米,盞口徑9.1、足徑3.3厘米,托口徑15.3、足徑6.4厘米,1957年山西省太原市東太堡村出土。盞口微斂,圓弧壁,小餅足,足外撇,底略凹。托為淺曲腹,矮餅足,底內凹,施釉至下腹,托中心有托口。赭灰色胎,胎質較細。施青綠釉,密布大小不等開片。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青釉龍柄雞首壺:北齊,高48.2厘米,1981年山西省太原市北齊武平元年(570年)婁睿墓出土。盤口微敞,龍口銜唇,龍頸接腹,細高頸,鼓腹,與龍柄相對處有一雞首。兩旁各有三鈕,中間鈕下貼寶相花一朵;龍柄、雞首及六鈕下個垂束蓮、忍冬。腹部有棱,下貼四隻展翅鳳鳥。通體黃綠釉,有冰裂紋,釉面光亮,胎質略粗,呈淺黃色,質較堅。
玉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龍紋玉環:西周,直徑15.6厘米,孔徑6.8厘米,1993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63號墓出土。兩面相同,刻兩條蟠卷龍紋。雙龍首尾相追於渦旋線和捲雲紋之間。雙龍之間的空間刻有捲雲紋。紋飾皆以雙鉤技法雕琢,墓主人為晉穆侯次夫人。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龍鳳紋玉圭形飾:西周,長10.3厘米,寬3.8厘米,1992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置於墓主人腹部,已沁呈褐色。雙面刻有形制相同的鳳鳥紋和龍紋。鳳鳥有冠,彎喙,圓眼,展翅,尾羽上卷,蟠曲迴旋至鳳喙,鳳爪置於龍身;龍身蟠曲,卷鼻,臣字目,吻前有一穿孔,內嵌綠松石。紋飾多以斜切線和較細的陰線相配合的技法,勾勒雙線輪廓。
石刻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石雕柱礎:北魏,通高16.5厘米,底座邊長32厘米,柱孔直徑7厘米,1965年大同市石家寨村太和八年(484年)司馬金龍墓出土。其中一件柱礎為淺灰色細沙石質,方形底座,其上呈覆盆形,頂部高浮雕蓮瓣,中心有圓形插孔。周邊雕蛟龍穿行於群山之間。方座四邊淺浮雕忍冬紋和雲紋,方座四角上各有一圓雕伎樂童子,分別作擊鼓、吹觱篥、彈琵琶和舞蹈狀。柱礎底座四邊淺浮雕纏枝蓮,其間為伎樂人物。共出土4件,大小、紋飾略有不同,是漆畫屏風(木板漆畫)的插座。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石槨:北魏,高240厘米,長348厘米,寬338厘米,2000年大同市曹夫樓村太和元年(477年)宋紹祖墓出土。由109件雕鑿精細的青石構件拼裝而成。外形為懸山頂式殿堂建築,前設檐廊,面闊三間,一斗三升人字拱為所見最早。外壁雕多個鋪首銜環,內繪有舞蹈、奏樂人物。
書法、繪畫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張穆行書“水落江南天地秋”詩清:紙本,縱130.5厘米,橫50厘米。釋文:水落江南天地秋,西風吹子過東州。試開圖籍尋佳處,便命舟車作勝游。愛古探奇亦可憐,錦囊玉軸不作錢。擬須跂馬江頭路,日日望君書畫船。吉人姻世溝戊申二月張穆。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楊篤《<說文解字>序》四條屏之一清:紙本,縱168厘米,橫40.7厘米。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王含光仿沈周山水清:紙,縱292厘米,橫55厘米。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梁檀贈傅山山水清:絹本,縱79.5厘米,橫32.8厘米。梁檀精於繪事,臨摹古人山水、人物、花鳥、蟲魚。此幅作品曾為傅山所鑒賞。
雜項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無終”三孔布戰國:通高5.4厘米,重7.3克,1986年襄汾縣出土。首、肩、襠、足均為圓形,在首及兩足端處各有一圓孔,面文“亡冬阝”釋“無終”,今地在河北省蔚縣境。背文“十二朱,十三”。屬戰國晚期趙國鑄幣,無終為趙國的地名。三孔布是戰國布幣中最珍罕的品類之一。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山西省綜合性博物館]
侯馬盟書:春秋時期,1965-1966年侯馬市晉國遺址出土。在40多個祭祀坑內出土玉、石質盟書5000餘件片,絕大多數為圭形,最長者32厘米,另有圓形及不規則形。辭文多以硃筆書寫,少數為墨筆。文字可辨識者有656件,多則200餘字,少則10餘字。內容可分為主盟人誓辭、宗盟類、委質類、納室類和詛咒類等五大類。

舉辦活動


2014年5月31日,山西博物院舉辦“玩轉小長假”系列教育活動。通過展覽類、親子參與類、傳統節日類等不同活動的呈現,為觀眾帶來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小長假。
2015年3月5日,乙未年元宵佳節,山西博物院開放的“北美洲原住民藝術展”等文化展。
2015年6月13日,中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圍繞“保護成果、全民共享”的主題,山西博物院結合館藏文物及展覽,推出“動物變辨辯”、“動物會匯繪”青銅主題活動,讓觀眾換個角度去認識文物、欣賞文物進而呼籲大家保護文物,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文化活動


考古發掘
民國十九年(1930年)10月,山西公立圖書館與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合作,發掘了萬泉縣(今萬榮)漢汾陰後土祠遺址,后經整理舉辦了土陶器展。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山西公立圖書館與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研究所、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聯合發掘萬泉荊村新石器文化遺址,發現了廟底溝文化遺存,部分出土物入藏山西省公立圖書館。
20世紀80年代,山西省博物館與汾陽縣博物館合作發掘了隋代梅淵墓,發現並收藏了大量精美瓷器。
學術研究
● 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項目類別項目負責人起止時間項目成果
無酸包裝材料在紙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自立張慧敏2014-2016無酸包裝材料在紙質文物保護中的應用研究;《文物保護上幾種常用無酸材料的初步分析》
山西繁峙南關村宋金墓葬壁畫研究自立胡文英2014-2016《山西繁峙南關村墓葬壁畫藝術研究》;《山西博物院館藏墓葬壁畫保護與展存概況》;《水泉梁墓葬壁畫實驗塊的保護修復》
朔州水泉梁壁畫復原展示工藝研究省部級霍寶強2013-2014朔州水泉梁壁畫復原展示工藝研究;《中國古代墓葬壁畫異形支撐體製作技術探討》;《山西博物院館藏墓葬壁畫保護與展存概況》
宋金時期山西古瓷窯標本資料庫的建立與應用省部級李勇2013-2014宋金時期山西古瓷窯標本資料庫;《山西省盂縣窯瓷器裝燒技法探究》
山西博物院藏傅山書畫的保護修復研究省部級孫文艷2013-2014《傅山書畫紙張研究》
山西博物院藏金銅佛像的製作工藝研究省部級梁萍2013-2014山西博物院藏金銅佛像的製作工藝研究結項報告;《淺談漢地銅佛像起源發展及撥蠟法鑄造佛像工藝》(待發表);《對古代貼金工藝的粗淺認識》(待發表);複製佛像三尊
參考資料來源:
● 出版圖書
書籍名稱編著單位出版單位出版時間
碰撞·融合——長城文化展山西博物院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18年
靜觀——鄧石如書法藝術
山西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
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18年
陶冶三晉——山西古代陶瓷特展山西博物院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19年
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
山西博物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出版傳媒集團2019年
重要訪客
2005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來山西博物院參觀考察。
2005年10月20日,義大利重建共產黨總書記法烏斯托·貝爾蒂諾蒂來山西博物院參觀。
2006年4月22日,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等一行12人來山西博物院進行學術訪問。
2006年4月24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來山西博物院檢查指導工作。
2006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於幼軍等領導陪同下,來山西博物院視察指導。
2006年11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山西省委副書記金銀煥、副省長宋北杉陪同下來山西博物院參觀考察,指導工作。
2007年2月23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項懷誠來山西博物院視察。
2007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來山西博物院視察並參觀。
2007年9月7日,阿曼國家委員會主席蒙澤里一行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張寶順陪同下來山西博物院參觀。
2008年6月7日,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參觀山西博物院。
2009年3月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參觀山西博物院。
2009年4月6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攜夫人參觀山西博物院。
2009年4月1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視察山西博物院。
2009年5月7日,北京軍區原司令員李來柱參觀山西博物院。
2009年9月1日,國務院副秘書長兼國家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學軍參觀山西博物院。
2009年9月25日,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視察山西博物院。
2010年9月29日,馬里國民議會議長迪翁昆達·特拉奧雷一行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0年10月27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楊傳堂一行蒞臨山西博物院參觀。
2010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副書記王樂泉一行蒞臨山西博物院參觀。
2010年8月2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一行蒞臨山西博物院參觀。
2010年8月29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李玉賦一行蒞臨山西博物院參觀。
2013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率領北京市黨政代表團一行在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小鵬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3年5月23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孫春蘭為團長的天津市黨政代表團在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純清等領導的陪同下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3年7月2日,文化部部長蔡武,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一行蒞臨山西博物院視察指導工作。
2014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4年9月16日,山西能源博覽會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馬斯金教授和聯合國環境署前主席勞恩斯先生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5年4月17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5年10月11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一行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6年5月1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率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團一行在山西省政協主席薛延忠、太原市委書記吳政隆的陪同下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6年6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萬鄂湘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7年4月9日,泰國公主詩琳通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7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張春賢一行參觀山西博物院。
2017年9月5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攜夫人翁帆參觀山西博物院。

出版作品


專著
名稱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晉國史綱要》李孟存、常金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晉國史》李孟存、李尚師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晉國伯業研究》劉文強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7月
《晉國文化十八篇》衛文選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晉國人物評傳》李孟存、李尚師延邊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考古報告、論文集、圖錄
名稱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
《三晉文化研究論叢》三晉文化研究會學術部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太原晉國趙卿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
《天馬—曲村(1980-198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科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晉國奇珍—山西晉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上海博物館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4月
《晉國趙卿墓》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文物出版社2004年6月

榮譽記錄


2007年,《晉魂》陳列入選“2005-2006年度全國十大精品陳列”。
2007年,山西博物院榮獲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2013年,山西博物院被國家文物局授予“2013年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2014年4月,山西博物院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2014年在9月19日,山西博物院被命名為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
2016年4月,山西博物院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2016年5月,山西博物院入選“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示範單位”。
2017年3月,山西博物院公眾服務部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同月,山西博物院被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授予山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
2018年7月,山西省直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山西博物院“2017年度省直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2018年11月,山西博物院獲得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弘博獎·博物館國際交流榮譽獎”“弘博獎·最佳展示獎”。

服務指南


開放時間

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除夕、正月初一閉館(周一逢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常開放)。

票務須知

觀眾可提前3日(含當天)通過“山西博物院”微信公眾號點擊“參觀服務”分時段實名預約,每個預約單最多預約2人(每人都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每張身份證每天限約1次,請務必保存好預約憑證。

參觀須知

山西博物院每天參觀人數限額為3000人,瞬時觀眾量不超過1000人。觀眾需在預約時段內,出示本人身份證、預約憑證,並接受安檢、登記、測溫,均符合規定後方可入館參觀,超過預約時段需重新預約成功后入館,未預約者謝絕入館;如出現體溫異常(≥37.2℃),或有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的觀眾謝絕入館;
觀眾入館及參觀過程中須全程佩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間,請勿聚集,排隊、參觀請自覺保持1.5米以上間距。

講解服務

主館一層大廳總服務台提供中英文講解服務。講解內容為7個歷史專題基本陳列。

交通信息

乘865路公交車,山西博物院站下車;乘69路公交車,省博物院站下車即到。
乘6、602、803、807、831、845、866路公交車,漪汾橋西站下車,沿望景路南行約1000米即到。
乘1、38、611、618、809、813、822、818、848、855、859、863、308路公交車,迎澤橋西站下車,沿文興路北行約1000米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