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愴

惻愴

惻愴,讀音cè chu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哀傷。

詞目


惻愴

拼音


cè chuàng cè chuàng

出處與詳解


哀傷。
1、漢 荀悅 《漢紀·文帝紀論》:“夫 賈誼 過 湘水,吊 屈原,惻愴慟懷,豈徒忿怨而已哉!”
2、唐 李白《古風·秦水別隴首》:“揮涕且復去,惻愴何時平。”
3、唐 韋應物《送房杭州(孺復)》:專城未四十,暫謫豈蹉跎。風雨吳門夜,惻愴別情多。
4、宋 秦觀 《田居》詩之三:“辛勤稼穡事,惻愴田疇語;得谷不敢儲,催科吏旁午。”
5、清 錢謙益 《南征吟小引》:“而羽書之旁午,民力之凋敝,持籌蒿目,又迸逼於胸中。故其(袁可立子袁伯應)為詩曲而中,婉而多風,古人感懷諷諭纏綿惻愴之致,往往交驚雜作。”
6、清 黃鷟來 《秋日寄淮陰》詩:“西風吹鴻雁,惻愴多遠思。”
7、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述德故文體瑰偉,誌哀則文詞惻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