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桿

戧桿

[qiāng] [gān]

最早以前牌樓本無戧桿,它是和坊牆連在一起的。古代的坊門也不大,只要有坊牆的依託,風荷載足矣。

建築作用


最早以前牌樓本無戧桿,它是和坊牆連在一起的。古代的坊門也不大,只要有坊牆的依託,風荷載足矣。

建築歷史


宋代以後牌樓成了獨立的建築物,而且越做越大,這樣必然經不住北方強風的困擾。所以元代以後,尤其是明、清的木牌樓都有戧桿。戧桿最接近地面,所以不好保養,極易損壞。
地壇牌樓坐東朝西,正迎強烈的西北風,為增大風荷載,所以地壇牌樓的戧桿多達二十根,是北京牌樓中戧桿最多的牌樓。
清時地壇為禁地,民初設為"農林總局"。民國十四年(1925年)地壇被改為公園。牌樓的匾額題為"京兆公園",左右兩側的坊心改書為"建善"和"樂群"。民國十八年(1939年)又改為"市民公園",由於經費不足,地壇成了林場和農業試驗場,神庫改為警犬訓練所。
解放后,地壇牌樓因年久失修而拆毀。1990年政府出資重建地壇牌樓,新牌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因此不用戧桿。地壇牌樓又以全新的面貌風光在通往體育中心的主幹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