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豫劇團
四川省豫劇團
四川省豫劇團位於四川省廣元市,是四川省唯一的一家省級豫劇團。四川省豫劇團的前身是中華民國國軍胡宗南部成立於1948年6月的“建陽劇社”,隨軍入川,后又改名為“時代劇團”,1950年1月,劇團的陳松山和李玉山在成都市建立了河南豫聲劇社。
四川省豫劇團
1951年1月河南豫聲劇社巡演至廣元市,並從此紮根於此,先後改名為廣元群眾劇團和廣元市豫劇團。並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四川黨政負責人的關懷。
四川省豫劇團李向鋒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視和錄像機的普及,豫劇團逐漸衰落下來。“演出漸漸少了,以前喜歡看戲的觀眾都回家看電視了。劇場不演戲了,為了生存,改成錄像廳,放了好長時間的武打錄像。”說到這裡,老藝人馮玉煥難過得低下了頭。
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豫劇團的演員們依然沒有放棄舞台。“城市裡觀眾少了,我們就去農村演出,當時在農村,仍然有很多喜歡豫劇的觀眾。”為了推廣豫劇,演員們還走進社區義務演出,更時常到部隊為官兵們慰問演出。
豫劇團的艱難處境引起了廣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豫劇團在最艱難的時候排出了兩個叫好又叫座的大戲《陳世美喊冤》和《武則天外傳》。《陳世美喊冤》在成都錦城藝術宮公演的時候,引起了極大轟動,在海內外都掀起了一股重新研究陳世美的熱潮。
老演員馬和平告訴記者,兩個大戲劇的成功,讓豫劇團在1990年第一次回到豫劇故鄉河南參加了當地舉辦的戲劇節,後來《陳世美喊冤》還被上海電影製片廠搬上了銀幕,拍攝成了藝術電影。在戲劇最艱難的時候,豫劇團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得益於政府的扶持以及演員們在困境中的探索和堅守。
四川省豫劇團
劇場,是豫劇團的生命血脈。但是在“5·12”地震中,這座重新裝修不到一年的劇院卻遭遇了滅頂之災。“舞台正中的房頂全部塌下來了,觀眾席那邊的牆壁也倒塌了,整個劇院毀於一旦。更要命的是,劇院里投資上百萬的演出設備也被砸得面目全非,無法使用了。”回憶當時劇院的慘狀,團長楊謙仍然心有餘悸。
“我們的劇院在地震中被震成了D級危房,是必須拆除的。”團長楊謙介紹,劇院在舊城區,這裡有一大批豫劇的忠實觀眾,大家都希望在舊城區保留這座劇院。於是,楊謙團長開始向廣元市委市政府層層反映大家的訴求。很快,有了迴音,廣元市委市政府同意了豫劇團的申請,撥款150萬用於劇院的修復。
從戰火和坎坷中走過來的豫劇團,歷經“5·12”地震的洗禮,完成了一次浴火重生的涅槃。大型現代豫劇《娘》的成功成為豫劇團重新騰飛的起點。《娘》在成都首演三天,場場爆滿,無數觀眾在劇場灑下了熱淚。楊謙親眼看到不少學生在演出結束后,一邊哭一邊在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
對於《娘》的成功,楊謙頗有心得:“《娘》演繹了人間真情,母子情、夫妻情、婆媳情,是一出深度解構孝道文化的道德戲,演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楊謙說,創新是打造該劇的法寶。劇目好看,劇本是關鍵。《娘》的劇本體現了厚重的孝道文化、親情文化、感恩文化,能讓觀眾感動和震撼。另外,還在豫劇雅、細、精、深方面下了大功夫,不但大膽吸收和借鑒了現代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特長和優勢,又遵循了傳統戲曲特有的美學神韻。
四川省豫劇團
隨著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以及《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決定》的出台,四川省豫劇團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廣元是一座多元文化並存的城市,豫劇在廣元的保護傳承有聲有色,不僅進行了非遺保護,在災后重建工作中,選在廣元市新城區最好的地段規劃建設了大型劇場,目前該劇場主體已經完工。此外,豫劇的振興發展還列入了廣元的‘十二五’發展規劃,有相應的扶持政策。”說到廣元市委市政府對豫劇團的扶持,楊謙如數家珍。
劇團一直在市場化的方向上努力,《娘》在成都的首演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幫助,企業做經濟後盾,藝術院團做演出實體。這次《娘》在成都公演,就獲得了廣元宏浩恆大房產和中國移動廣元分公司的贊助。通過這樣的運作模式,劇團既是劇目生產者,又是劇目經營者。變被動等待為主動接觸,變坐等市場為主動培育市場。”
對人才的引進和青年演員的培養是劇團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給了劇團很多扶持,專門為劇團引進人才提供編製、生活等方面的優惠條件,這次《娘》劇目中的兒媳扮演者李向峰就是劇團剛剛從河南引進的優秀人才。接下來我們還考慮利用現有編製引進中戲豫劇演員班的演員,同時大力培養團里的年輕演員,更要整合河南豫劇界的優秀人才,不拘一格吸納各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