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鹽

從井水中提取的鹽

歷代所食鹽主要有:海鹽、池鹽(湖鹽)、井鹽、岩鹽(礦鹽)。四川井鹽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享譽世界的大英縣卓筒井創始於北宋慶曆年間,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國鑽探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井鹽科技史》等著作皆稱其為“世界石油鑽井之父”,“開創了機械鑽井的先河”。

歷史資訊


井鹽
井鹽
四川鹽業從鑿井、汲鹵、輸鹵到煎鹽,分工很細,工序繁難,工程費用和設備投資頗多。每開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餘年乃至數十年;鑿井投資,淺者以千兩計,深者以萬兩計,甚至有費至三四萬兩而不見功者。經營井灶的企業主,大多數湊資朋充,採取合夥制度,以使資力雄厚。在富榮產區例如:自貢投資者(稱客人)和地主以租佃和合股的形式做井,有“年限井”(或稱客井)和“子孫井”之分。道光朝以前多為“年限井”,即鑿井成功后,投資者按照比例只享有一定年限的股份及其收益,屆期將井及其設施全部無償地交還地主;“子孫井”在開鑿成功后,由投資者與地主長期共同擁有所有權。隨著鑿井技術的提高,井深相應增加,投資者付出的墊支資本數額持續上升,改變了股份結構中投資者與地主原來分佔的比率,“年限井”逐步過渡為“子孫井”。一般情況下,地主在井成投產後,佔有股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稱“主日份”、“地脈日份”或“地脈鍋口”;其餘大部股權歸投資者所有,稱“工本日份”,“客日份”或“開鍋水份”;在有承首人(集資鑿井的發起人或組織者)的情況下,還需從地脈日份或鍋口中撥出部分股份,作為給承首人的報酬,稱“乾日份”、“團首日份”或“開鍋水份”。

概述


井鹽
井鹽
通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滷水(天然形成或鹽礦注水後生成),製成的鹽就叫井鹽,生產井鹽的豎井就叫鹽井。
古代製鹽工藝中,井鹽的生產工藝最為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井鹽的生產工藝經歷過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早在戰國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詳)就已在成都平原開鑿鹽井,汲鹵煎鹽。當時的鹽井口徑較大,井壁易崩塌,且無任何保護措施,加之深度較淺,只能汲取淺層鹽滷。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採用衝擊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將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還將大楠竹去節,首尾套接,外纏麻繩,塗以油灰,下至井內作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鹵時,以細竹作汲鹵筒,插入套管內,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一筒可汲鹵數斗,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
卓筒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深井鑽鑿工藝的成熟。此後,鹽井深度不斷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貢鹽區鑽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

開發歷史


井鹽產區的投資者,主要是商人,其中尤以陝西、山西商人為多。他們多以鹽商和經營典當起家,首先從控制川鹽運輸領域入手,以“租引代銷”手法,獲取大量利潤,繼而進一步控制廣大川鹽銷售口岸,在各地開設鹽店,積累巨額財富;最終多與當地土著合夥,將商業資本投向鹽業井灶,轉化為產業資本。
汲井燒灶的鹽業勞動者,多系喪失生產資料的農民,以論工受值的方式出賣自身的勞動力。他們之中既有當地土著,又有來自全川各縣者,而來自貴州、江西、陝西、雲南等地的流民,傭工井灶藉以營生者,尤不可勝計。

產業


由於井鹽生產過程中需要分工協作,故而井、灶、筧中都需有各類專門工匠,如鑿井、治井的有山匠,煎鹽的有燒鹽匠,設鹵筧的有筧山匠,安火筧、置火圈的有灶頭,運鹵的有擔水匠,按照專業程度和不同工種取得工資;灶頭、山匠頗受井主重視,甚至山匠具有招工權,以利井灶生產的正常進行。清末富榮鹽場按井、灶、筧生產過程的粗略估計,勞動分工達四五十種。在井、灶、筧中,分別置有掌柜、經手、管事、外場等管理人員,並有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採用“龍門帳”的固有複式帳法,代表了當時中式會計的最新水平。在此基礎上,19世紀後期,形成了一些大的鹽業手工工場,如富榮鹽廠號稱“四大家族”之首的王三畏堂,極盛時擁有黃、黑鹵井數十眼,各灶天然氣鍋七百餘口,常年僱工達一千二百餘人。20世紀初,四川井鹽業中某些手工工場一度使用機器汲鹵,向近代化工業過渡,但未獲成功。

典籍


天工開物

凡滇、蜀兩省遠離海濱,舟車艱通,形勢高上,其成脈即蘊藏地中。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周圍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性(1),故造井功費甚難。
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上舂鑿成孔。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
蓋井中空閱,則鹵氣游散,不克結鹽故也。井及泉后,擇美竹長丈者,鑿凈其中節,留底不去(2)。其喉下安消息(3),吸水入筒,用長縆(4)系竹沉下,其中水滿。井上懸桔槔、轆轤諸具,制盤駕牛。牛拽盤轉,轆轤絞緶,汲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只用中釜(5),不用牢盆),頃刻結鹽,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6),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滷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
凡川、滇鹽井逃課掩蓋至易,不可窮詰。選自《天工開物》

註釋

(1)鹵性:鹽層。
(2)留底不去:此長竹的最後一節不鑿透。
(3)其喉下安消息:在最後一節的上部,安裝閥門。
(4)長縆(ɡēnɡ):長繩。
(5)中釜:中號的鍋。牢盆則太大了。
(6)火井:即今之天然氣井。

原文翻譯

雲南和四川兩省,離海濱距離很遠,交通也不便利,地勢又很高,因此那兩個省的鹽就蘊藏在當地的地下。在四川離河不遠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鑿井取鹽。鹽井的圓周不過幾寸,鹽井的上口用一個小盂便能蓋上,而鹽井的深度必須要達到十丈(三十多米深)以上,才能到鹽滷水層,因此鑿井的代價很大,要花費很長時間,也很艱難。
鑿井的工具,使用的是鐵錐,鐵錐的形狀很像碓嘴,要把鐵錐的尖端做得非常堅固鋒利,才能用它在石上沖鑿成孔。鐵錐的錐身是用破開兩半的竹片夾住,再用繩纏緊做成的。每鑿進數尺深,就要用竹竿子把它接上以增加它的身長。起初的這一丈多深,可以用腳踏碓梢,就像舂米那樣。再深一些就用兩手將鐵錐舉高然後再用力夯下去,這可能把石頭舂得粉碎,隨後把長竹接在一起再捆上鐵勺,把碎石挖出來。打一眼深井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而打一眼淺井一個多月就能夠成功了。如果井眼鑿的過大,鹵氣就會游散,以致不能凝結成鹽。當鹽井鑿到滷水層能打出水后,挑選一根長約一丈的好竹子,將竹內的節都鑿穿,只保留最底下的一節,並在竹節的下端安一個吸水的單向閥門以便汲取鹽水入筒。用長繩拴上這根竹筒,將它沉到井底之下,竹筒內就會汲滿了鹽水。井上安裝桔槔或轆轤等提水工具。操作方法是套上牛,用牛拉動轉盤而帶動轆轤絞繩把鹽水汲上來。然後將滷水倒進鍋里煎煉(只用中等大小的鍋,而不用牢盆),很快就能凝結成雪白的鹽了。
四川西部地區有徠一種火井,非常奇妙,火井裡居然全都是冷水,完全沒有一點熱氣。但是,把長長的竹子劈開去掉竹節,再拼合起來用漆布纏緊,將一頭插入井底,另一頭用曲管對準鍋臍,把滷水接到鍋里,只見熱烘烘的,滷水很快就沸騰起來了。可是打開竹筒一看,卻沒有一點燒焦的痕迹。看不見火的形象而起到了火的作用,這真是人世間的一大奇事啊!
四川、雲南兩省的鹽井,很容易逃避官稅,難以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