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江海村的結果 展開

江海村

山東省曹縣江海村

青崗集鄉江海村位於曹縣城北18公里處,北靠東魚河南支,南臨二坡河。聚落呈南北長塊狀,東西350米,南北400米。全村耕地面積161公頃,401戶,人口1449人。

地理環境


青崗集鄉江海村 位於曹縣城北18公里處,北靠東魚河南支,南臨二坡河。聚落呈南北長塊狀,東西350米,南北400米。全村耕地面積161公頃,401戶,人口1449人。

歷史


江海村歷史悠久,明洪武間江明安自山西洪洞縣返遷,清朝屬青崗里。民國屬曹縣第四區。
1943年8月,屬齊濱縣第四區。
1949年8月,屬曹縣第四區。
1956年,屬普連集區。
1965年,屬青崗集公社。
1983年12月,屬青崗集鄉至今。

文化遺址


江海村西有燕陵堌堆遺址。該遺址長70米,寬50米,高5米。出土的陶鬲為“夾砂、包邊、紅陶、厚胎”,一些出土文物,為商代後期。商王盤庚、小辛、小乙先後葬此,稱燕陵堌堆。燕陵前建有殷王殿。正殿三間,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15米,正殿南兩邊有配房約20多間,佔地面積約15畝。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成千上萬的人們從四面八方來這裡祭祀,乞求殷王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殿宇在“文革”中被拆毀。現已重建,廟會恢復。

歷史傳說


有關盤庚的傳說,當地流傳甚廣。相傳商朝傳到第20個王盤庚時,已大規模遷都四次了。盤庚是個能幹的君王,為改變社會不安定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可多數貴族貪圖安逸,都不願意搬遷。部分有勢力的貴族還煽動百姓反對。時盤庚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我讓你們搬遷,是為了安定國家。你們引發無謂的驚慌,想要改變我的主意,是辦不到的。”由於盤庚堅持遷都主張,挫敗了反對勢力,終於帶著平民和奴隸出發了。時已進入寒冷的冬季,龐大的遷都隊伍迎著寒風開始了艱苦的跋涉。一路上劈荊斬棘,鋪路架橋,歷盡千辛萬苦,不停地向西,等渡過黃河,到達殷地時,已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了。但盤庚不敢懈怠,他不但參加營建新都,還組織春耕,以求收穫的糧食能夠補給不足。由於口糧不足,盤庚下令把所剩糧食全部集中起來,統一分配。負責飲食的奴隸把粟(小米)磨碎,和成圓團,用水煮著吃。這樣不僅容易下咽,而且改善了食物的口感,便於吸收營養,也節省了糧食。如今,當地人還保留著在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到河邊踏青,晚上家家掛燈籠,吃湯圓的習俗,表達對商王盤庚的懷念。盤庚定都殷地之後,大力發展經濟、文化,實現了國盛民安。直到紂王被推翻,商朝再未遷都,經歷8代、12位君王。盤庚、小辛、小乙則居住在商湯王都景亳北的地方,後世稱為貫城,史載景亳、貫城皆應在今曹縣南,盤庚、小辛、小乙葬在河上杠(讀江)里,即今江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