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割據

軍閥割據

軍閥割據,是指擁有軍隊、自成派系的軍人或軍人集團割據一方、不聽從中央政府號令的現象。

軍閥割據現象在古今中外皆有存在。中國雖然是一個大一統歷史久遠的國家,但在中央衰落或亂世易鼎時,也存在軍閥割據現象。中國歷史上的軍閥割據以東漢末,唐末,清末為代表。

軍閥割據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割據時期的普遍現象是:戰亂和兼并頻繁,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難以保證;社會生產和建設遭到阻礙或破壞;社會意識、社會認同撕裂;內外空虛,國家和民族的力量被削弱。

在經歷一個割據時期之後,中華大地往往會面臨多民族並立、中央國家相對實力下降甚至外敵入侵的局面。

歷史沿革


東漢末

自秦以來,一直實行郡縣制,漢末將刺史改州牧,在郡縣的基礎上又加一級行政單位,同時控制各地財政,軍隊。為鎮壓公元184年的黃巾之亂,東漢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強自行招募軍隊,自黃巾后,各地已呈割據之勢。黃巾之後,漢中央政權名存實亡,進入軍閥混戰。

唐末

唐政府為防止異族的進犯,擴充軍鎮,設立節度使。睿宗始設,玄宗時期,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各地的節度使擁有軍事,財政,監察管內州縣等權力。節度使的設立導致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亦導致藩鎮割據,后乾符二年黃巢領導的農民戰爭直接導致唐中央政權瓦解,進入軍閥混戰。

清末

公元1850年洪楊之亂使清政府命令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武裝。各地方部隊領導人同時又兼各省督撫,在擁有兵權的同時握地方大權。如曾國藩督兩江,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曾國荃統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四省軍務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南方各省宣布脫離清政府,從此各地基本以省為單位進入軍閥混戰。

形成原因

由此可見,軍閥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中央政府允許養兵,二是有足夠的地盤和錢養兵。軍閥割據大多源於中央在面臨動亂而無兵或所養之兵不能打仗的情況下將權力下放地方,從而導致各地領導人擁有軍事,財政大權,導致擁兵自重。

民國軍閥混戰


護國運動
護國運動使袁世凱稱帝夢破滅,他的統治隨之結束。但護國運動並未能動搖北洋軍閥統治的社會基礎。北洋軍閥仍控制著北京中央政府。
軍閥公開分裂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公開分裂成許多派系,其中主要的是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與此同時,原先依附於北洋軍閥的各地軍閥也紛紛裂土稱雄,分別把持著或大或小的地方。這些不同派系的軍閥之間或者為了爭奪對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權,或者為了保持與擴大自己佔據的地盤,進行著連年不斷的紛爭,並不時引發戰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與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有關。因當時的中國經濟主要是地方性的農業經濟,各個地方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這為軍閥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採取了劃分勢力範圍的政策,它們分別在中國扶植各派軍閥作為自己的代理人。這樣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矛盾也就促進了中國各派軍閥的割據紛爭。
政局動蕩
政局的動蕩,軍閥的割據、紛爭乃至混戰,使社會生產無法正常進行,給廣大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

割據年表


1916年

6月,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出以直隸(今河北)人馮國璋為首領的直系和以安徽人(簡稱皖)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系代表人物有曹錕,李純,陳光遠,王占元等,分別任直隸,江蘇,江西,湖北等省督軍,構成直系的基本勢力。皖系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掌握北京政府大權。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親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的援助,積極主張對德,奧匈宣戰,但遭到黎元洪和多數國會議員的反對.

1917年

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職。皖系便煽動10餘省區的軍閥通電"獨立",發兵進逼北京.
7月,張勳乘機擁清廢帝溥儀復辟。段祺瑞率兵討伐,迅速打敗張勳,重新控制政權。皖系不惜出賣國家利權,向日本大借外債,他們乘機編練"參戰軍",擴充皖系實力,鼓吹以武力統一全國.
秋,發動內戰,妄圖消滅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護法力.

1918年

秋,組成以安福系議員占絕對多數的新國會,史稱安福國會。皖系又利用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取代馮國璋任總統,壓制直系軍閥,以便實行一系專制。皖系武力統一政策激起全國人民的公憤,也為直系將領所反對。直系在英,美支持下,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係為爭奪中央政府的權力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8月,皖系操縱的安福國會選徐世昌為總統,取代了馮國璋的職權.

1919年

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吳佩孚成為直系首領。直皖軍閥的權力爭奪日益加劇.

1920年

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系被直,奉軍擊敗。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軍閥逐步被消滅.
直奉聯合發動了直皖戰爭,打敗了皖系軍隊,一起控制北京政府。直皖戰爭后,直奉之間因在地盤和權力分配上的矛盾。
8月,粵桂戰爭爆發,桂軍以沈鴻英為攻粵總司令與陳炯明指揮的粵軍作戰。
同年8月中旬至10月,粵軍轉危為安
11月,桂軍撤出廣東,第一次粵桂戰爭結束。

1921年

6月,舊桂系再次出兵廣東,旨在重新控制兩廣地區,卻仍以桂系失敗告終。

1922年

4月爆發首次直奉戰爭。結果奉軍戰敗,退出關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權后,仍推行武力統一的政策,驅逐徐世昌,扶出黎元洪復任總統,策動廣東的陳炯明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出廣東。同時派楊森督川,孫傳芳督閩,沈鴻英督粵.

1923年

2月,吳佩孚製造了"二七"慘案.
6月,曹錕在京驅逐黎元洪,
10月,曹錕經賄選竊踞總統職位。直系由此而聲名狼藉,財政經濟狀況也日趨惡化.

1924年

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吳佩孚腹背受敵,主力被殲滅,率殘部倉皇南逃.

1925年

3月,孫中山逝世后,北京政權實際上被奉系首領張作霖控制。原屬直系的浙江督軍孫傳芳,躍為直系後期最有實力的首領.
10月,孫組織浙,閩,蘇,皖,贛5省聯軍,自任總司令,以東南5省首領自居。吳佩孚則乘機到漢口自稱蘇,浙,鄂,贛,川等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重新糾集直系勢力.

1926年

6月,北伐戰爭前夕,吳佩孚擁有兵力約20萬人,佔據湖南,湖北,河南和陝西東部,河北南部,控制著京漢鐵路。孫傳芳擁有兵力約20萬人,佔據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國民革命軍北伐后,先在湖南,湖北消滅吳佩孚的主力,接著在江西,福建擊潰孫傳芳軍隊。不久,直系軍隊的殘部也分別被消滅.

1928年

6月,奉軍統領時任安國軍政府的張作霖在返回奉天(今瀋陽)時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繼任奉軍總司令。
12月,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信奉三民主義。東北易幟標誌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和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的結束。

張勳復辟


人物簡介

張勳(1854~1923),原是清代的江南提督。中華民國成立后,他率領的隊伍仍然留著髮辮,表示效忠清室,所部故稱辮子軍。他因率軍鎮壓孫中山發動的二次革命有"功",被袁世凱提拔為長江巡閱使,統率兩萬軍隊駐紮徐州一帶.1916年袁世凱稱帝敗亡后,政局動蕩不已。張勳遂乘機聯絡前清遺老遺少及保皇黨人康有為等,積極為復闢作準備.

事件經過

1917年7月清廢帝溥儀在北京復辟12天的事件。由於這次事件是張勳一手策劃,史稱張勳復辟.
1917年5月,因是否解散國會問題,大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發生爭端。黎元洪被迫召張勳入京調解。張勳便帶領3000軍隊於 6月14日入京. 30日晚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恢復清帝國. 7月1日凌晨,張勳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領康有為等群黨,擁12歲的傅儀登基。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易五色旗為龍旗,恢復清末官制,封官受爵。張勳自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軍政大權。消息傳出,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各大城市群眾團體,社會名流,紛紛集會通電,要求討伐張勳。段祺瑞藉助全國反對復辟的聲勢和日本政府的財政支援,於7月3日在天津附近的馬廠組成"討逆軍",誓師討伐張勳。張的軍隊一觸即潰,
1917年 7月12日,張勳倉皇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宣布退位。段祺瑞於 7月14日到北京,重新執政.

護法運動


護法運動亦稱"護法戰爭".
1917年
7月張勳復辟,孫中山發表《討逆宣言》,號召護法。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國務總理,拒絕恢復國會,實行《臨時約法》.孫中山發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號召,率駐滬海軍到廣東,與西南軍閥聯合.
8月,孫中山召集離京南下議員在廣州召開國會,因不足法定人數,遂稱國會非常會議或"非常國會",決定成立護法軍政府.
9月1日,選舉孫中山為大元帥,領導滇軍,粵軍及部分桂軍,黔軍,湘軍,川軍等,抗擊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軍事進攻,曾擊敗進入湘,川的北洋軍.
1918年
5月,孫中山在桂系軍閥陸榮廷排擠下辭職赴滬。護法軍政府成為南方軍閥的政權,並向北洋軍閥靠攏,醞釀南北議和,護法運動遂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