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注

馬注

馬注(1640-1711),清初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字文炳,號仲修,晚年號稱“指南老人”。回族。今雲南省保山市人。

目錄

正文


馬注(1640-1711),清初伊斯蘭教著名學者。字文炳,號仲修,晚年號稱“指南老人”。回族。今雲南省保山市人。7歲喪父,家境貧苦,由祖父撫養。祖父歿后與兄耕織為生。幼年篤學,16歲中秀才。18歲時曾在南明永曆帝小朝廷任中書,后改任錦衣侍御。南明政權瓦解清軍入滇后,遂“辟隱教讀,筆耕自膳”,鑽研儒學和佛學。清康熙四年(1665)結識並師從滇中名士何觀五,從此“文益修,學益進,弟子益盛”。寫成《經權集》《樗樵錄》兩部文集,闡述修齊治平之道,希望有裨於治世。康熙八年(1669),馬注30歲時,鑒於政治變亂,即離家北上至北京,受到清宗人府掌印親王召見。此時他開始學習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專攻伊斯蘭教經訓典籍,並與當時京中伊斯蘭教學者切磋教義。回滇后,向本門弟子講授“心性之學”,從者日眾。歷經數年潛心研究伊斯蘭教義,約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將其研究成果撰成《清真指南》l卷,欲呈朝廷以求御覽,但終未成功。康熙二十三年(1684),他離開北京,取道山東、江蘇、浙江、安徽、陝西、四川等地考察,廣交各地經師,並設帳講學,所到之處,人稱“仲翁馬老師”。曾將《清真指南》稿本就教於山東馬延嶺、南京劉三傑、湖南皇甫經、陝西舍起雲等。返回家鄉后,對《清真指南》進行修訂。馬注是中國伊斯蘭教義思想體系創立者之一。所撰《清真指南》內容涉及伊斯蘭教的歷史、教義、教法、哲學、天文、傳說等等。其著述對後世伊斯蘭教學者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