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鎮

重慶市永川區下轄鎮

三教鎮,隸屬於重慶市永川區,地處永川區北部,東與板橋鎮、茶山竹海街道相連,南與勝利路街道、雙石鎮相鄰,西、西北與大足區相接,北與銅梁區接壤,距永川區人民政府駐地19.5千米,區域總面積107.79平方千米。

明初,三教鎮境域屬銅梁縣羊燕里;1985年10月,由三教鄉改為三教鎮。截至2018年末,三教鎮戶籍人口為63073人。截至2020年6月,三教鎮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三教場。

2018年,三教鎮有工業企業320個,其中規模以上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歷史沿革


明初,三教鎮境域屬銅梁縣羊燕里。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建三教場;嘉慶七年(1802年),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銅梁縣上鄉羊燕里楚十甲。
民國八年(1919年),建三教鄉,屬銅梁縣第二區。1950年1月1日,屬銅梁縣第六區(板橋)。
1953年春,三教鄉析置玉峰鄉。
1958年,三教鄉建為三教公社。
1961年10月,三教公社劃分為三教、玉峰2公社。
1983年,由三教公社改為三教鄉。
1985年10月,由三教鄉改為三教鎮。
1992年9月,三教區、玉峰鄉併入三教鎮。
地名由來
三教鎮因該地一廟曾供奉儒、佛、道三尊塑像,得名“三教”。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教鎮地處永川區北部,東與板橋鎮、茶山竹海街道相連,南與勝利路街道、雙石鎮相鄰,西、西北與大足區相接,北與銅梁區接壤,距永川區人民政府駐地19.5千米,區域總面積107.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教鎮地勢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川東皺褶帶永川帚狀皺褶束,境內表現為一系列北東至西南走向,展布不對稱的高幅度緊密褶皺,其特點是背斜狹窄,向狹寬敞;背斜展布呈北緊南松的掃帚狀,三教屬巴岳山背斜,低山廣布冷砂黃壤,山頂地勢平緩;岩層、山地的地質構造為侏羅紀灰色砂岩。

氣候

三教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1月平均氣溫9℃,極端最低氣溫-1.5℃(1993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36.5℃,極端最高氣溫40.4℃(2006年8月26日);最低月均氣溫6℃(1994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7.5℃(2006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8.2℃;生長期年平均306天,無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長達320天,最短為2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047.3小時,年總輻射157.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52天(一般為1月25日—12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885毫米,最大雨量1035毫米(1960年),最少雨量352毫米(2008年)。

水文

三教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支流,主要河道有三級河1條,總長1.2千米;四級河2條,總長5.6千米;河流總長度6.8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小安溪河,從雙石鎮至板橋鎮流經境內永安村,長1.2千米,流域面積8.2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三教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地質災害、旱澇、冰雹等;旱澇災害年均發生0.3次,主要發生在5—10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5月12日,造成大部分危房垮塌和部分公路中斷。

自然資源


三教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石英砂、石灰石、鉀礦、石料等,已探明煤儲量達2000萬噸。2011年,三教鎮有耕地面積6.27萬畝,人均0.96畝。三教鎮森林資源以楠竹、慈雜竹、松樹、杉樹為主。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9年10月,萬壽鄉復興村劃歸三教鎮。
2003年11月,將花橋鎮的雙河口社區,箭灘、張家灣、葉家溝、四埡、楊柳、永玻等7村,壽永鎮的新興、牌坊、棋子、孟家店4村,萬壽鎮的大梨、永安、現化、燕窩、梨坪5村併入三教鎮。
2011年末,三教鎮下轄川主廟、雙河口2個社區,三台、陡溝河、新觀音、郝家壩、利民、雙坪、永玻、雲龍、石嶺、玉峰、石龍、牌坊、永安13個行政村;下設12居民小組、94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三教鎮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三教場。
社區川主廟社區雙河口社區
行政村三台村陡溝河村新觀音村郝家壩村利民村雙坪村永玻村雲龍村石嶺村玉峰村石龍村牌坊村永安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三教鎮總人口6.5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4萬人,城鎮化率20.62%;另有流動人口4500人。總人口中,男性33021人,佔50.80%;女性32005人,佔49.20%;14歲以下11760人,佔18.08%;15—64歲50107人,佔77.06%;65歲以上3159人,佔4.86%;以漢族為主,達64980人,佔99.93%。2011年,三教鎮人口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4.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06.6人。
2017年末,三教鎮常住人口為58478人。
截至2018年末,三教鎮戶籍人口為63073人。

政治


黨政辦

1、負責對內對外協調、聯絡;
2、起草、制定各項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3、信息傳達與統計資料的匯總上報;
4、宣傳報道、會務、綜合接待工作;
5、行政性文件的製作、收發、傳遞、擬辦、催辦等文書管理工作;文秘工作;印章與檔案管理;
6、目標管理、督查督辦、績效考核工作;
7、組織人事、黨風廉政建設日常工作資料並上報;
8、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協調幾個部門共同參與的綜合性工作;
9、車輛及駕駛員管理、辦公用品及其它非專業性低值易耗品的計劃申報、採購、發放、管理及機關安全管理等後勤服務工作;
10、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經發辦

1、確定全鎮經濟發展規劃,主抓工業、財貿、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工業統計,為鎮委、鎮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2、做好經濟發展建設,構建招商引資平台,為全面推進三教鑄鍛工業園進程搞好服務。
3、按時申報全鎮工業經濟運行數據。做好開源節流、減支增效工作,實現以工富鎮、以農穩鎮、以商活鎮,統籌規劃,全面發展的目標。
4、認真制定和落實金融、財貿部門為工服務的各項措施,使其發揮職能優勢,為經濟建設服務。
5、好招商引資工作,全面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力爭實現每年都有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6、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領導分工

汪華康(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統籌全鎮三個文明建設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
文章(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稅、工商、審計等工作,負責統籌協調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重大問題。
譚全華(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主席團工作,主管城鎮建設、農民新村建設、地質災害、國土、規劃工作工作。分管鎮人大辦、城建辦。
馬光來(黨委委員):負責勞動保障、社會就業、社會保險、養老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分管社保所。
龔於良(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全鎮工業發展、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統計、工業科技、招商引資、外經外貿、金融保險等工作。協助分管組織、人事、黨建和目標督查工作。分管鎮經發辦、安監辦、統計辦。
陽宗權(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移民、新農村建設、農業、林業、水利、水產、畜牧、農機、農技、科技、農電、供銷、糧食、新能源推廣使用等工作。分管鎮、農技服務中心。
曾平華(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負責紀檢監察、黨風廉政建設、計劃生育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室、計生辦。
張菊(副鎮長):負責鎮交通建設工作,協助管理城鎮建設、農民新村建設、地質災害、國土、規劃工作。分管城建辦。
杜清明(黨委委員):負責宣傳、統戰、民族、精神文明、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低保救助、殘疾優撫等工作。分管文體服務中心、社事辦。
鄒昌彬(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主持武裝工作,負責征地拆遷、搶險救災、公共應急工作。分管征地折遷辦。
吳建(黨委委員、政法書記):負責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民調解、信訪穩定、消防、市政建設等工作,分管綜治辦、群眾工作室、市政所。
蔣家偉(黨委委員):主管黨務、組織、人事、目標、後勤、保密、行政服務、群團、工會、老齡、機關支部、老幹部工作。分管鎮黨政辦、目標督查室、行政服務中心。

經濟


綜述

2006年,三教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7303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11285萬元,農業總產值60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25元,完成本級財政總收入46.4萬元。
2011年,三教鎮財政總收入3484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02萬元,比2010年增長9.87%。2011年,三教鎮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比2010年增長20.1%。
2018年,三教鎮有工業企業320個,其中規模以上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農業

2011年,三教鎮農業生產總值4.0億元,比2010年增長8.51%,農業增加值1.3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5%。三教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三教鎮生產糧食33252.7噸,人均511.6千克,其中水稻23661.7噸,玉米7811噸,油菜1780噸。三教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1.2萬噸。三教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鴨為主。2011年,三教鎮生豬飼養量10.1萬頭,年末存欄3.2萬頭,年出欄6.9萬頭;鴨飼養量105.0萬隻。三教鎮漁業以鰱魚、鯉魚養殖為主。2011年,三教鎮魚塘養殖面積247.6公頃,產量1819噸,漁業總產值0.13億元。

工業

三教鎮工業以冶金鑄造、煤炭採選、建築建材為主。2011年,三教鎮工業總產值為105億元,比2010年增長61.54%,工業增加值31.4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84.12%。2011年,三教鎮鑄鍛企業25家,其中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煤炭採選及其深加工企業21家,其中規模以上15家。2011年,三教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家,職工1.2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7.3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2011年末,三教鎮有商業網點2300個,職工8200人。2011年,三教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3億元,比2010年增長5.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1%。2011年末,三教鎮有農貿市場3個,街道3條,商鋪1000餘家,其中川主廟社區建有農貿市場2個,街道2條,商鋪750餘家;雙河口社區建有農貿市場1個,街道1條,商鋪250餘家。

金融

2011年末,三教鎮有金融機構3家,營業點2個;各類存款餘額為4億元,比2010年增長19.4%;各項貸款餘額14380萬元,比2010年增長6.8%。

交通


三教鎮有永銅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23.5千米。2011年末,三教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7條,總長107.2千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三教鎮有幼兒園23所,在園幼兒2281人,專任教師101人;小學11所,在校生3435人,專任教師1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88人,專任教師1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三教鎮主要學校有永川五中、三教小學、花橋小學、玉峰小學。2011年,三教鎮教育經費達249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883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三教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81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9人,經營管理人才116人,技能人才251人,農村實用人才1361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三教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腰鼓隊3個,健身隊5個;文化社區3個,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農家書屋15個,建築面積1750平方米,藏書4.5萬餘冊。2011年末,三教鎮有體育場5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農運會,三教小學每年舉辦體育文化節、籃球比賽、田徑比賽等;村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2%。2011年末,三教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7945戶,入戶率37.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教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衛生院2所;病床100張,專業衛生人員71人。2011年,三教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67萬人次,住院手術510台次,出院病人2.14萬人次。三教鎮重點醫院有三教精神病院、三教衛生院。2011年,三教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5.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1.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637萬人,參合率97.0%;孕產婦死亡率1/10萬。山龍石

社會保障

2011年,三教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13戶,人數446人,支出127.56萬元,比2010年增長42.5%,月人均238元,比2010年增長34.2%;城市醫療救助25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46人次,共支出4460元,比2010年增長43%;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54人次,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3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80戶,人數2146人,支出353.52萬元,比2010年增長41.1%,月人均138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81人,支出35.96萬元,比2010年增長34.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8人,支出52.39萬元,比2010年增長32.5%;農村醫療救助7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46人次,共支出3.34萬元,比2010年增長47%;農村臨時救濟415人次,支出10.5萬元,比2010年增長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