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栓系綜合征

脊髓栓系綜合征

脊髓栓系綜合征是指在發育過程中因複雜的隱性脊柱裂同時存在脊髓或神經發育異常,使脊髓在椎管內發育中正常的上移過程受限,造成脊髓栓系與受壓。脊髓栓系綜合征的原因包括局部瘢痕、粘連、終絲肥厚與增粗等,使脊髓固定於椎骨上。脊髓栓系綜合征可同時有軟骨瘤、蛛網膜囊腫、脊髓末端空洞、神經根憩室形成、脊髓內膠質增生或中央管擴張等病理情況。有時合併半椎體、脊柱側彎、椎間孔與肋骨發育異常。脊髓栓系綜合征可表現為脊背部外表局部可有毛髮增生、色素沉著斑、片狀毛細血管瘤、皮膚小凹陷、皮膚漏口等。臨床表現下肢肌肉萎縮、肌力弱甚至癱瘓、感覺減退,下肢遠端發涼、皮膚潰爛,足畸形,長期遺尿或者尿失禁、尿便失禁等,重者甚至可出現截癱。脊髓栓系綜合征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包括脊髓栓系松解術、矯形術等。本病需儘早治療尚能取得良好預后。

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病因


● 正常發育過程中脊髓生長較椎管慢,脊髓在椎管中逐漸向上移動,發育異常導致脊髓遠端栓系在骶椎而不能正常上移,導致脊髓受牽拉及受壓,因此在患兒發育越快,出現臨床癥狀就越明顯。脊髓栓系綜合征的原因包括局部瘢痕、粘連、終絲肥厚與增粗等,使脊髓固定於椎骨上。

癥狀


● 背部局部皮膚多毛、紫斑、小凹、色素沉著。
● 長期遺尿或發生明顯尿失禁。
● 下肢肌肉萎縮、無力、感覺減退、足畸形、皮膚潰爛並隨著身高增長逐漸加重。

檢查


● 確診脊髓栓系綜合征確診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

體格檢查

● 患者背部局部皮膚多毛、紫斑、小凹、色素沉著。
● 下肢肌肉存在萎縮、無力甚至癱瘓,足畸形,下肢感覺減退,遠端皮膚可出現經久不愈的潰瘍。

影像學檢查

● 腰骶椎X線片:椎弓根增寬,椎板缺損,棘突缺如,椎體畸形,脊柱側彎等。
● CT及磁共振成像掃描:脊髓末端位置下移,有局部粘連表現,可合併囊腫、脂肪瘤等。

診斷


● 醫生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
● 臨床表現
● ● 長期遺尿或發生明顯尿失禁。下肢肌肉萎縮、無力、感覺減退、足畸形、皮膚潰爛。
● 影像學檢查
● ● 提示脊髓末端位置下移,有局部粘連表現。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肌痛、脊髓腫瘤等進行鑒別,成人還需與椎管狹窄相鑒別。
● 醫生需通過體格檢查、CT、磁共振成像明確診斷。

治療


● 由脊柱裂引起的脊髓栓系綜合征均適合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 包括以下手術方式:
● 脊髓栓系松解術
● 脊髓栓系矯形術
● ● 術后儘早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可幫助尿便及下肢功能恢復。如果出現便秘、尿瀦留,可嘗試骶神經電刺激手術,部分患者有效。還可以選擇骶神經嫁接術,即將骶1部分神經纖維連接在骶3神經上,部分患者的尿便功能也有所改善。

危害


● 脊髓栓系隨著身高的增長對脊髓損害呈持續性加重,在到達臨界點時稍有牽拉脊髓的動作比如下腰、彎腰等就有可能出現嚴重的脊髓損傷,出現尿便失禁、尿瀦留甚至腎盂積水,嚴重者導致腎衰竭、便秘、勃起功能障礙,甚至截癱等。該病不僅僅導致患者身體殘疾,更影響病人的心理健康。

預后


● 脊髓栓系綜合征手術越早療效越好,但出現尿便失禁或者已經出現截癱者預后較差。

預防


● 該病貴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父母需注意患兒生長發育情況,對於出現長期尿床、行走姿勢異常、足部畸形等應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