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圖書館學
比較圖書館學
比較圖書館學是運用比較的研究方法對不同國別、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圖書館問題進行的研究。通過比較,確定它們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分析原因,作出解釋,並從中得出能夠揭示客觀規律的結論。屬於圖書館學分支學科。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和歷史的角度,對不同國家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圖書館、圖書館體制、圖書館事業發展中的經驗和問題等進行比較研究的學科。
比較圖書館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新學科,這門新學科在我國發展是緩慢的,在實際中應用也不多。因為比較圖書館學必須具有多國度、多社會或多文化的因素,即一般是兩國或兩國以上閣書館問題的比較,當然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圖書館事業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1627年G.諾德所著《關於圖書館建設的意見》已包含了圖書館比較研究的內容。20世紀上半葉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成立后,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圖書館界的國際交流和合作不斷擴大,圖書館學領域跨國度、跨文化的比較研究逐步開展起來。50年代以後比較圖書館學逐步發展成為圖書館學的一門分支學科。C.戴恩、K.M.懷特、D.J.福斯克特等先後進行了探索。70年代以後,比較圖書館學有了長足的發展,L.肖爾斯、M.M.傑克遜、D.G.科林斯、J.B.丹頓等人的有關比較圖書館學的重要論著相繼出版。美國和歐洲國家在圖書館學院校廣泛開設比較圖書館學課程;世界上從事比較圖書館學研究的組織機構已有幾十所。中國20年代曾出版程伯群著《比較圖書館學》(1924),後來研究中斷,直到80年代才重新引起中國圖書館學界的重視。
①探索各國、各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規律,了解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環境中的圖書館實踐,洞悉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並作出科學的解釋,從而得出發展圖書館事業的普遍準則,為本國或其他國家制定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作參考。
②增進國際間的相互了解,促進並協助國際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為制定國際性的圖書館協作計劃,文獻信息交流計劃和圖書館工作國際標準等提供依據。
③對不同國家的圖書館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比較研究,從超越國界、民族、文化、社會環境的高度,擴展和深化對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發展中各種問題的認識,達到拓寬圖書館學研究領域和促進圖書館學發展的目的。
④把握特定國家圖書館事業的整體性,將圖書館實際狀況、圖書館學理論研究、圖書館學教育水平,與其相應各國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條件對照起來加以考察,經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研究,預測本國和世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趨勢,以推動本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①地域研究。聯繫各種背景因素對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圖書館事業發展情況進行描述性的綜述和評論性的分析。
②跨國或跨文化研究。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某種類型的圖書館,或圖書館管理體制、功能、圖書工作某一方面的問題等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