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雉

角雉

角雉最主要特點是雄鳥頭上具冠羽,兩眼上方各有一肉質的角狀突,故得名。喉下還有肉裾,在繁殖期里,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脹豎展起來,其色艷麗。多分佈在我國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以至我國東南部的福建省。它們多數是本地留鳥。

外形特徵


角雉
角雉
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是最常見的種類,頭部黑色,頭上角狀突及眼周裸出部近藍色,上下體大都深栗紅色,滿雜以灰色眼狀斑,下體灰斑特大而明顯。雌性成鳥則上體呈灰褐色。體背有多數黑斑點。叫聲“哇哇”似小孩啼哭。
黑頭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頭黑,頸紅,臉裸出部輝紅,通體大都黑色而具雜斑,並滿布白色眼狀斑。主要分佈在西藏西南隅獅泉河流域的山地。
紅胸角雉(Tragopan satyra),體型較家雞大些,羽冠的兩側有一黑紋,通體大都緋紅而滿雜以白色眼狀斑。分佈在西藏南部春丕山谷喜馬拉雅山脈,為留鳥。
另一種體型大小似家雞,頭黑、頸紅,臉裸出部為金黃色,上體余部滿布以白色和栗赤色眼狀斑,腹部煙灰色的是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主要分佈在西藏東南部。

生活習性


棲於海拔2,200-3,100米高的冷杉、赤樺等林中,以蕨類的綠葉、植物的嫩枝、果實等為食。多單獨活動。夜棲喬木橫枝,黎明滑翔下地,善奔走,僅作短距離飛行,性機警,受驚則迅速鑽入密林或灌叢內。4-6月繁殖,交配求愛時,雄性常炫耀其肉裾,伸出角突,扑打一側翅膀,嘴銜雌項羽毛,踏背交配。每窩產卵3-10枚,卵暗棕色,有紫褐色斑點。卵平均大小為56×41.4毫米。孵化期26~27天。分佈自西藏東南部,向東到雲南北部,四川、甘肅、陝西、湖北及湖南等山地,為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