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維朋比色計

羅維朋比色計

羅維朋比色計是由設計的一種目視顏色測量儀器,它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專用色標─羅維朋色標度來測量各種液體、膠體、固體和粉末樣品的色度。

羅維朋比色計


比色計是通過被測溶液與標準溶液顏色的比較,進行定量分析的儀器,是一種測量材料彩色特徵的儀器。比色計主要用途是對所測材料的顏色、色調、色值進行測定及分析。比色計可以分為目視比色計和光電比色計兩種。而比較測色儀(羅維朋比色計)就是一種新一代的目視顏色測量儀器,它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專用色標─羅維朋色標度來測量各種液體、膠體、固體和粉末樣品的色度。

適用範圍


比較測色儀(羅維朋比色計)是目視顏色匹配方法測定物質顏色的儀器,比較測色儀(羅維朋比色計)可用於塑料,紡織,食品,果醬,糧食,油脂,松香,香料,橡膠等物質顏色的測量,透射法適用於液體及透明有色材料的測量,反射法適用於非透明材料表面顏色的測量。

主要技術參數


測量範圍
紅 色 R0.1~79.9 羅維朋單位
黃 色 Y0.1~79.9 羅維朋單位
藍 色 B0.1~49.9 羅維朋單位
中性灰色 N0.1~3.9 羅維朋單位
最小示值:0.1 羅維朋單位
白板漫反射率:>80%重量:10 Kg
羅維朋比色計經常被錯誤地稱為色度計。雖然這兩個測試儀器確實有很多共同點,即在基本功能方面。但實際上兩者是有著不同的工作原理。羅維朋比色計是用於執行比色分析法來確定,從顏色、在一個特定的反應試劑產量解決已知物質的數量。

檢定方法


準備工作

檢定員須應經醫院體檢證明眼睛視覺功能正常、無色盲色弱情況。在檢定 前應適當休息眼睛,避免強光刺激。

檢定

用目視和手感檢查:
2.1 儀器外觀 電鍍及噴漆表面不應有脫皮、脫漆和顯著色澤不均勻現象。外部機件接合處應 整齊,無毛刺、無粗糙不平現象。儀器上蓋應能打開,濾色片應能取出,方便檢 驗。儀器背面白板裝置定位準確,方便安放和摘取,儀器配件應齊全。
2.2 儀器內部 樣品室與觀測室壁表面應塗白色無光漆,均勻清潔,無污染和明顯變黃跡象。光源窗玻璃應與液體樣品池玻璃材質相同,並使工作光線漫透射至觀測室,保證儀 器的測色精度。
2.3 濾色片 儀器上的所有濾色片應齊全、無破損,無污染。濾色片架滑動應順暢、平衡,無卡滯受阻現象,其色標量值讀數應清晰明顯、定位準確,應與相應的羅維朋濾色 片一一對應,不得有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的現象。
2.4 白板 儀器配備兩塊白板,材質應採用聚四氟乙烯(海倫樹脂)粉沫(壓制),外觀應 清潔,無污染和明顯發黃、發暗現象。採用玻璃面盒壓的白板不得有用肉眼觀察出 的擠壓不勻現象,前玻璃材質應與液體樣品池玻璃材質相同。
2.5 儀器開關及安全要求 儀器開關應左右聯動,兩隻鎢絲燈(工作光源)應同時點亮或熄滅。儀器的開 關、電源線等電路焊接處及其它電線外露處均應採取安全絕緣措施,電氣安全應符 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 2.6 儀器銘牌 應有型號、生產廠名、出廠編號、出廠日期以及生產許可證標誌等信息,應符 合國家有關法制要求。對進行檢定並判定。

測量檢定

開啟儀器光源,在儀器上逐片將濾色片移入光路中,通過目鏡筒觀察視場中相應 檔位和量值的色片是否都一一對準通過;或打開儀器上蓋,取出濾光片目視檢查。儀器測量範圍的檢定 儀器測量範圍應符合表 1 的規定。表1 濾色片(羅維朋單位) R(紅) Y(黃) B(藍) N(中性)測量範圍 0.1~79.9 0.1~79.9 0.1~49.9 0.1~3.9 2 JJG 758—200×。

準確度檢定

將模擬參照油標準濾色片(以下簡稱模擬片)置入儀器樣品室內,定好位,按 模擬片的羅維朋標稱值先將儀器的黃色濾色片調定,再調定紅或紅和藍相應濾色 片,進行目視觀察,如出現色差要繼續進行匹配,直至兩視場達到最佳顏色匹配。此時測量值與模擬片標準值之差即為檢定結果。

誤差的檢定

先將被檢儀器濾色片按順序逐個拉入視場,從目鏡筒中觀察其顏色變化差 別是否為順差,然後將標準羅維朋濾色片(以下簡稱標準片)與被檢儀器濾色片一 一對應地置於儀器濾色片架的下位空框內,用目鏡筒觀測兩視場的顏色,如出現 色差要進行最佳匹配,被檢儀器濾色片標稱值與標準片標稱值之差即為示值誤差。

光學視場檢定

在儀器上用目視和手感經驗進行,其中視場底色均勻性檢定方法如下:將儀器 的濾色片全部移出光路,此時視場底色應均勻一致。當不一致時則將藍或灰濾色片 移入光路中,並將其讀數視場底色均勻性 光學視場的底色應均勻一致,相差不得超過 B0.1(藍色)羅維朋單位或者 N0.1 (灰 色)羅維朋單位. 計量器具控制 包括首次檢定、後續檢定和使用中檢驗。

操作方法


1.安裝:從附件箱中取出觀察筒插入孔內,將一塊白色標準板掛在儀器背後的上面一個孔上(若測透明樣品,則將兩塊白板都掛上),接通電源(220V),並按開關檢查燈泡性能,安裝就緒,即可預備樣品,開始測量。
2.樣品預備: 樣品可分為透明體和不透明體,在測量中分別用透射光、和反射光。標準白板和樣品的正確放置,對於測量結果的重複性是十分重要的。
2.1不透明樣品:測不透明物休的顏色,如墨汁、布料、粉末、膠狀物,塑料等,可分別先用適當的樣品容器,如膠狀物盒(矩形盒),粉末盒(配有螺旋壓蓋)或固體樣品架,裝好后,將樣品盒掛在儀器背後的下面孔上,即可通過反射光來實現比色目的。
2.2透明液體: 將透明液體注入比色皿中,放在可拆樣品架的前端,並用尼龍小滑塊固定之,即可開始測量。測透明液體時,其顏色的深度與所用比色皿的長度尺寸有關。因此在記錄比色結果時,必須同時記錄所用比色皿長度尺寸。但應特別注意的是:樣品顏色深度與其厚度並不一定成比例關係,如:用20毫米比色皿測出的結果的二分之一 代替10毫米比色皿所測的結果,是完全錯誤的。把液體稀釋一倍就認為液體的顏色深度可取一半,也是不對的。在沒有具體標準的情況下,選用比色皿規格時應注意盡量使樣品顏色不超過20羅維朋單位,因為在3到10羅維朋單位之間顏色解析度最好,超過此值,解析度就逐漸下降。
2.3比色方法: 首先,操作者的座位,高度要適當,以便直接在觀察筒上觀察。座位應避免面向窗口或使較強光線進入眼睛,最好面白色或中性色的無窗牆壁。觀察時,眼睛凝視時間不宜過長,因為眼睛隨著疲勞分辨能力將會下降,寧可分步觀察,而不要長時間地連續觀察。觀察視場中,左半部顯示樣品顏色,右半部顏色通過移動有色玻璃來調節。測量時,左手按下前面板上的按扭,右手分別調節紅、黃、藍玻璃,直至左右二部分顏色完全一致,說明被測樣品顏色等於儀器標定的顏色。測量結果從金屬導 槽片上的讀數孔中讀得,把每一種原色的數字分別加在一起,記在記錄冊上。當一種或二種原色的有色玻璃調節到最接近樣品的顏色,但暗於樣品時,可以利用中性濾色片減弱樣品的亮度。其數字儀作為亮度數據單獨記錄下來,而不能用任何方法與顏色玻璃值結合。這裡必須注意:當三種原色的玻璃都被用於比 色時,中性濾色片就不能再用上去了,只能採取減少有色玻璃的方法來使顏色達到匹配。
2.4顏色命名: 目前用三原色記錄某一顏色的方法較為普遍。但有些部門為了更加方便或某種特殊需要,把光譜帶分為六個主要成分,用這六種顏色能描述任何一種顏色,下面介紹這種分法的顏色命名:紅:橙一紅與黃的結合,如果黃佔多數,即為黃橙色,反之則為紅橙色;黃、綠一黃與藍的結合,若黃佔多數,即為黃綠色,反之,則為藍綠色;藍、紫一紅與藍的結合,若紅佔多數,為紅紫色,反之,則為藍紫色。以上各種顏色名詞都可分為“暗”和“亮”,當三種原色都被用於比色時,該樣品稱為“暗”,其中最弱的一種原色值不稱作暗度值。當測量中必須使用中性灰片時,該樣品稱為“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