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紉蘭

革命者

趙紉蘭(1884年1月21日-1933年5月28日),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李大釗妻子,中國革命者。

趙紉蘭是一位有高尚道德和偉大品行的女性,為聲名顯赫、壯烈剛直的丈夫作了很多犧牲,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突出貢獻。

1933年5月28日逝世,享年49周歲。中共河北省委於1936年6月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884年1月21日(清光緒九年臘月廿四),趙紉蘭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一個富戶人家。她與李大釗為同村人。
趙紉蘭在家中姊妹中行三,其上有一兄二姊。其父趙文隆多年在東北行商,在趙紉蘭問世前已同元配妻子生有一男二女,仍嫌子嗣單薄,又娶鄰村小黑坨盛家姑娘養兒育女。趙紉蘭是盛氏的頭生嬰兒。後來,盛氏又生下一個兒子,即趙紉蘭的弟弟趙小峰。

嫁給李大釗

1899年與李大釗結為夫妻。當時趙紉蘭不足16周歲,李大釗剛剛10周歲。
1902年,李大釗首次參加童試,不知是因染卷還是其他原因沒有考中。趙紉蘭見他心中難受,對他非常體貼,激勵他再作努力。
1904年1月21日,奶婆婆崔氏病逝,她不再讓李如珍干這干那,把家庭生活的重擔幾乎都挑在了自己肩上。
1906年,李如珍走完了漫長的人生里程。對於趙紉蘭來說,老人是她挑家過日子的主心骨,是家裡一棵撐天蔽地的大樹。老人死後,千斤重擔一下全落到她的肩上。
1907年夏天,李大釗“感於國勢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奮國群之良策”,去天津考入北洋法政專門學堂。也就在這一年,趙紉蘭生下了他倆的第一個孩子,一個俊秀的女嬰。不料,這個孩子生下不久就夭折了。
1909年11月2日,大兒子李葆華來到人間。
1911年11月21日,趙紉蘭又生下女兒李星華。
1913年,夏天結束津門讀書生活之後沒有謀差求職,掙錢養家,而是到北京謀求出國留學的途徑。就在這一年,她又生下了一個兒子。
1916年,中秋節李大釗趕回家鄉與她和孩子們團聚,使她久久牽掛的心終於平靜下來。
1917年春節,趙紉蘭非常惦念長期奔波在外的丈夫,身體日漸不支,到1917年4月終於病倒。

四處奔波

1918年2月學校放寒假,李大釗回到家鄉,為趙紉蘭過了34周歲生日,與家人過了一個團圓年。到這時,李大釗開始與趙紉蘭謀划把家搬到北京,以便全家人廝守在一起。
1919年初,北京城流行瘟疫,趙紉蘭和兩個孩子都染上了副傷寒。李大釗急忙到處找葯,終於使她和孩子很快痊癒,沒發生任何意外。
1920年初秋時分,趙紉蘭再次來到北京。到這時,她與李大釗結婚已有20餘載。
1921年春天,北洋軍閥政府斷絕教育經費,拖欠教職員薪俸,李大釗率先參加北京8所院校教職員工向政府要伊斯蘭教育經費和清償積欠薪俸的鬥爭,趙紉蘭予以全力支持,為維持家中生計想盡辦法,甚至典當家中的衣物。
1923年冬天,在李大釗去上海期間,李家四周總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轉悠,趙紉蘭不得不請弟弟趙小峰幫她守家。
1924年5月下旬,趙紉蘭帶著孩子回到了大黑坨后,軍警又尾隨而來,幸得被鄉親們支應過去。
1933年5月28日,趙紉蘭,安詳地閉攏了自己的雙眼,享年49周歲。中共河北省委於1936年6月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後世紀念


在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安葬著革命先驅李大釗的靈柩,陪伴李大釗長眠地下的是他的夫人趙紉蘭。李大釗烈士陵園於1983年在萬安公墓的園林中修建時,趙紉蘭的靈柩隨同李大釗的靈柩遷葬至陵園單辟的墓地上,墓碑上的鐫字由原來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釗夫人趙紉蘭同志墓”。“趙紉蘭同志”,是對這位伴“忠魂鐵血”(何香凝題詞)長眠香山的傑出女性最確切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