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汽車學院

皇家汽車學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位於中國汽車城——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汽車命名的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理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同時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始於1972年創立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工人業餘大學,198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1985年取得所有本科專業學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佔地面積829畝,建築面積32.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9億元。學校下設11個教學單位,開辦51個本、專科專業,有教職工922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8878人,碩士研究生206人。

歷史沿革


1972年,學校建校,始稱第二汽車製造廠工人業餘大學;
197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工人業餘大學更名為第二汽車製造廠工人大學;
198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由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與湖北省雙重領導,以中國汽車總公司為主;
1984年,經國家經委批准成立汽車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二汽內部簡稱“管院”);
1985年,學校所有本科專業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1986年,汽車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二汽職工大學、二汽中專、二汽職工中專四所院校併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1993年,華中理工大學與東風汽車公司協商決定成立華中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東風汽車公司分部,分部設在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1994年,學校劃歸原機械工業部管理;
1998年,學校管理體制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領導為主,但人、財、物仍由東風汽車公司管理;
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辦學經費由中央財政、湖北省財政和東風汽車公司分攤;
2006年12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與東風汽車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學校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
2008年,被教育部評定為“本科教學優秀學校”;
2011年,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與東風汽車公司簽署共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協議;
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下設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課部等11個教學單位,開設30個普通本科專業和21個專科專業。
專業設置
院系本科專科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裝備製造產業)、工業工程、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工業設計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嵌入式系統)、軟體工程(汽車信息與智能媒體)、自動化(汽車工業電氣自動化)、自動化(電動車輛工程)、自動化(裝備製造產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車聯網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汽車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產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電子技術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汽車工程學院車輛工程、車輛工程(新能源汽車產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電子技術
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汽車營銷)、工商管理(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旅遊管理(國際旅遊)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會計電算化、國際貿易實務、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旅遊管理、行政管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商業法)——
外國語學院英語(汽車貿易)商務英語
理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數學)——
科技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學部————

師資力量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教職工922人,其中專任教師518人,有來自國內外包括倫敦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的優秀人才,教師中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比例為84.7%,教授、副教授比例為37.5%,另外還有3個省級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車輛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材料成形系列課程專業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8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擁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
范中心,2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3個省級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級品牌專業: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動化
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人才培養計劃
專業名稱面向產業獲批年份物流管理汽車產業2015工業工程汽車產業2014材料科學與工程汽車2013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產業2012自動化裝備製造業201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裝備製造201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車2010車輛工程新能源汽車2010資料來源: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名稱負責人獲批年份市場營銷姚麗萍201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周海鷹2014自動化羅敏2013電子信息工程蔣偉榮2013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陳育榮2012資料來源:實驗示範中心
等級中心名稱國家級汽車產業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省級機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汽車工程實驗實訓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資料來源:精品課程
專業名稱主講教師學科分類等級獲批年份汽車構造羅永革工學國家級+省級20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喻 方 元理學省級2010材料成型工藝曾大新工學省級——汽車營銷楊立君管理學省級2010大學物理實驗羅時軍理學省級2009電工電子技術姜木霖工學省級2008管理信息系統宋萍萍管理學省級2007機械原理孫傳瓊工學省級2004資料來源:學科建設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學術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包含二級學科碩士點7個),專業型碩士點3個。
省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專業型碩士點專業:工程碩士(車輛工程)、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工程)、工程管理(MEM)
學術型碩士點專業: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機械工程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

對外交流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常年聘有外籍專家和教師在校任教。2013年,該校相繼與美國凱特琳大學、韋恩州立大學開展“2+2”、“3+2”聯合培養項目。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3個,省工程實驗室1個,省工業設計中心1個,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汽車製造自動化分中心.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汽車節能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汽車動力傳動與電子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衝壓成形及模具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內燃機活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精密鑄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專用客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汽車雲計算與模擬控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0-2015年間,學校主持並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其他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65項。《混合動力城市客車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包括圖書、期刊、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學位論文、技術標準、專利等多種類型,有紙質圖書55萬餘冊,電子報紙101種,電子圖書100多萬種,還擁有CNKI中國知網、中華數字書苑、EBSCO等國內外電子資源。

圖書館


學報期刊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主辦的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是“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設有汽車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管理工程等專欄。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書生數字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等收錄,曾獲“湖北優秀期刊獎”、“湖北期刊特色欄目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全國《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文化傳統


校訓

求是創新
釋義:”求是創新“充分反映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的理想信念。求是者,探求真理之意;創新者,擯棄舊事物,創造新事物之意。勇於追求真理,探求事物的客觀規律,體現了學校師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創新型、應用性人才是學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目標。
“求是創新”就是要求學校師生要培養嚴謹的學風、探求真理的勇氣和開拓創新、勇於實踐的精神。

校徽

釋義: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校徽整體呈圓形,由外圓、學校中英文名稱校徽及內核三部分構成。其中,主圖形由內核的三個“人”字圖案與代表汽院學科特色的“汽車”圖案外加學校的英文簡稱“HUAT”組合而成。內核的三個“人”字圖案代表汽院廣大師生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拼搏精神,也代表汽院一切工作“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寓意在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的培育下,莘莘學子將茁壯成長,最終成才。
內核的另一主要元素“汽車”圖案表明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以汽車命名的高等學府,突出地表達了學校鮮明的學科特色、辦學特色。校徽圖案主色調為深藍色,曠遠而深邃,代表著全校師生員工探索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汽車文化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智能車隊從2005年至2014年連續9屆參加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協辦的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分別為學校獲得全國一等獎9項,全國二等獎4項,全國優秀獎2項。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於2011年組建了名為“東風安勝”的FSAE車隊,該車隊連續四屆參加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高等院校汽車工程或汽車相關專業在校學生組隊參加的汽車設計與製造比賽,並連續3年獲得國內前五,2012年獲得總冠軍。
我校FSC車隊在“2012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上摘得總冠軍,並於2013年8月代表中國赴德國參加國際比賽,成為德國F1賽場上迄今為止首個完成所有比賽項目的中國車隊。2014年9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東風HUAT車隊在日本靜岡舉辦的第12屆日本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JSAE)上,作為一支第二次參加國際賽事的車隊,憑藉自己出色的表現贏得了油車最佳新秀獎、CAE分析第三名、完賽獎,最終獲得18名(共計88名)的優異成績,該成績刷新了中國大學生賽車隊參加此項賽事的歷史紀錄,也是至今為止國內車隊在國際賽事中獲得的最好成績。
2015年10月13日至17日,“2015崑崙潤滑油杯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油車賽”(以下簡稱2015FSC)在湖北襄陽夢想方程式賽車場隆重舉行,賽車場上一輛輛賽車風馳電掣般駛過,來自全國70餘所高校的各路賽車高手輪番炫秀車技,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的精彩大戲。湖北汽車工業學院huat車隊以880.11的總分名列大賽榜首,再度問鼎冠軍寶座。
HUAT車隊匯聚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數十個專業的優秀學生資源,自2011年車隊成立以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給予了東風HUAT車隊資金上大力支持,還在技術、管理、傳播等方面提供幫助,幫助車隊成長為國內最具實力的大學生車隊之一。2012年,車隊戰勝國內一百多支參賽隊,榮獲當年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全國總冠軍。此後,這支優秀的車隊在多次全國大賽中均取得驕人成績,並代表中國大學生車隊征戰德國、日本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取得了優秀成績,不斷刷新中國車隊在國際比賽的記錄。2016年將代表中國征戰德國世界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

現任領導


校長

校黨委書記

程紅兵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簡煒

副校長

羅永革

副校長

毛立波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姓名
現工作單位及職務
汪向東
東風裕隆汽車公司黨委書記
尹肖彤
東風裝備公司總經理
姜建華
武漢東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立
東風鴻泰武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桂祥
北京現代技術中心本部長
李振華
原東風汽車公司十堰管理部黨委書記
郭武
東風汽車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林
上海申龍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康明
東風汽車公司工藝研究所所長
上官文斌
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
肖江華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院院長
楊懿
廈門金旅公司廣東市場部經理
呂衛東
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
熊勵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戴立新
三一集團副總經理及三一集團電氣常務副總經理
李建剛
東風公司財務會計部部長
劉忠厚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副總
沈偉
東風杭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敦明
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銷售本部副本部長
徐大千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院黨委書記
樂懿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主任
陳立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陳萬興
東風有限裝備公司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
蔣學鋒
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中心長
李勍
華安基金總裁
喬陽
東風公司財務會計總部部長
徐天勝
東風有限商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曾力
深圳市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段仁民
東風常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春久
中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諮詢總監
劉文偉
上海瓦科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定文
Wayteam Groups運營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