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

燈名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花燈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代社會多於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2012年,廣東省興寧市獲評為“中國花燈之鄉”。

介紹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於農歷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陽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后,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燈節。每到這時,各式花燈高懸街頭五彩繽紛。勝芳花燈多以亭台禽魚蟲花卉的題材製做。以染色紙綴以各色華麗細條製成,鮮艷奪目。
花燈
花燈
花燈
花燈
花燈[燈名]
花燈[燈名]

起源


花燈起源於漢代,盛於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中國歷代花燈的製作十分講究,品種繁多。如明朝畫家唐寅有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歷史傳說


隋朝傳說
隋朝煬帝時,元宵節期間賞燈活動熱鬧非凡,夜夜笙歌,通宵達旦,張燈逐漸發展為元宵節的重要活動。
唐朝治世因社會昇平,經濟富庶,花燈更是大放異彩,盛極一時,活動規模相當浩 大,觀燈人潮萬頭攢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出外賞燈。玄宗時亦延續西漢弛禁制度,京師長安更在元宵節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擴大實施“放夜”,方便人民賞燈,唐以後花燈便成為元宵節的重要標誌。
兩宋時期國勢雖然積弱,此項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發揚光大,使宋朝成為花燈發展的另一重要歷史階段。明清兩朝賞燈熱潮未減,坊間更出現燈市,販售各種花燈,式樣繁多,爭相競秀。
中國人元宵節迎花燈的習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全國各地種類繁多,燈式不一,各有流行。台灣花燈,俗稱“鼓仔燈”,因早期製作時多形似鑼鼓而得名,流行的種類有走馬燈、骰子燈、圓燈、關刀燈等。由於閩南語“燈”與“丁”同音,故一般將提燈、鬧燈視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灣習俗中,婦女在元宵節穿梭於燈下,祈求來年得子、添丁;在台灣北部桃竹苗客家莊里,男丁從農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廟掛燈,稱為“起燈”;諧音“起丁”,為新生男丁入族的儀式之一,涵意深遠流長。

神話傳說


花燈
花燈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 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 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 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 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分類


花燈通常分為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它是用竹木、綾絹、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經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再配以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製作而成的綜合工藝品,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
地方戲曲《花燈》。清乾隆中葉,由於昆明商業發達,外省會館、行業會館紛紛建立,各地流行的戲曲聲腔和戲班也隨之而來。為適應地方語言習俗,經歷代藝術的加工改造,明清小曲與民歌小調逐步結合,形成了昆明花燈。早期演出是與會火(社火)結合。會火由燈會(燈班)組織舉辦,於春節、元宵等節日期間活動,演出前要舉行"迎燈神"儀式,並由管事向各處投送燈帖。演出隊伍由寫有"太平花燈"的大燈和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的各形彩燈領隊,隨後依次是過山號和文武樂隊、獅燈龍燈隊、武術雜耍隊、高蹺、旱船、跑驢、秧歌、秧老鼓、霸王鞭及彩裝的劇中人物或"鷸蚌相爭"、"大頭寶寶戲柳翠"(或為:大頭和尚戲柳翠)等故事人物,沿途表演,向接了燈帖的人家祝賀。此種"賀燈"邊走邊演,稱之為"過街燈"。以後發展為在村鎮街道廣場演出,被稱為"簸箕燈"。節目有本地的花燈小戲《打棗竿》、《金紐絲》、《倒扳槳》等,以及移植的明清小曲《城鄉親家》、《瞎子觀燈》、《打漁》、《朱買臣休妻》等劇目。經整理,已挖掘出傳統曲調1200多首,大體包括情節簡單的舞蹈、歌劇、小故事劇三種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劇目不斷創新。在抗日戰爭時期組成農民救亡燈劇團,演出《張小二從軍》、《新四郎探母》等新題材劇目。如今,新劇目同傳統劇目穿插演出,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傳統戲曲。
種類
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多種材料製作的綜合藝術,花燈種類繁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
龍燈,亦稱“舞龍”,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的很多地方。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但一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花燈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製作和使用,故有此名。現存最早的宮燈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宮燈。宮燈的製作十分複雜,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宮燈的造型十分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1915年,北京宮燈首次被送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金獎,受到國際好評。其後,宮燈逐漸向實用方向發展,出現各種吊燈、壁燈、檯燈和戳燈等。中國的宮燈製作以北京最為著名。
走馬燈是花燈藝術中一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以廣東走馬燈為最佳。

特點


現代花燈藝術已經逐漸脫離傳統花燈的做法,創新出具有地方獨特風味的藝術品。它的創作難度很高,融入的技術也較複雜,取材也比較寬廣活潑。現代花燈的創作必須融入:結構、力學、電學、美學、材料學等專門學科以及創意,所有藝術創作中,難度最高的一種。但是因為每年燈會的展出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觀賞,所以演變台灣各項觀光活動中,最有吸引力的項目,也是最能代表台灣藝術的項目之一。

內容


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志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著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花燈舞蹈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有隻舞不唱的如《獅舞》、《猴子彈棉花》等,有集體性的歌舞,如《連廂》、《拉花》等。花燈戲的行當,原來只有男女二人,以後才分為生、旦、丑三個行當,當花燈戲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眾多的劇目以後,又增加了其他行當。
有關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劇的年代,尚無準確資料予以證實。根據已有文獻,明中葉即公元1454年前後,雲南楊林人蘭止庵曾寫過《性天風月通玄記》傳奇;清初(1657年)雲南人何蔚文寫過五個傳奇劇本。這是已知的雲南最早的戲劇創作活動。清康熙年間(1701年)雲南開始出現專業戲班,曾有四個戲班在昆明建立樂王廟。清乾隆年間(1746年)秦腔、石牌腔、楚腔、弋陽腔等傳入雲南。另據元謀花燈藝人張萬育稱,元謀花燈相傳已有十三代。此外,在花燈的曲調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如掛枝兒、打棗竿等,都是流行與明萬曆以後直到清初的民間小曲。據此推算,作為一個劇種的花燈,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雛形燈籠了。

設計


不同的花燈照片
不同的花燈照片
花燈的製作歷史悠久,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材質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變化。紙、竹、綢緞、木是很常見的傳統素材,塑膠、玻璃紙、亞克力……等則是現代的材料。其實只要能透光,花燈的製作材料並沒有限定,連水果、廢棄紙盒、鋁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燈的變化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一盞盞的燈除了像是黑夜裡的小螢火蟲,不同的造型也訴說著提燈人在新年的願望。可愛的小叮噹和溫馨的維尼熊……等是現代文化的新造型,而傳統的十二生肖則配合年節作替換,不斷出現許多現代較喜愛的新造型,足可榮登花燈造型的排行冠軍,得到人們的喜愛。
作龍是動物裡面最難、最複雜的,因為人家說:“畫虎、畫皮,難畫鼓。”因為作人物的話只要左右不對稱,看起來就會怪怪的。有些花燈的學員很想要做這個題材,尤其是作觀世音神像的時候,花燈師父通常會勸他不要做,不然就是作卡通一點、簡化一點,那如果做的很逼真又不正確的話,會變的很難看。
古時后做花燈用的是竹子,如果用鐵絲來做的話會發現,這個結構的方式像再蓋房子一樣,而且你想要做什麼都可以用鐵絲把它做出來,就像突然找到一條路,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一種這種感覺,另外一種就是:一調鐵絲可以任意的給你形狀,而且思考方向不只是一個方向,可能這個方向,要它鼓一點,在這個方向的時候,它卻凹一點,一條鐵絲它可以有很多的變化,等於說用方向來講話,它不只是四面八方,是三百六十度無線空間的地方它都可以去旋轉、去彎折,這個來訓練我們的思考能力應該是蠻不簡單的。

製作


元宵一到,燈籠走俏。若有閑暇,自己動手做燈籠也是不錯的主意。做不了街面上賣的那些“大塊頭”,找不到什麼鋼絲、鋼板這樣的材料,那就利用竹條、宣紙、筆墨做一個簡簡單單的紙燈籠吧。手製紙燈籠的材料和工序都十分簡單,既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式樣圖案,又能使節日平添許多樂趣。
第一步,製作骨架。紙燈籠比較簡單的形狀是立方體或圓柱體,最好選用可以彎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銜接的地方用細線綁緊。如果不好找,細長條狀的硬紙板和燒烤用的竹籤也可以,結實程度和柔韌性會有所欠缺,但擺在室內也是很不錯的裝潢。
選材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或加熱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暴晒。
2、刨皮裁度:刨去粗糙的表皮,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以燈籠大小而定。
扎骨架
以交叉方式編織完成燈架,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
製作燈身
在文房四寶店買幾張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計圖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在小小的燈籠上一展風采。糊好后,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緻,很像古式的宮燈。如果不太擅長書畫,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供參考。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樣,再將這張薄紙和深紅色宣紙重疊在一起,用單刃刀片將字跡挖掉。拿掉薄紙,紅宣紙上就出現了鏤空的字跡。用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裡面,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漂亮。
製作光源
如果放在室內,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想提著出去,最好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也許看起來有一點點粗糙,但在元宵佳節里點上一盞自己的花燈,恩~別具風味!
裱糊
先將稀釋的糨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裱糊棉紗布,即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最後再粘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注意,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須乾淨,裱糊的紙也必須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晾乾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彩繪
1、彩繪或剪貼: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或剪貼,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2、書寫文字:彩繪后,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后,燈籠就大功告成。

階段


老燈時期

辛亥革命前,流行於雲南各地的花燈統稱“老燈”。分花燈歌舞和花燈小戲兩類。前者表演時載歌載舞,無故事情節,如各地的《拉花》、《團場》等;而後者則有簡單的故事情節,但仍以歌舞為主,如《打魚》、《鄉城親家》、《包二接姐姐》等劇目。

新燈時期

新燈”即為經過革新后的玉溪花燈。辛亥革命后,雲南在各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玉溪地處雲南中部,臨近昆明,交通便利,其農業、手工業、商業均較發達。辛亥革命所帶來的自由之風使見多識廣的玉溪人不再對原有的玉溪花燈感到滿足,變革之風悄然興起。花燈藝人們開始從滇劇和曲藝善書中移植、改編了一批劇目,如《蟒蛇記》、《金鈴記》、《白扇記》等。在音樂上引進了[十杯酒]、[虞美人]、[昭通調]等曲調,並將[出門板]、[五里塘]等傳統曲調改編成板腔體式。此外,還學習了滇劇的表演藝術和化妝,這一系列變革,使玉溪花鼓改變了其以往的以歌舞為主的表演形式,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舞台上。新式花燈的出現,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城裡觀眾的歡迎,很快影響到全省。

紅軍燈救亡燈

1936年,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經過雲南姚安時,當地藝人編演了《洋人鬧中華》、《抓兵曲》等小戲歡迎紅軍,時稱“紅軍燈”。抗日戰爭爆發后,雲南戲劇工作者王旦東和花燈藝人熊介臣等組成“雲南農民救亡燈劇社”到昆明、玉溪、普寧、通海和廣東曲江等地演出。他們以玉溪花燈曲調為基礎,編演了《抗戰十二花》、《抗戰十二將》等花燈調和《張小二從軍》、《槍斃羅小雲》、《漢奸暴》、《新投軍別窯》、《茶山殺敵》等花燈戲。這些劇目均有文學劇本,改變了原花燈劇目的“提綱戲”狀況。他們還將《義勇軍進行曲》的音調引進花燈音樂,創作出一支新的花燈調--復仇調。解放戰爭期間,在昆明學生運動中和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中,曾編演過《農村一家》、《血海深仇》等新劇目,時稱“學生燈”。
四、“燈夾戲”時期。1938年,雲南農民救亡燈劇團被迫解散,花燈藝人熊介臣在昆明、玉溪一帶教燈、唱燈。1946年熊介臣在昆明慶雲茶室連唱三天花燈,受到歡迎,該茶室隨後改為花燈園子,成為雲南第一個花燈劇場,從此形成固定的職業班社。為適應職業演出的需要,花燈藝人開始大量移植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滴水珠》、《硃砂痣》、《狸貓換太子》、《紅燈記》、《紗燈記》等,同時進一步學習吸收滇劇的表演程式、服裝道具、舞台裝置等。這種以花燈曲調唱滇劇劇目的方式,時稱“燈夾戲”。

芷溪花燈


閩西,是客家人的祖地,有著獨特的風土民情。連城的芷溪鬧花燈,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芷溪鬧花燈,有著近300年的歷史。早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 年),芷溪人楊燕山任官於蘇州,夫人吳二姑系蘇州人氏,酷愛蘇州的花燈和鑼鼓,於是把花燈、鑼鼓從蘇州傳入芷溪。
花燈大多由99個小花燈組成,有的106盞。每一盞燈內裝琉璃杯,點的是純清的花生油或茶油,無煙明亮,渾身晶瑩剔透,熠熠生輝。寶蓋頂上有一紅線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燈人握住。每座花燈添油后近 15 公斤。由於是"紙包火",故擎燈人擎燈時總是小心翼翼的。他們都經過嚴格的訓練,至少得"步伐穩""燈不晃 "才行。
鬧花燈時,鼓樂隊在前頭,隨後就是光彩奪目的花燈了。燈由一人高擎著,周圍有許多人像群星拱月一樣護衛著。遠看花燈,像一簇聚集起來的夜明珠,明晃晃,亮晶晶,五光十色。近觀花燈,每一座都由成百盞小燈組成。花燈分上下兩部分。部稱為寶蓋,軸心有兩層走馬燈,左右相反旋轉;四周是各式各樣 的燈,又分為三層:上層是牡丹花蕾燈,5盞;中層是鳳蠻燈,6盞;下層是整魚燈,6 盞。這些花燈造型精巧美觀,整頭羽末,往往綴有成串五顏六色的細珠,煞是好看。下部是花燈主體,軸心是寶傘花壺燈,四周12串,分內外兩層:內層是六角宮燈,或是牡丹燈,花缽燈;外層是花籃燈。
芷溪每年農曆正月十一鬧花燈,花燈少則十幾座,多則幾十座,甚至100多座。要是站在高處遠遠看去,那花燈首尾相接,明燭夜空,燦爛輝煌,蔚為壯觀。

重慶秀山花燈


秀山花燈起源

秀山花燈是中國西南地區花燈藝術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雜技、紙紮藝術為一體的民間文化現象和民間表演藝術,是中國寶貴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遺產。秀山花燈以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花燈藝術最具代表性,又稱跳花燈、耍花燈、花燈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歌舞說唱藝術,廣泛流傳於武陵山區的土家族聚居地區。
秀山花燈表演每年從正月初二開始,至正月十五結束,十六以後叫"厚臉燈"。秀山花燈的傳統表演,場地不限,院壩、堂屋、街頭巷尾,只要有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即可。由於各地花燈班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表演內容的需要,也有需要特殊場地的。如表演"高台花燈",就需要傳統老式的木方桌二至三張,表演的二人在幾張桌子重疊高度的桌面上進行花燈二人轉表演。花燈小戲,需要"搭檯子",簡易布景,一般是在壩子的土台上表演,或者在吊腳樓上表演。歷經數百年的發展,秀山花燈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藝術。

歷史起源

重慶渝東南花燈它起源於唐宋,延續於元明,興盛於清代,是一種集歌、舞、戲劇和民間吹打於一體的以歌舞表演為主的綜合性表演藝術。
渝東南 秀山縣素稱"花燈歌舞之鄉",其花燈戲源於漢族"燈兒戲",後來融入了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發展為一種格調新穎、歌舞動人、為漢、土、苗各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花燈是一種古樸、詼諧、抒情優美,集歌、舞、韻白為一體,並以打擊樂、琴弦樂為伴奏的綜合藝術。據歷史記載,它起源於元代的"跳團團"(即男、女二人在方桌上載歌載舞,連說帶唱),明代又融入採茶戲的一些歌舞表演形式,始有"花燈"之稱。後來,又發展為搭花台、花燈單邊戲和現代花燈劇。

表演程序

演出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設燈堂、啟燈(請燈)、跳燈、辭燈。
在花燈中,設燈堂是帶有濃厚傳統儀式的表演活動。花燈班在出燈前,都要設燈堂,供奉"金花小姐"、"銀花二娘"神位,由燈師傅點燃香燭、燒紙錢敬奉花燈神,祈求、保佑跳燈人諸事順利,平安吉祥。祭拜儀式后,就在燈堂又唱又跳。由燈師傅先領唱《安位》、《唱位》、《開光》,其後,齊唱《起燈調》,並將要演出的曲調唱一遍。請燈儀式結束后,花燈班就可外出跳花燈了。
跳燈,是花燈的主要演出活動。花燈班都是在接燈人家的堂屋、院壩跳。先唱《觀燈調》、《祝賀調》,臨走時唱《謝主調》。
辭燈,到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花燈班就在河邊壩子舉行辭燈儀式,祭拜神靈,演唱《送燈調》,由掌調燈師傅領唱一遍春節期間所有演唱的花燈曲調(稱收調)。然後焚燒花燈及神位,並將跳燈人的衣服從火上拋過,祈求跳燈人一年平安。

表演形式

經長期的發展與演變,秀山、酉陽花燈的表演形式有:花燈二人轉(兩人表演的單花燈)、雙花燈(四人表演的雙花燈)、花燈群舞(多人表演的群花燈)、花燈戲(劇)等。
表演中,演員演唱的歌詞叫花燈詞。花燈詞濃郁的鄉土氣息,陳述內容,表達情節,抒發情感,吸引觀眾。其中,有些花燈詞吸收了漢族的一些民間小調以有採茶戲、花鼓戲等地主戲曲原唱詞。
除花燈戲外,表演只有一旦一丑兩個角色,旦角叫幺妹子,丑角叫賴花子或別的名字。跳時,幺妹子頭梳長辨,身穿大襟羅裙,右手執綢邊花摺扇,左手拿花彩巾,伸直腰,踏著丁丁步,載歌載舞,表演天真活潑、詼諧、潑辣的角色。賴花子則把頭巾紮成"半邊月",身穿對襟衣,腰系紅綢帶,手拿大蒲扇,踩著矮樁步,用"風擺柳"的動作圍著幺妹子轉,表演滑稽、詼諧的角色,唱詞句型靈活,可長可短,既可長篇道上演唱,台下幫腔,演員與觀眾互相交流,融為一體。

花燈二人轉

這是秀山、酉陽花燈的主要表演形式。從表演中幺妹子和賴花子的地位看,它不同於全國其他地方流行的"二人轉",而是具有地地道道二人跳"門斗轉"的特點;是對"跳團團"的繼承,是男的圍著女的轉、丑的圍著美的轉、矮的圍著高的轉。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雙腳並立回正身",保留著明顯的原始女性崇拜的特點。

雙花燈

即由二男二女(二丑二旦)同時歌舞演唱。主要用來表現熱鬧、喜慶等較大場面,如《雙採茶》、《大鬧紅燈》、《鬧華堂》等,就是用雙花燈形式來表演的。有的地方在表演中加入了"花子打岔"、"翻廠子"等表演和民間雜技藝術,從而增添了熱烈氛圍和樂趣。

花燈群舞

是從"花燈二人轉"發展而形成。是近30多年來專業文藝工作者辛勤研究探索的結晶,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表演形式,也是與新時代銜接得最密切的一種表演藝術。其表演形式是由二女二男、四女四男、多女多男來進行表演的較大型的花燈歌舞,演出要有專業舞台。

花燈戲

秀山、酉陽民間傳統的花燈戲,又稱"單邊戲",也稱"花燈歌舞戲"、"花燈小戲"。一般無布景,演員裝扮也簡單,情節簡單,演出時間短。有生、旦、丑三種角色,內容多以表現民間生活和神話傳說劇目為主。

音樂特徵

秀山、酉陽花燈以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風格獨特而膾炙人口,廣泛流傳。著名的花燈歌曲《黃楊扁擔》、《一把菜籽》等,就登上了全國的大雅之堂,享譽國內外。
秀山、酉陽花燈音樂,除外來的音樂成分外,還融合了當地的民歌、山歌、小調、戲曲等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具有當地民族風格、風情的音樂形態,旋律優美、轉調新穎、結構規範、節奏鮮明,富有舞蹈性,給人以詼諧風趣、喜慶歡樂之感。

花燈劇目

秀山花燈主要分佈在蘭橋、溶溪、峨溶一帶,主要劇目有:
《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壽》、《箍桶匠》、《小媳婦》、《盤花》、《表妹盤花》、《老伴盤花》、《三碗飯盤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徐氏做媒》、《玉樂瓶》、《下南京》、《賣花記》、《五杯酒》、《三碗飯》、《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鬧江州》、《陳姑趕潘》、《四季景》、《萬花池》、《寶兒摟姐》、《裁縫偷布》、《劉鬍子哥哥下棋》、《打漁救生》、《王大娘補缸》、《百花贈劍》、《安安送米》、《送報條》、《鬧五更》《開財門》等30餘折。
這些小戲大多是反映人民群眾勞動、愛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潑輕鬆、風趣詼諧的特點,鄉土氣息濃郁,內容雖然單調粗淺,但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

泉州花燈


元宵節亦稱“燈節”、“燈夕”,家家張燈,戶戶結綵,鬧花燈。泉語“燈”、“丁”諧音,寓祈望人丁興旺、迎接光明之意。
燈節最早的歷史記載從漢武帝開始。漢武帝在平定“諸呂之亂”后稱帝,稱帝時剛好是農曆正月十五,祭拜“太一”(當時信奉的顯赫神明)時漢武帝出宮遊玩,剛好碰上民間放燈。於是定正月十五為“燈節”,有與民同樂之意。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每逢上元都要放燈三夜(十三至十五)。上元活動由於都在夜晚,故有“元夜”、“元夕”和“元宵”的稱呼。節日的主要景物是“上元燈”,因此又有“燈夕”之稱。
泉州的“燈節”始於唐朝。唐代士族南下,將鬧花燈習俗帶到泉州。
泉州的“燈節”在宋朝發展到頂峰,花燈之盛,冠絕天下,形成“上品花燈”,有“春光結勝百花芳,元夕分華盛泉唐”之說。特別是南宋,在泉州設南外宗正司,管理3000多名來泉州定居的皇室宗親。他們仿照臨安大放花燈,上元的活動熱鬧壯觀。宋·《五雜俎》譽稱:“天下上元,燈灼之盛,無逾閩中。”甚至連京城杭州點燈都委託泉州太守、南安知縣僱工精製。
泉州花燈內容,以山水風景、歷史人物、飛禽走獸、亭台樓閣為主。類別主要有走馬燈、蓮花燈、寶蓮燈等。最具泉州特色的是“無骨燈”和“料絲燈”。其中“無骨燈”為泉州獨創,直接用硬紙連接而成,與一般燈用竹子做骨架的做法不同。而“料絲燈”則八面通透,採取鏤空的做法,點起燈后整燈通透。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市人制燈出沽,或以五色紙,或以料絲,或扎通草,作花草人物蟲魚,燃以寶炬,維妙維肖,俗名古燈。恆於府治西畔雙門前作燈市。……故桐蔭吟榭邱家樹《上元燈》詞云:一年元夕一回換,怪聽聲聲賣古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弄龍--各鋪好事者,是夜以青紗數丈,製為金龍燈,燃蠟炬,十數人執而舞之,曲伸盤旋,鱗甲畢動。前導一球,隨之上下。亦且敲鼓鳴金吹笛,與兒童竹馬,群履踢球,雜游市上焉。”
掛燈:
元宵前夕,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 或大紅燈,烘托喜慶氣氛。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粿敬祖。
送燈:有年內出嫁的女兒,娘家在節前要買繡球燈或蓮花燈一對 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對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習慣贈予“觀音送子燈”,謂之“送燈”。
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上元:……上元燈……有新嫁女者,女家須買白芙蓉燈一雙,送於婿家,雲是宜男兆。……張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爭買白蓮燈。”
賞燈: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結隊上街賞燈。
游燈: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結成游燈隊伍,信步游燈。
出燈(搶燈):泉語“燈”、“丁”同音,“出燈”即“出丁”,寓意人丁興旺。
小孩游燈時不慎把燈燒了,即“出燈”。如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
燈被搶也是“出燈”。古時元宵節,富人組成“游燈族”,沒錢買燈做燈的窮人就組成“搶燈族”。在游燈的大街上,空手的窮人們用歌謠嘲笑提燈的富人:“梅花燈,點不香;官刀燈,攪茅房……”隨後一擁而上搶奪富人的燈,被搶的富人不僅不惱怒反倒興高采烈。
猜燈謎:猜燈謎是逛燈會的又一趣事。把謎語貼附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向主持人領取獎品。
南安桃源上元點燈:
唐·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泉州開始建城,當時市區範圍較小,上元花燈活動無法與北方城市相提並論。至於民間自發點燈歷史悠久而且延續至今者,在福建應首推南安豐州桃源。
桃源上元點燈,名聞遐邇。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傅實(參見《泉州人名錄·傅實》)以威武軍節度招討使從長安帶兵入閩鎮守泉州。因有政績,敕賜傅實銀印青綬,銜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宰相)。傅實原建府第於泉州東門外鳳山南麓,聘紫雲黃守恭(參見《泉州人名錄·黃守恭》)五世孫女為夫人。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傅實舍第修建護安功德院(即泉州東禪少林寺),帶兵駐紮南安豐州重建府第(今武榮傅氏大宗祠)。為了表示效忠朝廷而建唐王宮(即桃源宮),內有唐太宗李世民、徐茂公、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塑像。每早按儀朝拜,從未間斷。上元也按照長安結燈的儀式,祝天子萬年,與民同樂。這就是桃源上元點燈的開始。
傅實迎娶夫人黃氏后,隔年上元節前,黃家父母因最疼愛這女兒,特送來紅、白蓮花燈一對,預祝早生貴子,合家歡樂。從此,開泉南上元送燈的先河。
往後,每逢上元,傅姓族人就在唐王宮和大宗祠點燈,相沿成俗,年年如此。
明·世宗嘉靖廿九年(1550年),傅夏器(參見《泉州人名錄·傅夏器》)參加京都會試高中會元(進士第一名),授儀制主政,為泉州府、南安縣和傅姓爭光。南安知縣伍文定贈頌聯:“泉山名姓無雙本;南邑文章第一家。”第二年上元,傅姓族人歡欣鼓舞地舉行大型燈會,附近十多個村莊,數千人積極參與,傅氏大宗祠和唐王宮內外及街道兩旁,掛著數以千計的各式花燈,燈月輝映,熱鬧無比。
明·神宗萬曆年間,朝廷占星官啟奏皇上:“天上白猿星將於上元之夜下凡轉世,位在偏南方向。”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傅夏器遂與族親相議,以上元燈會的盛況吸引白猿星下凡轉世。燕山黃姓也不約而同地參與這次競爭,彼此全力以赴各盡所能。但見桃源傅氏大宗祠和唐王宮外,以及沿街的屋檐都掛著斗燈、橘燈、百花燈、寶塔燈、如意燈、玉簪燈、繡球燈、料絲燈、龍蝦燈、走馬燈、潤餅燈、白兔燈、公雞燈、年年有餘燈、鯉魚吐珠燈、雙龍搶珠燈、龍鳳呈祥燈、仙女荷花燈、嫦娥奔月燈,真是五顏六色,千姿百態,應有盡有,目不暇接。
唐王宮前的龍柱上閃爍著紅色對聯:“二十傳來,君明臣忠稱盛世;三百載往,國泰民安慶昇平。”宮內有宮燈百盞,大小不一,精巧異常,燦爛輝煌。傅氏大宗祠大門前耀眼的對聯:“管弦喧天,人往人來金吾夜;燈花匝地,溪南溪北玉園春。”廳堂的柱聯:“逢盛世,安居樂業,儘是桃源仙境;慶元宵,源遠流長,既成柳邑民風。”正廳中燈群四簇,宮燈為主,繞以紅白蓮花。
禮案上安放三件寶貝:一是宋·宣仁皇后賜給郡馬傅察(參見《泉州人名錄·傅察》)的商代欹器(傾欹易覆之物,可置於座右以為戒),二是宋·傅少師楫上朝手執的玉如意,三是玉鴛鴦。堂下籠吹吹奏,喜氣洋洋。大宗祠前廣場上有梨園演出、南音會唱、舞獅和踢球。鰲山四周用錦緞圍繞,流蘇綴飾;鼓鳴於內,鍾應以外,燈火三層,光輝奪目。鰲山上有亭台樓閣,有暗藏機關發條的戲劇人物,能在燈下表演一些動作。可見當時鬧花燈規制宏偉技藝高超。
值得一提的是,上元盛況空前的燈會之夜酉時,主持人精心安排傅姓媳婦“鑽燈腳”。桃源石盤一位新婚婦女得到白猿星投胎轉世,生下傅文龍。他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授河南道御史、陝西都察院。此乃閩南上元燈節“鑽燈腳”的起源。
南安英都拔燈(串燈):
元宵節南安縣英都鎮特有的活動,從正月初九即開始舉行。
英都“拔燈”由來已久。宋元時期,以泉州港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崛起,每年夏冬雨季,泉州郡守和市舶司官員率領外國番商使者,在九日山下昭惠廟舉行隆重的祈風儀式,拜祀海神盛極一時。泉州各沿海港口、內河驛渡碼頭紛紛建海神廟,英都昭惠廟便是其中之一。英溪水九曲十八彎,船工用駁船航運,把英都的糧食、絲綢、薪炭、茶葉、筍乾等運到泉州。為祈求航運順利,船工都到英都碼頭拜祀。通常逆水行舟需拉縴,俗稱“拔船”。英都昭惠廟每年元宵燈節,鄉人把逆水行舟拉縴和喜慶迎燈結合起來,產生了“拔燈”民俗遊樂活動。
事先備好特製的數條粗大的長纜大麻繩,各家各戶帶來各式燈籠,每盞燈籠間隔二尺左右,掛在大繩上,每條可懸掛數十盞甚至一百多盞,稱為“一陣”。數條連成數陣,選擇一名體形剽悍的男子為首,前頭打起兩把大火把,並排行進為主導。後面數十人緊扶燈繩呼喊著快步緊跟,生動地再現當年英溪船工拉縴時逆水行舟奮力拚搏的壯觀場面。
通常有十多“陣”,多者二十“陣”左右,各“陣”之間,“大鼓吹”、“花鼓唱”、“車鼓舞”、“南音弦管”、化裝戲藝摻雜其間,到了家家戶戶門口、鞭炮、火花、煙火持續不斷,把節日歡樂氣氛推向高潮。
“拔燈”隊伍從英墟街昭惠廟出發,經后店、鞍後巷、沿榮山北側依山勢逐步登高。燈陣行至山脊之間,前導的兩把耀眼的火把,時而高舉,時而落下,後面燈籠順著山勢繞成一圈圈燈籠陣,倒映在五世祠堂東軒、西軒門口的兩個大池裡,水天相映,燈火閃動,五彩繽紛,燦爛非凡。
晉江東石數宮燈:
晉江東石鎮每年元宵節,凡新婚的青年,都須把新娘陪嫁的宮燈掛到始建於明朝的嘉應廟(又稱九龍三公宮)里去。從正月十三晚開始持續三個夜晚,男女老少齊集廟裡,欣賞五彩繽紛、爭奇鬥妍的宮燈,或猜燈謎,或聽南曲清唱。賞燈時,人們數著這一年宮燈的對數,算一算當地增加了多少人口。閩南語“燈”、“丁”同音,東石男人大都常年出海在外,通過數宮燈,可使那些回家過春節的航海者了解家鄉人丁情況。
早年到台灣的東石人還把家鄉這一習俗帶到了台灣布袋嘴。台灣也有三公宮,每逢元宵節,當地居民也在宮內提掛宮燈。不僅如此,以前每年元宵節,台灣那邊的鄉親都特地趕回“會燈”,通報該年在台灣的宮燈對數,並把家鄉的數字帶回去,以互報閩台兩地子孫發展的情況。這一習俗一直保持到新中國成立。
安溪藍田游燈龍
每年正月十五,安溪縣藍田鄉后清村都要“游燈龍”。其俗源自元朝閩南一帶的民間草台“蜈蚣戲”(已失傳),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過節,成為民間化解矛盾的最好方式,增進鄰里往來、和睦。
游燈龍從當天晚上8時開始,村裡準備好龍頭和龍尾,村裡的男女老少每人準備好一盞燈籠組成龍身,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燈籠漸漸匯成了“燈龍”。全村只擎一條燈龍,燈龍越長,象徵該村人丁越興旺。活動通常要持續一個半小時,在走家串戶之後,村民們將一起到村裡空地臨時搭起的戲台前看高甲戲。

潮州花燈


潮州花燈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大瑰寶。它是一門綜合藝術。潮州歌冊《百屏燈》反映的大多是戲曲曲目中經典的場景。人物造型、臉譜、服裝、道具好多均來自於戲劇原型。屏燈的布景、人物的服飾等又與雕塑、繪畫密切相關。比較高檔的人物服飾還會用到潮綉、金銀綉品。屏燈、掛燈的整體協調的美感又與色彩、美學淵源甚深。同時,綜合滲透了解剖學、透視學原理。

基本介紹

花燈是潮州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工藝品。但始於何時,已難查考。潮劇傳統劇目《荔鏡記》(也稱陳三五娘)中,有元宵觀花燈一節,這故事發生在明代中葉,故可知潮州花燈至少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元宵佳節鬧花燈是潮州人民大眾的賞心樂事,元宵伊始,高潮則在正月廿四日前後三夜,一直要鬧近十個晝夜。鼎盛時期,全城共有兩百多屏大花燈,連同龍鳳燈、魚燈、果子燈共達數百之多。分八社遊行。華燈初上,男女老幼,傾城而出。(農村人趕來城看花燈也眾多)這時,勞動的艱辛,生活的茹苦,人們都忘卻了。但見數里長街,鼓樂喧天,火光燭天,到處人山人海,整個古城變成了一個狂歡的海洋,實堪稱為潮州民間特有的盛事了。為此潮州花燈又被編成《百屏花燈》歌冊在民間傳唱至今。
據悉,潮州花燈工藝的全盛時期,是在清末以至抗日戰爭前,當時全城有花燈工藝作坊 近十家,如林盛記、劉景新、陳萬順號等。就中以林盛記最負盛名。其坊主兼藝人林樂笙曾於民國廿年前後應邀製作《鳳儀亭》、《八仙過海》、《水漫金山寺》、《九曲黃河陣》等大花燈屏赴香港、新加坡遊行和展覽,轟動一時。
潮州花燈獨具特色,散發著濃郁的鄉土藝術的芬芳。最早的潮州花燈是以竹作架,用絹綢裱成空心人物,表面淡施粉彩,描繪衣飾,夜間燈火點於其中,透照出來,綽約動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歷代民間藝人,以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不斷推陳出新,使這朵藝苑奇花越發美麗可愛。他們以鐵線紮成人物的軀殼,然後像真人般穿上精心綉制的絢麗多姿的衣裳,配上和諧的景物和輝煌的燈光如(大光燈),以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情節為題材和內容,組成層疊有致的成屏花燈屏,更顯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成為一種雅俗共賞,老少咸愛的特種工藝品。此後又有藝人別出心裁,以盛裝的真人雜處花燈人物間,以真亂假。在沒有了解潮州的花燈藝術的藝術內涵以前,是很難想見其紛繁和講究的。單其用材就近千種。而其藝術表現更是細緻入微:在形式上,可分為“熱燈”和“素燈”兩大類。“熱燈”又稱“戰燈”;“素燈”又稱“文燈”。前者講究盤弓走馬姿態;後者著重表情關目。
然而一屏燈的優劣,主要還以人物形象是否妙肖和生動傳神而定。它們的藝術形象十分細膩,如開面的臉譜就分生、旦、丑、凈四大類。生又有文武小生、文武老生,還有白須文武老生,二小生等;丑則有鴨尾須丑、花鼓丑、女丑、和尚丑、肥丑、公子丑、家僮丑和閑人丑等;旦有文武旦、短旦等;而“凈”則多達四十餘種。真是名目繁多,比舞台表演藝術還要講究呢。巧思的藝人們,在花燈的基礎上,又創造了“紗燈”。如果說,花燈屏是藝人們奉獻給人們的華麗的牡丹花,那麼紗燈就是藝人們獻給人們的嬌小璀璨的金菊花了。
紗燈是花燈的縮影。其人物身材一般從三寸至尺余不等,而名目、內容則同花燈屏相仿,不過按比例縮小和較簡單罷了。然而紗燈有小巧玲瓏之妙,造價不高,又便於移置,又是贈禮佳品,也為群眾所喜愛。新中國成立后,隨著風俗的推移,潮州游花屏燈也跟著停止了。間或由文化部門選聘藝人們製作一些有代表性的花燈屏在潮州西湖廣場展覽,如《金山戰鼓》、《木蘭從軍》、《楊門女將》、《小刀會》、《白毛女》、《五朵金花》、《紅色娘子軍》等,很受群眾喜愛。1979年,潮州花燈曾應邀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中秋佳節全國花燈展覽會。潮州花燈以《水漫金山寺》、《三打白骨精》、《蝶戀花》等大型人物花燈屏備受觀眾喜愛、好評如潮。
元宵張燈風俗起源很早。潮州素有元宵鬧花燈的民俗,紗燈(花燈)是節目里耀眼的明珠。紗燈分“企燈”和“活燈”企燈把人物、亭台數閣固定在燈屏上,活燈則安裝上不同的機關,使人物的頭與手能轉動,以至全屏走動。紗燈的特色是:工藝細緻,造型美觀,比例準確,舉手投足,極富舞蹈動感;物飾華麗,一折一皺,皆自然灑脫,栩栩如生。這一盞盞精緻的花燈,上下爭妍,水天煥新,令人留連忘返,撩人情懷。

發展過程

潮州花燈是我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大流派,其產生的確切年代已很難考證。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鏡記》第六齣《五娘賞燈》中已多處描寫潮州城(舊稱“潮州府城”)游花燈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潮州歌冊《百屏燈》從“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在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壽郭子儀。”足見潮州花燈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潮州花燈起源的確切年代已無法查考,但其產生和發展與迷信活動、祭祀活動息息相關,卻是可以肯定的。古人因對大自然的不理解,對自然現象的畏懼使人們產生了圖騰崇拜,相信靈魂的永在,為慰死者之靈魂,於是,“紙船明燭照天燒”。為使死者在冥路上有個伴兒,為使祖先們在陰間生活幸福,扎制童男童女,衣服袍帽,飾物用品,供他們“使用”。為使“雷公”、“雷姆”息怒,“河伯、溪神”開心,先是祭活人,後來用扎制的童男童女代替。為慶祝風調雨順,豐收喜慶,人們紮上高大雄偉的“安濟聖王”等神像,掛上宮燈花籃,頂禮膜拜,感謝神恩,祈求平安。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民國時期,仍很盛行,我國少數地區包括港澳台地區仍有這種扎制迷信用品祭拜先人的習慣。
花燈在發展過程中,分為二支,一支專走迷信用品的制扎,其藝術價值受到限制,但商業價值卻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支追求的是藝術價值,這一支的起源不遲於明朝,據說唐朝已有觀燈,鬧元宵的活動,但可考的,也就只有明嘉靖刻本《荔鏡記》,可以證明其潮州花燈的存在了。其中“睇燈”一折就說“三街六巷好燈棚”,可見其時,潮州花燈已很盛行且已有了一定的藝術造詣。清嘉慶《澄海縣城志》引舊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又說:“今俗無夜,各祠廟張燈結綵,鬮為鰲凶,人物台榭如繪……競賽花燈。”最負盛名的當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龍廟興起之後,每年游安濟聖王一連三夜,花燈鼓樂,滿城如醉。每次在第二個晚上,齊集北門箭道評比,年復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聞名海內外。除大型游花燈盛會外,家家都掛喜燈。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於家門,稱為“興燈”。(《潮網》之“潮汕民俗”)可見,從“明”到“清”,歷經幾百年,潮州花燈都很盛行。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日漸多樣化。
解放以後,新一代藝人繼往開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潛心研究,辛勤勞作,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革新。從思想內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場景氛圍到製作技術上都作了大膽的創新,使潮州花燈更臻完美,達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境界。
1961年,新一代花燈藝師沈金炎等人為拍攝潮劇電影《荔鏡記》製作了《彩樓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四屏花燈,使潮州花燈第一次搬上銀幕(電影《荔鏡記》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後來,由沈金炎領銜製作了《水淹金山寺》、《大名府》等燈屏,更是融合了聲、光、電於一體,人物在機械傳動中可以做幾個特定動作的活動燈屏,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展出,好評如潮。使潮州花燈登上了新台階。以後,潮州花燈陸續參加了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廈門等地的展出。

大致分類

潮州花燈,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它不可能獨立的存在。研究潮州花燈的分類,應該把它與存在於整個民族中的花燈聯繫起來研究。根據劃分的標準,劃分的角度的不同,我國民間花燈藝術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地域上分南北兩派
花燈,是普遍存在於整個中國的。主要是漢族地區為盛。元宵,是中國人的一大節日。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時,各地都會以不同的方式慶祝。而花燈,在鬧元宵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地域的不同,習俗的差異,思想文化內涵的差別,各地花燈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要想詳盡的區分,困難很大。如果從大致上去劃分,可分為南北二派,大體上以長江流域為界。北方花燈充滿陽剛之氣,像哈爾濱的冰燈,天安門城樓上的大燈籠,都很有氣勢。他們講究線條之美,追求高大、雄偉。這與北方漢子粗獷、豪爽有關。而南方人的特點是感情細膩,追求的是盡善盡美,吳儂細語的特性在花燈的表現形式上得到充分的體現。精雕細刻,精巧細膩,追求完美,生動逼真。如蘇州秦淮河上夜晚的荷花燈,盞盞花燈搖曳於江水之上,詩人墨客划船於其中,或放歌,或唱和,多美的一幅畫境。潮州花燈當屬南派,在人物刻劃上,花燈造型上追求的都是完美之美,細節刻劃上追求形象逼真。
2、種類上分活燈紗燈
所謂活燈,就是由人物裝扮起來的花燈。這種花燈,從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有情節,有過程的花燈,如雲南花燈戲,是源於明代或更早時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是花燈與當地的曲種、劇目或民歌相融合形成的一種花燈藝術。另一種是根據神話傳說,劇目的精彩片段,由活人裝扮,固定其特定場景,參加游神賽會活動。如北方有一種活燈,用小孩童裝扮成一百零八好漢,綁在棍子上,由成人扛著遊行,稱為“鐵拐景”。由於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現已被取締,明令禁止。我們潮汕地區也有活燈,但與雲南的花燈戲、北方的活燈不同,僅由活人裝扮參加遊行。比較文明。潮州歌冊《百屏燈》首句:“活燈看完看紗燈”中的活燈,指的也應是這一種,根據大人們的回憶,改革開放以後,每逢春節或元宵,潮汕地區均組織遊行,遊行中便有活燈。潮州改革開放后第一次遊行中的“蝶戀花”便是。潮陽的英歌舞,潮汕地區的“公背婆”均是常見的活燈形式。
另一類是紗燈。紗燈是花燈藝人們用各種材料,通過扎制,粘貼,縫接等手法製作出來的花燈。我們今天所說的潮州花燈,多數是指紗燈。
紗燈大體上可分為:燈飾和燈屏兩大類。
燈飾,是扎制起來的花籃、燈籠、宮燈、走馬燈以及飛禽走獸花果蟲魚等掛飾,多數掛於燈棚、祠堂、門前或遊行的標頭。
燈屏,是選取戲曲的經典場景,神話傳說等素材,扎制出特定的人物場景,組成整屏展出的花燈。這是潮汕所特有的一種花燈藝術,據蔡澤民著的《潮州風情錄》(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一書記載:清末宣統二年,花燈藝人楊雲樓、杜松笙製作的“紅樓夢”、“白孟玉”兩大屏花燈就在參加南京王國花燈比賽中獲了獎,這是距今百餘年的事了。
潮州花燈應是我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部分。其分類總體上與別的地方花燈基本相同。但它自身的鄉土特點和風格特色使潮州花燈的分類又有別於雲南獨山花燈等地方花燈。自成體系。
傳統的潮州花燈從內容上可分為“素燈”和“熱燈”兩大類。“素燈”又叫“文燈”,重於表情動作,側重通過表情、動作等形體語言來表達思想內涵。“熱燈”又叫“戰燈”,講究盤弓走馬姿勢,反映武打戰鬥場景,使人有如身歷其境,浮想聯翩。從人物形象和表情上看,潮州花燈與潮劇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一樣,可分為生、旦、丑、凈四大類。光臉譜就有六百多種(《潮州日報》2003.4.1日“燈花燭影耀名城”認為只有幾十種是不準確的,我們在採訪沈金炎老藝師時了解到,老人家珍藏著其自畫的臉譜就有幾百種之多。)再配合服裝鞋帽、道具刀槍、姿勢表情、布局景物,構成一幅幅完美的畫景。
掛燈的造型更是形式多樣。有圓、方、梅、菱、鼓、六角、八角等。又可分為壁燈、串燈、花籃燈、蓮花燈、水果燈、動作燈、走馬燈、還有座燈、吊燈等。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製作工藝

花燈的製作工藝比較繁複。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製作過程均有差異。但從共性方面概括起來,其製作過程一般包括構思、扎胚、裝裱、裝飾、組裝幾個環節。
1、構思:
潮州花燈是以燈屏(展現一定歷史人物故事場景的花燈)為主幹,輔以節日喜慶、祭祀等活動所掛飾物為補充的、潮汕地區特有的民間傳統藝術。其作品可以是人物、山水,也可以是花鳥蟲魚,甚至是居家日用品,幾乎是世間萬物皆可入燈。其構思一般由最具藝術修養的藝人承擔。其素材來源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更主要的是來源於歷史的文化積澱。由於其並沒有圖紙、文字記載,全靠藝人們代代相傳,推陳出新發展起來的。花燈的規格,造型並沒有固定的格式,由藝人根據需要創作。創作過程既要尊重歷史,又要有新創意,適應各種需求對象的需要,給人以美的享受。作品的構思這一環節,是整個花燈製作過程的關鍵,這就要求構思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高超的技巧。
2、扎胚:
扎胚是花燈製作工藝實施的開始。是作品的基本骨架。舊時用竹片製作,後來改用鉛線,更有利於其形狀的穩固。用竹片製作花燈,其竹片必須選用特定的竹種,潮汕人稱為“妙兒竹”。這種竹子比較柔韌、富有彈性,不易變形。製作時,藝人們將整根竹子劈成一根根大小一致、粗細均勻的竹片,把作品分解成幾個主要的幾何形體:或圓、或方、或錐、或棱。用竹片紮成其外部框架,再拼合起來,構成作品的整體形態。用來紮緊竹片的接合部分的是絲紙。將絲紙載成條狀,搓成紙繩,利用絲紙的柔韌,使扎口牢固。改用鉛線扎胚是花燈藝人的一大創新。使花燈胚的扎制更方便,彌補了竹片彎曲、折角上的局限。更奇妙的是,用鉛線扎胚不用焊接,同樣用絲紙繩扎制而又牢固非常。我們不能不對藝人們的智慧由衷地讚歎。
3、裝裱:
裝裱分為裱胚和裱面二個環節。裱胚好比泥塑中的塑胚。所不同的是裱胚用紙,用土法製作的紙,藝人們稱為“草紙”。根據花燈胚(骨架)間隙的大小,用紙把其連成整體,個別部位可能要裱上幾層,甚至幾十層,以彌補胚架在表現作品上的不足。這一環節是對作品形態上的進一步完善。如果花燈里要點燈的,這一環節就可以不做,而直接裱面。裱面,是根據花燈所表現的物體的外部特徵,採用各種顏色的絲綢或彩紙,用粘劑把其粘貼於作品之上,或作衣褶、或花鳥蟲魚的形態,力求相似或相近。這需要較深厚的美學原理,特別是色彩學修養,才能真正表現出作品的內涵。
4、裝飾:
裝飾的材料主要有飾線、綉片、珠片、花紙等裝飾物。飾線可以是紗織的,也可以用花紙裁成線狀,其功能是用來掩飾裱面時留下的接縫,同時起到美化的作用,使作品更顯華麗。綉片,主要用在燈屏上人物的衣飾方面。通常雇請潮綉匠人綉出龍鳳、神獸、花鳥等綉品,根據需要粘貼於人物的袍鞋之上。它有一定的規矩,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而貼上相應的圖案,是人物身份的象徵。珠片、花紙等飾物通常用於裝飾、補白作用,使作品表現出和諧的美感。
5、組裝:
這是專指比較大型的花燈或活動燈屏和一些必須由多個部件構成的花燈(如走馬燈)的一個製作環節。大型的花燈受製作場地限制和為了方便搬運,在製作時,藝人們通常把其分解成幾個部件,逐個製作完成之後,搬到現場再行拼接起來,如舊時民間祭祀活動中,扎制的神像,有的三四丈高,必須要用這種方式。活動燈屏是指人物、鳥獸能做出一定的動作,以表現一定的故事情節的燈屏。其關節部分都是可以轉動的。一般也在製作的後期才組裝起來,這個難度較大,涉及到仿生學、運動力學等科學原理。走馬燈分內外二個部分,外面部分通常作成宮燈,裱上輕紗,內套製成圓筒狀,繪上人物、花鳥,圓筒頂部製成風車狀,圓心上裝一個凸起的小金屬片,依靠宮燈底部正中豎起的一根頂針托住。在宮燈底部裝上一盞燈,利用熱力學原理,產生上升熱流推動風車而轉動。花燈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涉及到許多方面的科學道理。對其進行研究和傳承,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潮州花燈藝人已剩下很少的幾個人,受文革十年的衝擊,其傳人無多,且承傳有限,面臨著失傳的可能,我們希望有關部門加以重視,為我市工藝美術寶庫留住寶貴。如能發揚光大更是好事一樁。

信宜鎮花燈


介紹
年例是粵西人民傳統而隆重的習俗,地方稱作“年例”。過“年例也是粵西人民對美好生活期盼和祝福的一種重要形式。說起年例,每個粵西人都非常熟悉。年例也就成了當地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親朋戚友之間的感情聯絡和相互拜訪特殊節日。可以說,年例已成為粵西人民新年伊始的狂歡節,也是慶祝獲得豐收和對新一年期盼的節日。六雙過年例鬧花燈這一形式在粵西年例文化中產生,並且生生不息,代代傳承,沿襲至今。六雙年例期間,家家張燈結綵,路旁遍插彩旗,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到處都是濃郁的節日氣氛。各種民間藝術表演也盡獻於眾: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舞龍、舞獅、雜技等等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紛紛亮相。最具特色的重頭戲,當屬六雙花燈。六雙花燈源自鎮隆白花燈,流傳於信宜市鎮隆鎮六雙村。
廣東省茂名信宜市鎮隆鎮六雙花燈是廣府文化、高涼文化、壯瑤文化的結合體,是粵西地區保存得最完整最原始的農耕文化形式。六雙花燈以竹篾為骨,以宣紙為面,以祝語為表,以燭火為心,純手工製作,其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具有原始農耕性、歷史傳承性和濃郁的鄉土性,滲透著濃濃的嶺南文化色彩。